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2 / 2)

崔宗惟也不負聖望,將雲中仙呈上。

他倒是精怪的,大哥送給他兩壇都是用粗釉裝的,封得嚴嚴實實。他上朝前,用上等白瓷酒瓶滿滿裝了一瓶,然後放在精美的匣子裡。

皇上愛附庸風雅,什麼東西都講究一個雅字。

這麼一包裝,這酒立刻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彆說十兩一瓶就是上百兩都不嫌貴。

皇上瞧著那白瓷酒瓶畫著精致的臘梅,那畫工技巧很是難得,瞧著就很有品味。

貼身太監試過毒後,皇上端過來飲了一口,美酒入口,唇齒留香,他登時拍著桌子,大讚一聲,“好酒!”

也難怪那趙飛為了此酒竟連命都肯舍了去。

皇上捧著酒杯,又很快滿了一杯,又讚了一句,“果真是好酒。”

崔宗惟瞧著皇上臉頰通紅,忙勸道,“皇上,這酒後勁極大,少飲些吧。彆喝醉了。”

皇上臉頰已是滾燙,身子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但他腦子卻是極為清醒的,擺了擺手,“不礙事。如此美酒怎能辜負?”

崔宗惟還要再勸,突然皇上拍著桌子,衝著貼身太監笑嘻嘻道,“如此美酒豈能沒有美人陪,快去叫貴妃前來。我要和她共飲此酒。”

崔宗惟低著頭也不敢勸,隻拱手道,“微臣不敢打擾皇上與娘娘雅興,微臣告退。”

皇上擺了擺手。崔宗惟躬著身子退下。

就在這時,外麵傳來太監尖細的聲響,“皇後駕到。”

崔宗惟還不待答應,皇上已經從書案中出來,“皇後來了?快請她進來。”

張寶珠在貼身宮女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崔宗惟立刻跪倒在地,“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張寶珠低頭看了他一眼,很快認出他是吏部侍郎崔宗惟,將他認認真真打量一遍,緩聲開口,“崔大人免禮。”

崔宗惟微微有些驚訝,皇後娘娘如何知道他的姓氏?

懷著這樣的疑惑,他退出宮門。

張寶珠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衝著貼身宮女使了個眼色,那貼身宮女微不可察點了下頭,退了出去。

張寶珠緩緩走上前,臉上淺淺一笑,語氣帶著幾分撒嬌,“皇上這是得了什麼好東西,竟不叫臣妾前來分享,反倒一人獨享。”

皇上見她神色不似之前那樣幽怨,大鬆一口氣,攬著她到位子上坐下,“皇後心情不佳,朕以為皇後沒有心情品嘗美酒。”

張寶珠緩了緩神色,露出一抹嬌豔到極致的笑容,“太後將慈兒收養是臣妾之福,臣妾每天請安都能見他一麵就心滿意足了。”

如此善良大度,相比太後的專權跋扈,皇上更是喜愛她的好性兒,也虧他當初頂著太後和群臣的壓力封她為後。

他攬著張寶珠,給她倒了一杯美酒,“慈兒是太後親孫兒,太後一定會善待他的。你就安心養好身體。這是底下臣子獻上來的新酒,滋味更勝從前,你嘗嘗?”

張寶珠接過杯子,小心啜了一口,她不愛飲酒,也隻有逢年過節,飲上一杯,此時小小喝了一口,就覺得這滋味比她從前喝過的都要濃。她將酒含在嘴裡,一點點下咽,竟品出酒的不同滋味來。

她轉了轉眼珠子,揣測皇上聖意,“這酒果真是好酒。臣妾還從未喝過這麼烈的酒,隻飲一口,臉就熱了。”

皇上笑得很是暢快,“這酒是鹽儉縣縣令呈上來的。”

張寶珠微微一怔,鹽儉縣縣令?那不就是顧永季?

皇上近來對政務多有怠慢,大半都交於衛黨和太後黨的官員處理。一時半會竟也沒想起來鹽儉縣縣令就是顧永季。

他將趙飛被抓一事說與她聽,張寶珠驚呼連連,“這酒竟有此等功效,當真聞所未聞。”

皇上也覺得抓賊之事頗為戲劇話,樂不可支,“何止你沒聽過呀。朕也是頭一回聽說。這鹽儉縣縣令倒是個能耐人。朕這次為他記上一功。”

張寶珠並不答話,隻淺淺笑著。

陪了皇上一個時辰,張寶珠便出了禦書房。

貼身宮女很快回來,攙扶著張寶珠的手,小聲回道,“娘娘,這崔大人確實與我四哥的嶽父同出一族。”

兩人進了殿,張寶珠將其他宮人都攆出去,隻留了貼身宮女一人伺候,“春玉,你怪我嗎?”

春玉搖頭,跪下來,“要不是有娘娘撐腰,奴婢恐怕早就被人折磨死了。”

張寶珠扶她起來,“要不是有你,我恐怕早就被夏荷那個賤人害了。你我是同鄉,你又是顧四郎的族妹。我倆算是栓在一起了。若是不能守望相助,如何能在這深宮中活下去。”

進宮短短六年,她就嘗遍人心險惡,慈兒更是差點死於心腹宮女之手。要不是春玉陰差陽錯救了她,她恐怕連這唯一的孩子都保不住。

她也由一個天真善良的姑娘變得步步算計,竭儘全力討好帝王,隻求他能多念舊日情份,多護她一些時日。隻是這樣終究還是太過淺薄,她在朝中沒有人脈,太後將她兒子奪走,無一人肯為她辯駁。

春玉小聲勸解,“娘娘,咱們身處宮中,與外臣見麵本就難上加難,何不讓國舅爺去拉攏崔大人。哪怕為了張家,國舅爺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張寶珠歎了口氣,剛入宮,許多人都羨慕她一個貧民女子入主中宮,可時間久了,她才知道,許多人都在覬覦她的位置,恨不得將她從這位子上拉下來。要不是皇上自來任性,執意要推她上位,恐怕她頂了天隻能做個婕妤。家族是一個女子的底氣,也是能否在後宮站穩腳的基礎,偏偏她沒有,“進京這幾年,我娘家人處處受人排濟,崔大人出自清河崔家,也是名門望族未必肯見他。”

春玉卻覺得此事不難,“娘娘,崔家一直受衛黨和太後黨排濟,咱們跟他有共同的敵人,哪怕他不肯投靠娘娘,也能有機會合作。”

張寶珠掐著手指,這話說得倒也有幾分道理。大皇子年紀尚幼,崔家未必肯扶持他,但是崔家孤立無援的滋味不好受,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得多,“傳我懿旨,明日宣我大哥進宮。”

春玉跪下行禮,“是!”

皇上對雲中仙非常喜愛,他自來任性慣了,手一揮,直接將雲中仙定為禦酒。信王(信王世子是新信王)並未堅持讓趙飛伏法,皇上心中有愧,賞了他許多寶物,信王進宮領旨謝恩,提議讓李明彥到地方當官。

皇上也同意了,直接將他從翰林院侍講升任太原府同知,從正六品升至正五品,連升兩級,羨煞旁人。

太原府與河間府相鄰,崔宗惟得知此事,立即寫信告訴兄長。

崔大人摸不清信王究竟有何目的,如果想攬權,為何不留在京城,這樣乾出一點政績都有人知道。

在外為官,雖是天高皇帝遠,但終究不如京官升得快。

崔大人召了小四過來商量。

這太原府與金國和遼國都接壤,與河間府相鄰,小四揣測起來,“這信王會不會還想打私鹽的主意?”

東風縣和鹽儉縣都是產鹽大縣,鹽儉縣離太原府隻隔著高硯縣,中間也不過五十裡路程。要說有此意圖,還真有可能。

崔大人也覺得他所言有理,“那你回去後,就加強訓練,務必讓衙役們注意,不能讓他們再有機會販賣私鹽。”

小四點頭稱是。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ssunny 10瓶;小羊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