第172章(1 / 2)

大伯的家安在醫院家屬院裡。

家屬院不大,攏共也沒有幾棟樓,樓層也不高。

嚴格說來,其實就是圍了一塊空地,南北各建了一排,西邊就是家屬院進出大門,東邊李少雲也看不出做什麼用,一排的矮房子,估計是各家的雜物房?

這邊縣城賣房的時候,通常都是要算雜物房的。也就是本地所說柴房。

這個是李少雲這兩年才知道的。一開始她還不知道這柴房做什麼用,縣城裡還需要這玩意兒?不都燒煤、燒煤氣了嘛!

李達笑話她少見多怪,不就是擱東西的地方嗎,叫什麼無所謂的!

李少雲一想也對。至於她為什麼要去看人家建房、賣房,那自然是為了自己包租婆的夢想,暗戳戳地計劃著讓李爸上縣城裡來買房呢!

家屬院這些樓建的早,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建的,樓層也沒有電梯,最高是六樓。

這會兒看上去覺得設計的不怎麼樣,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在那個年代可是被人爭搶的高檔房!

因為這房子自帶衛生間和廚房啊!不用和人共用,這就太方便了!

大伯家在其中一個門洞的四樓。

這房子麵積也不大,說是三室一廳一廚一衛,在李少雲看來,每間房子都很小,不算公攤大概也就七十來平?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不過這種家屬房,建的都比較緊湊,也沒多少公攤麵積,基本上都是實用麵積,房間就多一些,不然也不會分成三室一廳格局。

隻是樓道很小,上下樓梯兩個人基本都是擦身而過。

但凡其中一個胖點兒,兩個人擦身而過的時候,都得側一下身才能過去!

可想而知,這樓道到底有多逼仄了!

這大概是當初建房的時候,想著儘量節省公攤麵積,才給設計成這樣的。

一層樓有兩家,兩家是門對門的,除了方向不同,大小都一樣。

現在這種樓宇基本上都是老樓。新建的都不是這樣。

除了大伯兩口子的主臥稍大一些,剩下兩間房都比較小。尤其一間向西的房子,不知道有沒有十平米?

客廳也不大,頂多十五個平方到頭了。

靠牆擺上一排不大的沙發,沙發前放了一張矮腳長條桌擱東西,沙發對麵還蹲著個矮矮的電視櫃兼雜物櫃,電視櫃上擺放著一台這年頭常見的大屁股電視機。

中間剩下的空間也算不上大,人稍微多一點,就有點活動不開的架勢。

提著東西敲開門,大伯大伯母對於李少雲的到來很是高興。

大伯母一個勁兒地說,李少雲來就來,怎麼還拿東西。弄得李少雲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還是大伯製止了大伯母,“娃兒們拿過來也是他們心意,這又是自家種的,你收下就是了,一家人客氣個啥!”

李少雲趕緊點頭附和:“對對!我大爹說的對!大媽您太客氣了!”

客氣的讓她渾身不自在。尤其這東西在她看來不咋值錢。

這也是她不愛來這兒的原因之一。

“雲雲你吃飯了沒?沒吃讓你大媽給你做去!”大伯阻止了大伯母的客氣之後,轉頭問李少雲。

李少雲笑著點頭,有點不好意思:“吃過了才來的!大爹您和我大媽彆忙了!我就過來看看你們。本來應該早點給你們拿過來,就是我們動不動補課,這一耽誤就是好幾天!”

“嗐,這東西經擱,再放幾天都沒啥!”大伯不以為意地擺擺手。

李少雲拿過來的是自家種的紅薯。這玩意兒確實經放,就算再放個幾天也不會爛了。

但在李少雲眼裡,就算是再經放,但擱時間長了也不好。

在農村老家,存放環境還行,這邊拿過來之後就直接堆在地上,時間長了估計要喪失一部分水分,口感就不咋好了。

要說家裡爺奶也真是閒不住,幾塊自留地種的各樣菜,自己吃,也經常給自家大兒子一家帶一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