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曉荷也有自己的盤算。
眼瞅著妹妹和娘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他們也不能被落下。
年輕,就是得敢拚搏。
“我跟你姐夫合計著,這包子鋪還是賺的太少。
這少軒一天天長大,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我們合計著,找個大店,直接開個飯店。
你是不知道,你姐夫不但做包子手藝好,做飯那也不差。
這一年多他又跟人學了學,開個飯店肯定能行。
我都算好了,這整好了,比咱娘這鋪子還能賺錢。”
到了什麼時候,吃都是頭一位的。
林曉花相信這個。
“要開飯店,就開個上檔次的,不光是姐夫一個人,我建議還是選個好點兒的做飯大師傅。
這事兒回頭讓姐夫好好打聽打聽。
也彆怕投資,地方選的大一些,彆差錢。
要是錢不湊手,回頭我給你們先拿著。”
自家人都過得好,林曉花才真高興。
婆家那邊有自己照顧,不用擔心。
再說小叔子、小姑子他們年紀還小,暫時也不需要。
關鍵是公公和婆婆不願意離開村子,林曉花就是有心幫襯,也不能夠。
還是等天北和飛飛讀書出來,以後再幫襯吧。
隻要他們自己肯努力,做什麼都不會差的。
自己這麼努力,還不是想自己的家人都過得好嗎。
娘仨有商有量的,初步定下了未來的發展計劃。
時候不早了,林曉荷回家照顧孩子,平時她請了一個遠親帶著孩子,給的待遇特彆好。
那遠親的兒子還在他們鋪子裡做工,因此很是上心。
“你姐現在過得挺好,就是吧,這一個孩子,怪孤單的。”
梅淑芬給閨女和女婿收拾屋子。
家裡有旅館,倒是不缺地方住。
梅淑芬忙忙叨叨的。
“你們姐弟三個,我瞅著都比旁人家孩子少了。
現在你姐就一個孩子。
這都沒有個兄弟姐妹,長大了都沒有人幫襯。”
嘮嘮叨叨的,這大抵上就是母親吧。
林曉花歪在床上懶洋洋的。
“娘,不用擔心的,還有我和小小呢,以後我們也會有孩子,少軒怎麼會沒有幫襯呢。”
也就是這個時代,大家覺得一個孩子不好。
這要是放在以後,養一個孩子的花銷都讓家長頭疼。
林曉花還記得後世哪怕放開了二胎,年輕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不是多想要孩子。
不是不喜歡孩子。
經濟壓力,還有工作的壓力,讓年輕人很難承受起來。
“你說的也是。”
梅淑芬笑,“還有你們姐倆呢。
我瞅著小小學習挺好的,要是能考上個大學,就好了。”
做父母的,當然都是望子成龍。
梅淑芬也不例外。
林曉花失笑。
記得自家娘以前,隻希望小弟平安長大成人的。
果然啊,這人的想法是會變的。
“小小才多大啊,娘彆給他太大壓力。
其實我覺得小小現在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