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破而後立的大明朝(1 / 2)

我是王富貴 青史儘成灰 5345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我是王富貴最新章節!

朱厚熜撫著膝蓋,臉上儘是笑容,他有理由自豪,以藩王出身,入繼大統,既沒有實力,也沒有名望,甚至連資格都要受到質疑。

而曆經十年之後,他不但坐穩帝位,還成為朱棣之後,大明最有權勢的天子,乾綱獨斷,金口玉言,可不是一句空話。

返回安陸,衣錦還鄉,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隻是人們依舊把朱厚熜想簡單了,或者說低估了他的智囊水平。

這一次南下,絕不僅僅是滿足天子的虛榮而已,這裡麵的籌算,實在是太多了。

天子的隊伍,剛剛到了通州,就停了下來。

以當下大明報紙的發達程度,朱厚熜南下,隨行的記者超過了三十人,其中就不乏天下知名的主筆。

“王大人,天子停留通州,莫非有什麼用意嗎?”

王嶽臉上含笑,“諸位記者朋友們,今天是七月二十七日,是一個很特彆的日子,洪武元年的今天,我朝北伐大軍,在徐達和常遇春兩位名將的指揮下,光複通州,揮師元大都,光複了燕雲故地。”

“洪武北伐,不是一個朝代推翻另一個朝代,也不是一場簡單的北伐。大明立國一百五十多年,我們這些後輩子孫,或許已經忘記了,大明是怎麼來的……所以我想在這裡點出此番南下的第一個主題,那就是找回初心!”

“找回屬於我大明的驕傲!”

“我們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曆史的民族,擁有著無與倫比的過往……長久的輝煌,造就了身為華夏的氣魄,我為華夏,四方儘是蠻夷。秦漢隋唐,我們的驕傲達到了巔峰,但就像是一個人,有壯年,也有衰老。兩宋以來,我們漸漸失去了勇氣……在戰場上節節潰敗……契丹竊據燕雲,黨項奪走河套、隔絕西域,女真滅北宋,蒙古滅南宋。崖山一敗,華夏淪亡,這是幾千年來,我華夏子民的至暗時刻。數千萬人,淪為四等奴仆,人命賤如牲畜,胡馬橫行,狼犬遍地……”

“我太祖皇帝,以明為國號,以吞吐日月之雄心,驅逐黑暗,北伐元朝,光複中原,收複燕雲,儘取長城以內疆土,並且數次北伐草原,直至攻滅蒙古,洗雪數百年恥辱……太祖皇帝建立的不是一個王朝,而是中興了一個即將滅亡的文明!”

“這些年來,稱頌太祖皇帝的文章詩詞,所在多有,但是能真正明白我大明立國意義的著實不多。這不是一個人的英明神武,而是一個民族,一個文明,在危亡之後,蓬勃爆發,是華夏的二次重興!太祖皇帝再造漢家脊梁,功蓋三皇,盛於始皇!”

……

王嶽麵對著記者的談話,很快就被傳回了京城,同時也傳到了鄰近的城市,並且向地震波一般,不斷向外擴散……而且這個擴散勢頭不是越來越衰弱,恰恰相反,是越來越強,反響越來越劇烈。

一時間,討論大明立國,討論洪武北伐,討論中原華夏,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漸漸的,一個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那就是民族!

而一旦確定了這個概念之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我們和四周蠻夷有什麼不同,答案很簡單,我們屬於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

士農工商,行業不同,到底能不能一視同仁……答案當然是可以,因為我們是同一個民族。

皇權和相權,法統和道統,天子和聖賢,到底誰才是最大的,這些都不是,而是民族!

為什麼要變法,為什麼要富國強兵,為什麼要恢複故地……答案還是民族!

老百姓過日子講究越過越好,興旺繁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要如此。

心學和理學的爭端,到底該怎麼拚盤,誰才是最合適的?一句話,哪個學說對這個民族好,哪個就是合適的。

當一個淩駕於家國天下的概念誕生之後,曾經太多的爭論,一下子都銷聲匿跡了。

就在通州,昔日北伐勝利的地方,立下了一塊一丈多高的石碑,將前人的豐功偉業,鐫刻在上麵。

將屬於大明的輝煌,刻入所有人的心裡。

與此同時,由宋濂起草,朱元璋頒布的《諭中原檄》,成為了所有學生的必背篇目。

“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十六個字,一下子深入人心。說來慚愧,昔日隻知道啃四書五經的酸丁童生,居然有很多人,連這十六個字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大明是如何建國……

至於普通百姓,他們更是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咱們的大明朝,這麼牛啊!

戲台上,評書裡,楊家將那麼厲害,都沒能拿回燕雲,嶽爺爺何等英雄了得,也就落了個風波遺恨。

隻有大明!

真的隻有大明!

一掃五百年恥辱,鐵血雄兵,所向睥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