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爵追封(2 / 2)

紅樓老太太 香溪河畔草 19331 字 6個月前

年宴上,陛下忽然賜封。

大皇子,四皇子被冊封為親王。

六七八,十三皇子被冊封為郡王。

幾位皇子的差事也進行了調整。

大皇子協管吏部。

四皇子協管戶部,十三皇子協管兵部。

八皇子協管刑部。

之前炒得熱乎乎五皇子因小失大敗北。

嘉和帝親簡,燕侯的長子水淮,榮府孫少爺賈璉,補為禦前四品帶刀侍衛。

禦前行走。

整個京都文武為之動容。

石梅沒想到賈璉提前成為侍衛。

禦前侍衛,不算正式官職,不耽擱文武科舉。

這一年,賈敏夫妻都沒參加宮宴。

林母在石梅與賈敏聯手炮製的靈參的護佑下,艱難的熬著天數。

正月初六,燕侯賈赦,再有嘉和帝的使者戴權,前後腳到林府探視。

林如海整個憔悴的不成樣子。

初七這日。

燕侯府榮府停止宴客到林府探病。

正月初八。

林母終於熬不住了。

臨終,她見了青玉紫玉黛玉。

然後示意把孩子抱走。

林母臨終,因為賈敏替她滋養泥丸宮,頭腦一直清醒。

臨終那一刻,她拉著如海賈敏,拚儘力氣說道:“青玉紫玉,彆,江,江……”

話沒說完,人已經溘然而逝。

但是,賈敏與如海都明白了。

林母怕人再謀害林家子嗣,吩咐青玉紫玉不要再回江南。

燕侯與賈赦再次前來探視,忽聞哭聲大作。

然後,燕侯知道了林母臨死的遺言。

孫子不回江南。

賈赦留在林家,讓賴大回家調派人手。

很快替林家搭好了靈堂。

一邊請了欽天監擇定吉日。

林家很快給張家榮府發了訃聞。

再有如海恩師,同年,同窗,同僚都發了訃聞。

正月初十開吊。

如海寫了奏折丁憂。

嘉和帝準奏。

林如海的情況,就是奪情,他估計也支撐不住。

燕侯第一時間去了皇宮求見嘉和帝:“我在江南的政績,離不開如海幫扶。

林老太太也是因此受累。

這麼不聞不問,兒子心裡不安。

以後,誰還肯跟我乾?”

嘉和帝招手:“過來看看。”

燕侯一看,卻是一紙冊封詔書。

嘉和帝賜封林如海一等伯。

追封林父為一等侯,林母超品誥命。

燕侯聲音哽咽:“謝陛下!”

嘉和帝道:“你親自去傳旨,著禮部主持葬禮,光祿寺賞賜葬儀千金。準王公以下大臣上門吊唁。”

燕侯這邊出宮就吩咐隨從:“去告訴恩侯,老夫人的靈牌挽聯不忙定製。”

林母得到追封,林家就能按照候府的禮製規格辦理葬禮!

這是嘉和帝賞賜林母的死後哀榮!

林如海一直以來憋屈的心情稍微得到舒緩。

一般老人仙逝,若是女性,便由老人嫡親閨女幫忙裝裹換上壽衣。

沒有閨女,便由嫡親孫女承擔裝裹之責。

男性逝者,則有族裡的長親幫忙沐浴,閨女孫女穿戴。

林母沒有閨女,嫡親的孫女年紀幼小,就隻能由兒媳婦承擔替婆婆洗浴裝裹之責。

不然,就隻能花錢請殯葬機構幫忙。

一般來說,隻有孤寡老人才會請殯葬機會。

一如義莊。

賈敏幼承庭訓,自然不會在這個上麵讓如海難堪。

賈敏曾經替父親穿戴過,不過當時賈母病倒,由族親長者協助。

如海沒有族親長輩。

石梅便出麵幫忙,從旁協助賈敏替林母換上了壽衣。

如海得知,向嶽母行了跪拜大禮。

這便是膝蓋下麵埋父母。

這種情分不能用金錢衡量。

三日後,林父按照侯夫人禮儀舉辦葬禮。

禮部官員上門主持悼唁儀式。

文武百官貴跟如海親厚者,或看重如海敬重如海者,都上門悼唁。

初十這日,上門悼唁的親朋故舊同僚,竟多達三百人次。

林家沒有族親,外家張家尚未來人,這

個規模的悼唁儀式,已經相當宏大。

如海帶著賈敏青玉在靈前跪拜回禮。

賈赦帶著整個榮府的班底在林府幫忙。

巡防營錦衣衛,派人在翰林街附近巡邏警戒,謹防有人擾亂葬禮。

林宅內部則是由榮寧二府的斥候監管。

青玉黛玉年紀太小,如海害怕被宵小所乘,將黛玉紫玉托付給嶽母石梅。

石梅隻需在林府大祭之時送他們回府參加祭奠則可。

林府初十開悼,十四便是林母頭七大祭。

榮寧二府,還有後街八房族人的家主主母,齊齊上門悼唁。

頭七這日悼唁者,降至二百人次。

畢竟,林如海得罪之人上至皇子王爺 ,下至將軍府。

一般人等不敢輕易戰隊。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也是人之常情。

十年寒窗,家人的安危,他們不得不選擇明哲保身。

二七上門悼唁者再次減少。

卻是部分六部官員,見嘉和帝沒有派人悼唁,害怕被忠順王一係打壓,退縮了。

燕侯與賈赦為了聲援林如海,遞奏折請了半月的休沐之期。

至少等林母三七之後再行離開。

原本以為嘉和帝不會允準,或許還會挨罵。

結果,嘉和帝竟準了。

戴權出來傳旨,麵對賈赦的驚愕悄悄說了一句:“陛下說,兔死狐悲,人之常情!”

所以說,這是陛下允準的理由?

三七,悼唁人數持續減少到一百五人次。

失蹤的是那些如海並不親密的同年同僚。

如海沒想到,翰林的同僚也害怕牽連,退縮了。

燕侯得知,心裡罵娘。

這些宰相的根苗竟是鼠輩牆頭草。

朝廷落在他們手裡,一旦民族危急,君王有難,他們會不會首先觀望,繼而棄之?

可是,這種事情,也不能上門逼迫人家。

燕侯暗搓搓的把這些人員記下了。

有朝一日,切莫落在他手裡。

就在燕侯與賈赦跟如海辭彆,準備返回江南的時刻。

嘉和帝忽然連發兩道聖旨。

燕侯調任九門提督,加兵部尚書銜。

從一品。

賈赦調任奉聖軍將軍,從一品。

聖旨一出,京都嘩然。

奉聖軍是住在西山的衛戍部隊。

隻有副將,由北靜王監管。

九門提督雖然隻是正二品。

但是,掌管京都九門與步軍統領衙門。

隻要九門提督忠於聖上,再多的兵卒也攻不進京都。

奉聖軍則是拱衛京都的衛戍部隊。

再加上王子騰的巡防營,這三下聯合起來,京都就固若金湯。

黑旗軍就甭想有異動。

一旦意圖不明,調動兵馬,即刻受到奉聖軍與巡防營的夾擊。

北靜王監管奉聖軍多年,深受信賴。

而今,嘉和帝因他摻合四方當,罰沒他七成財產以贖罪。

除夕宮宴取消了北靜王出席的資格。

北靜王戰功累累,一腳踏錯,悔恨不已。

因此身上陳年舊傷複發。

北靜王驀然驚醒,看出京都的情勢不對。

為保全祖宗留下的家業爵位。

北靜王以病休為由,上折子請辭奉聖軍代將軍之職。

嘉和帝看在他祖上功勳,他自身並無大惡,允準北靜王辭呈。

這個將軍之職,就落到賈赦頭上。

石梅猜到嘉和帝會有所動作,心裡隻怕賈赦進了錦衣衛。

凡是錦衣衛指揮使,沒有一定的根基,大多下場很慘。

如今調任西山將軍,算是最好的地界。

奉聖軍有神機營,驍騎營,是京都防禦的重中之重。

北靜王算是激流勇退。

怪得北靜郡王能夠善終。

由於林如海兩個盟友的升遷,林府悼唁之人有所回升。

但是,終究燕侯比不上皇子。

賈赦敵不過王爺。

故而,回心轉意再次親近林如海的人少之有少。

且這些人都有合理的解釋。

燕侯賈赦都在心裡從小本本上把這些人從黑名單上劃掉了。

這一部分人,隻要不是生死存亡之時,尚可聯盟。

五七之期,林母出殯坐夜。

嘉和帝忽然派遣燕侯代替自己上門吊唁。

消息一出,已經在林府悼唁的賓客暗自歡喜。

嘉和帝終究是明君,不會辜負有功之臣。

然後,這些人也有親朋故舊,忙著使人告知。

一時之間,嘉和帝看重林如海的消息不脛而走。

霎時間,林府客似雲來。

上門悼唁之人高達五百餘人。

京都處於觀望八公府,清貴門廷,幾乎齊齊出動。

曾經退縮的那些人,重新出現。

一直暗中觀望之人也如釋重負,上門了。

嘉和帝聽聞,心中稍稍安慰。

至少眼下,居心叵測之人的號召力,還不足與他這個帝王抗衡。

嘉和帝,可不是好性子。

這些人害怕朋黨,證明他們不是為難之際,能夠依靠之人。

也不是可以托付朝堂之人。

可憐見的。

林如海這一批的翰林,一時的動搖,意誌不堅,注定不會出閣臣了。

五七之後,林母出殯,移靈到城外的家廟停靈。等待滿了百日,扶靈返鄉。

托嘉和帝的福,林母的送葬隊伍十分壯觀。

因為林母死於施粥善舉。

京郊人家乞丐,落魄之人,京郊貧困之家,凡是受過榮寧二府林府賑濟粥米之人,都自動參加了送葬隊伍。

百官感歎,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二月中旬,嘉和帝忽然叫大起。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