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跟天子對抗,去跟師父翻臉,就為了所謂的鄉誼,你們做夢去吧!
“大家夥來問我,我隻有一句話,你們掌控兩淮食鹽,已經吃得夠肥了,哪個沒有百萬兩以上的身價?跟你們比起來,我們楊家都算是窮人。我姐姐的錢,扣除了負債,就什麼都不剩了。哪能跟你們這些人比,不光家產巨萬,還能拿出錢,往寺廟裡送。你們可真是有錢啊!”
楊博拍桌子,氣得站起來。
“你們都沒有心嗎?西山那麼多寺廟,都被陛下鏟平了,你們還敢往寺廟送錢,你們這是在打陛下的嘴巴啊!”
楊博居然也能老氣橫秋,教訓這幫人了。
在他麵前,有三個小老頭,這三個人,正是晉商在兩淮的代表。
論起財富,晉商並不算當世第一,其中蘇商,徽商,甚至是浙商,都能跟晉商掰手腕。但是論起組織程度,內部綿密的聯係,其他商幫就要自愧不如。
沒辦法,山西是個窮地方,大家夥再不抱團,就半點活路都沒有了。
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憂患意識,讓晉商牢牢抓住了食鹽這塊暴利。
隻不過晉商還沒有完全吃下鹽利,想想也不可能,要真是那樣的話,朝堂之上早就聯手鏟除晉商了。
他們掌控了七成以上的食鹽銷售,但是在食鹽生產這一塊,卻剛剛超過三成。
揚州本土商人,江南世家豪商,晉商,三足鼎立,共同瓜分了兩淮食鹽生產。
“大公子,小的們都知道不能和朝廷硬頂,但是無奈我們人微言輕,不管用啊!”
楊博哼了一聲,“廢物!咱們晉商幾時是靠著財力壓人的?你們不會講道理嗎?你們不會告訴這些人,他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了嗎?再往前走一步,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你們不知道嗎?”
這三個人互相看了看,說實話,他們還真不知道,總覺得最多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麵而已。
“大公子,那些灶戶懂什麼?無非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他們鬨起來,鹽就沒法產出,沒有了鹽,各地老百姓都要鬨事,到時候遍地烽煙,固然幾個鹽商大戶沒有好下場,朝廷也要大出血。”
楊博眉頭挑了挑,嗬嗬一笑:“是這樣嗎?既然把握這麼大,你們怎麼不跟著那幾家一起折騰啊?還要跑到我這裡?”
三個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站了出來。
“大公子,事到如今,兩敗俱傷,已經是必然,我們琢磨著,到時候必定要有人出來,收拾殘局。我們的意思是假如把鹽稅恢複到洪武朝的時候,能不能換來天子的首肯?”
“想屁吃呢!”
楊博毫不客氣,直接就罵了,“你們以為我師父是傻子不成?西山學院天天在忙活什麼?大明朝到底有多少人,他們能不知道?就算保守估計,當下大明朝的人口,也比國初多了一倍!一倍啊!這還僅僅是人口數量,還有鹽價!當下的鹽價也比國初貴了好多。還有,朝廷在交通上麵,投入加大,製鹽的技術也在突破,成本往下走……”
“這麼多條件疊加在一起,沒有三倍以上的鹽利,彆說是我師父,就算是我那也不會答應的!”
楊博侃侃而談,這番話絕對見識非凡。
幾個鹽商代表哭了,“大公子,小的們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利益,但是也請大公子體諒,我們也要疏通關節,給方方麵麵一個交代。掙的錢沒法都進入我們的荷包的!”
楊博嗬嗬冷笑,“這就是了……說到底啊,你們沒想徹底改變鹽法,你們想的是重新分贓,對吧?”
幾個人老臉尷尬,卻也不敢否認。
楊博站起身,背著手,嗬嗬冷笑,“晚了,告訴你們,全都晚了!陛下親自見灶戶,就是要絕了你們的念想,瞧著吧,鹽法改革,誰也擋不住了!”
……
“你們都是跟鹽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以當下的鹽價來算,朝廷怎麼收購,大家夥才有賺頭?”
王嶽笑嗬嗬道:“或者乾脆直說了,朝廷準許你們敞開了生產,要以什麼樣的價錢收購,你們才不虧?”
幾個灶戶代表被王嶽問住了,要想不虧,國初的時候,是一引換一石糧食。
一引二百斤鹽,拿到應天府出售,差不多能換二兩五錢銀子,差不多能買四到五石糧食,很明顯,這其中的差價就是利潤。
實際上,由於官吏鹽商壓榨,一引鹽,根本換不來一石糧食。而市麵上的平均鹽價,也遠遠高於應天的價格。
這其中有多少利潤,就更驚人了。
見灶戶遲疑,王嶽笑道:“你們要是算不清楚,那我說個方案……朝廷每一引,收你們兩錢銀子的稅,然後就作為官銀,可以賣到各地獲利……不過出於對食鹽市場的管控,朝廷會出台指導價格,會要求運輸區域。同時還會收購一些食鹽,用來平抑鹽價,你們可願意嗎?”
聽到王嶽的話,幾個灶戶的臉漲紅了。
“我,我們灶戶也能賣鹽?”
王嶽笑著點頭,“沒錯,隻不過有很多人覺得,你們都是窮棒子,什麼都不懂,連家門都沒出過,讓你們負責賣鹽,隻會出大事。他們都等著看朝廷的笑話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