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第二天頂著熊貓眼起來, 有點慘。
太子妃見他如此憔悴,關切地問他怎麼了。李承乾搖搖頭, 說沒事,還去看了看仍在熟睡的兒子。皇孫李象快要滿兩歲,向來聰明可愛,李承乾在床邊坐下看了一會才去早朝。
待早朝結束, 李承乾便與房遺直等人商量尋找孫思邈下落的事。
李二陛下登基之初,孫思邈曾應邀來到長安。當時孫思邈已經七十多歲,瞧著卻是鶴發童顏,康健得很。李二陛下邀他入太醫院任職,他卻不同意, 更願意雲遊四方為百姓治病。有段時間朝廷中許多醫學典籍需要整理編改, 孫思邈也應邀而來, 還帶來了一些他自己編整過的醫書。
對這位老神醫, 李承乾還是有點信心的。他並沒有和彆人提及李元嬰那番話, 隻說想找孫思邈,房遺直等人也不多問,都領命而去。房遺直幾人都是家中嫡子,能動用的人力和物力都不會少,孫思邈名氣又大,出沒在什麼地方都是有跡可循的, 真要去找不算太難。
自與李承乾說了李二陛下那番話, 李元嬰便時不時帶著些小玩具去尋侄孫玩耍,順便問問李承乾有沒有找到神醫的蹤跡。
李承乾也在等。
這年頭消息傳得太慢了, 便是房遺直跑出去的人在外頭找到了孫思邈,要把人或者消息帶回來也得費些功夫。
沒老神醫的消息,李元嬰隻好去搗鼓自己的事。去年他讓戴亭給他買個工坊,造紙的那種,因著冬天卻材料,工坊雖買下來了,卻一直沒造半張紙。
入春之後草木豐茂,造紙材料好采集,董小乙便稟報李元嬰說工坊可以開始造紙了,是否要按原來的工序正式開始產紙。
李元嬰一聽,來了興致,打發走董小乙便溜達去尋武才人。現在李元嬰把武才人當圖書管理員,有想找的書都先去尋武才人問問。
武才人聽李元嬰問造紙之事,想了想,搖頭說:“這等是很少人有專門記述。”造紙之法大多是口口相傳,頂多隻會提一句蔡倫造紙,誰會詳細地記載造紙之法。
見李元嬰實在好奇,武才人又給李元嬰提及一些她了解的東西:紙有麻紙,自漢代起便用□□、苧麻、黃麻作材料,因著麻還得用來做衣服,麻紙造價也不便宜;後來又有用楮皮和藤來造紙的,叫皮紙和藤紙;聽說,現在江南一帶可以用竹子來造紙,叫竹紙,質量很好。若想改進造紙之法,可以從原料下手,看看什麼原料又便宜又好用。
武才人說得頭頭是道,李元嬰聽得點頭不已,轉頭出宮去工坊那邊有樣學樣地對造紙師傅如此這般如此這般一說。他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缺錢,當場又叫董小乙亮出一個金燦燦的金元寶,相當大方地說:“誰若能提出把本錢降下去的好辦法,這就是誰的了!”
接著他又強調,成本低了質量差點也沒關係,紙太軟了可以拿來擦屁屁,紙太粗糙了可以拿來包裝食物。總之,前期成品怎麼樣不要緊,先摸索出適合的來!單用一種不行,那就多種材料混著用!短期內有沒有產出不要緊,他隻要最新最好且成本最低的造紙之法!
他要的不是紙,而是讓紙價降下去!
從前造紙匠人雖然也有工錢拿,卻從來沒見過這麼大一錠金元寶——事實上彆處也沒有,是李元嬰在鼓動自己的侍衛去高昌後靈機一動叫人按著他畫的圖鑄出來,實心足重,像座小金山,看著就很誘人!
古往今來能抵擋金子誘/惑的人並不多,聽李元嬰金口玉言這麼一許諾,整個工坊的匠人們都激動起來,紛紛表示一定會竭儘全力去摸索新式造紙法。李元嬰很喜歡這種氣氛,學著李二陛下平時說話的模樣勉勵了匠人們幾句才離去。
李元嬰忙活完改良造紙法的事,已經到二月中旬了。春天氣候越來越潮濕,李二陛下身上舊傷疼痛難忍,太醫建議李二陛下前往驪山湯泉療養幾日。
李二陛下這段時間忙著接待吐穀渾使臣,暫且擱置了太醫的提議。這次吐穀渾使臣是來迎親的,李二陛下將一位宗室之女封為弘化公主,許給吐穀渾王諾曷缽,這幾日禮部和鴻臚寺都在為這事情忙碌。
昨日李二陛下親自出城門為弘化公主送嫁,並讓左驍衛將軍、淮陽王道明護送弘化公主前往吐穀渾。
吐穀渾與吐蕃比鄰,占據大片草原,是個養馬的好地方,隋朝時便是中原的供馬之地,隋煬帝一直想把這地方給吞進大隋疆域裡,一度把它打得幾近滅國。到隋末,舉國大亂,吐穀渾再度恢複元氣,吐穀渾人依然遊走在青海湖一帶馴養養馬。李二陛下許婚給吐穀渾王諾曷缽,一為吐穀渾的馬,二為扶弱削強、分製吐蕃。
李元嬰對朝中之事了解不多,他隻知道李二陛下很忙,忙得沒時間理會他們,當然趁機搞東搞西。
結果他忙得太歡,竟把小夥伴給冷落了。高陽一早來堵他的門,要他這一整天哪都不許去,隻能陪她們去玩兒。
李元嬰對此從善如流,堂而皇之地把課翹了,帶著高陽她們出宮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