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如紅到灶房端菜,上麵多了一樣自己沒點的菜。
林雲舒笑盈盈道, “這菜是送的。”
如紅瞧著她滿臉堆笑,應該是昨日那個少年通過縣試特地送的,立刻向她道喜。
吃完早飯, 管家過來結賬。顧永輝帶領幾個小二幫著搬東西。
林雲舒站在門口送人,瞧著他們浩浩蕩蕩離開,林雲舒碰了碰小四的胳膊, “娘考考你的眼力見兒。你來猜猜他們是什麼人?”
小四人逢喜事精神爽, 手裡拿著折扇, 敲了好幾下方道, “瞧著他們的衣飾精美, 樣式新穎,我猜應該是從京城來的官眷。”
“嗯, 那你說他們是哪位官眷嗎?”
小四前些日子都在閉門讀書, 對城中發生的事一概不知,老實搖頭。
林雲舒背著手往屋裡去,“大年初十,你二哥提前回縣衙辦公差, 前任知府在家中自戕。新任知府已於上個月到任。這些應該是他的家眷。”
小四恍然大悟。
林雲舒拍了下他的肩膀, “讀書重要,眼力見也要緊。但最重要的就是耳聽八方。現在朝中三黨爭鬥,一個不小心,就會惹上麻煩。你寫文的時候, 要多加小心。”
作文章不僅要避諱皇家和父母名諱,還要記住不能招惹這三黨之人。著實艱難了點。
小四捏緊扇柄點頭稱是。
縣試過後就是府試。這次要到青州參考。
林雲舒不放心小四獨自趕考,便讓老大一塊跟著。
臨走時給了兩人五十兩銀子,以備不時之需。因為隻有一場,來回隻要兩天。
他們提前去也是為了方便租個好房子。
老大看著木訥做起事來卻極為心細,兩人提前十天到了州府,就近找了家客棧住下。
雖處鬨市,但小四絲毫不受影響。
白天閉門讀書,晚上孜孜不倦,一天隻睡三個時辰。老大瞧著他這麼辛苦,也幫不到他什麼忙,隻能在飲食上多加關照。
一眨眼到了考試時間。
天不亮,兩人就開始起床。小四拿著準備好的籮筐進了考場。老大在外麵等。
考完試,小四餓得饑腸轆轆,兩人到客棧吃飯。
剛考完試,兩人閒著無事,便在青州到處閒逛。
“咱們買些禮物回去,也不枉來一趟。”
兩人到首飾店,老大想給自家媳婦買個簪子。但他是個直男,眼光著實差勁,小四替他出主意,“我瞧著大嫂似乎喜歡大紅色,不如就買這個簪子吧。”
老大笑眯眯道,“那就這個吧。”
兩人又挑了一對烏木簪子給母親。
付完賬,兩人往外走,不想竟被人從後麵叫住,“哎,顧家飯館?”
兩人停下腳步,回頭一瞧,竟是位年輕姑娘。
她笑盈盈走到兩人麵前,眨了眨眼,“你們還記得我嗎?”
老大絲毫沒有印象,小四還記得她當初嘲笑過自己,輕輕點了下頭,“記得。這位姑娘叫住我倆,不知有何事?”
如紅抿唇一笑,“兩位小哥,你們飯館門口的對子可有人對上了?”
老大老實搖頭,“還沒有。”
如紅笑得有些得意,從懷中掏出一張紙遞了過去,“這是我家老爺想的下聯。你們瞧瞧對不對?”
小四接過來,念道,“炮鎮海城樓。”
剛剛丫鬟所說的老爺應該是指知府大人,小四略微沉吟片刻就道,“這對聯勉強對得上,意境上來講,上聯青幽淡雅,下聯粗獷孔武,雖說一文一武,但並不協調,缺乏整體的和諧。從格律上來講,詩律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上下聯第二、四字都是仄聲(鎖-鎮,塘-城),對的不工。隻能勉強對上。不過這是四個月以來,唯一能對得上的,你家老爺定是出色之人!”
他後頭雖誇了一句,但前麵拉拉雜雜說了一大通,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意思‘這不好,那不好,勉強對得上罷了’。如紅的臉還是不可避免得綠了。一把奪過他手裡的紙,狠狠瞪了他一眼,調頭就走。
老大目瞪口呆瞧著她的背影,“哎,這姑娘怎麼這麼失禮。”
小四展開扇子,邊笑邊搖頭,“人家是知府家的丫鬟,有底氣唄。”
老大一聽,頓時慌了,“那你剛剛還敢那麼說?你膽子肥啦?”
小四啞然失笑,明明對得一般,他還不能說了?小四信口胡謅,“大哥,你這就不懂了。我要是拍馬屁說知府大人對得好,他怎麼會記住我呢。”
老大撓撓頭,啥意思?為了讓知府大人記住他,他就說人家對得差嗎?
兩人走了幾步,迎麵碰到從旁邊鋪子裡走出來的陸文放主仆。
陸文放向老大點頭,提出邀請,“我即日就要啟程回鄉,不知顧賢弟可要一塊走?”
小四拱手,“恭敬不如從命。”
時間回到小四離開的那天。
林雲舒正在雅間跟顧永輝商量擴建的事情。飯館經營大半年,手頭積攢了些銀子,天氣又剛好適合蓋房子。
顧永輝聽說她的打算,非常讚同,“房子一定要建。咱們現在的房間太少了。”
林雲舒不僅打算建房子,她還打算在旁邊擴建一個書局,“這個書局的書可以免費借閱,族裡不是造出紙了嗎?咱們可以借此機會幫忙售賣。”
顧永輝眼睛一亮,“大伯母,你想得太周到了。”
林雲舒衝他擺手,“那你明兒回家就跟你爹商量,讓他幫忙找人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