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這間茶館當初完全是寧雨夕獨自一人花錢買下來的,葉老爺子後來也根本就沒有找到茶館的房契。
於是葉老爺子把茶館關閉了,鋪子便宜租給了自己的弟弟葉德望一家經營成衣鋪。
全家隻能繼續種田為生,葉老爺子也變成了村裡人嘴裡的葉老頭。
日子過得緊巴了,葉文山又不會農活,家裡還有九畝水田,十幾畝旱田就都是葉文軍夫妻跟葉老頭種。
葉文軍雖然腦子有點不靈光,但是好吃懶做習慣了,自然是不怎麼肯下地乾活,經常人影都不見,葉老頭罵他多了,他就嗬嗬傻笑,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裝傻。
那些農活自然大多數是葉文軍的媳婦肖氏跟葉老頭夫妻做的,葉家老三葉文楠空閒的時候也會帶著大兒子葉明過來幫忙。
葉老頭夫妻心裡還指望著葉韭芽十五歲嫁到張家,能夠多得到一些聘禮,讓葉熙可以多念書。
可葉韭芽十四歲一到卻不知為何,她身體越來越胖,就跟吹氣的饅頭似的。
才半年時間,就從一個身材苗條的小姑娘變成了臃腫不堪的大胖子,而且越來越能吃,腦子也越來越不靈光,力氣也是越來越大。
正應了那句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再等到葉韭芽身上來了葵水以後,不知道是不是內分泌紊亂,臉上也開始陸續冒出疙瘩,又紅又癢,還會生膿包,她又不懂,每次都擠掉,以至於疙瘩消下去以後,滿臉都是暗紅色的印子。
好好一個清秀小佳人就變成了又肥又醜的姑娘。
村裡就有人說葉韭芽是命裡犯煞,克母克家最後招了老天爺的厭惡,給她降下的懲罰。
葉江氏有點信了,張家也派人想來跟葉家退親。
隻是沒想到婚書上居然有那麼一條,男方不得反悔主動提出退親,如果不是女方主動提出退親,就必須娶葉文山之女,如若男方主動退親要賠銀三百兩。
卻原來是寧雨夕當初曾用銀子救過張家老夫人一命,後來不知道跟張家老爺私下做了什麼約定,才在葉韭芽十三歲那年的正月特意加上了這麼一條。
這事葉家很多人都不知道,張老爺也以為寧雨夕死了,葉家可能不清楚或者因葉韭芽變成那副德行,不會再提。
可來退親的時候,葉文山居然拿出婚書用這一條拒絕了,張家自然是不肯拿出三百兩來的,見退不了這門親事,恨恨的走了,也不再跟葉家來往。
葉文山雖然沒有那麼迷信,但也不怎麼喜歡這個女兒了,他好不容易在已經當了書院副院長的大哥的幫忙下,在書院有了個教書的工作,自此就吃住在書院裡頭。
除了每年交一些孝敬銀給父母,就是在母親江氏的做主下,新娶了鄰村一個寡婦黃氏回來。
葉文山當初肯同意娶黃氏,也是聽人說她比較憨厚老實,乾的家務活很利索漂亮。
覺得黃氏應該會孝敬父母,好好照顧自己的子女,於是花了一兩銀子,一對銀耳環,五斤糖還有一百斤粗糧把她娶回家。
黃氏就是普通村婦模樣,因為常年下地勞作,皮膚黝黑粗糙,葉文山自然心裡是看不上的,加上她又是一個寡婦,就更不願意跟她同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