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寶林出身南方, 初到北方時不是很習慣乾燥的天氣。不過興許是因為年紀小, 沒多少鄉愁, 安安分分地跟著年長的宮女當差。
十幾歲的女孩兒,雖還不太懂怎麼妝點自己, 更不懂該怎麼展現自己的美麗, 看上去卻還是花兒一樣。
太上皇退位後沒什麼彆的喜好, 隻愛酒色琵琶, 遠遠見了柳寶林一眼, 覺得她笑起來挺好看,便讓人把她帶來伺候。
不想隻一晚, 柳寶林便懷上了。
太上皇前幾年陸續添了許多兒女, 倒不怎麼稀罕孩子了,但這兩年他身體逐漸空虛,很少再添兒增女, 乍聞柳寶林懷孕還是挺欣喜,連要搬出大興宮、入住大安宮的不樂都少了大半。
生下兒子後,柳寶林從此成了寶林。
因著大安宮中再無彆的女人懷孕, 這孩子便成了太上皇的幺兒。
都說幺仔幺心肝, 太上皇對這孩子也格外喜愛, 時不時會叫人把他抱去逗著玩,沒過多久便給他取名為“元嬰”。
有太上皇慣著,兒子沒憂沒愁地到處撒歡,每個來訪的人但凡有胡子的都被他揪過,但凡有簪子的都被他拔過, 偏太上皇還一臉“我兒真厲害”的得意表情,讓柳寶林也不好說什麼。
有次柳寶林遠遠看著兒子爬到李二陛下腿上,膽大包天地伸手去扯李二陛下胡子,嚇得柳寶林差點跪地求李二陛下不要和他計較。
好在李二陛下十分大度,沒和一個沒長大的小娃娃生氣,隻和太上皇他們說:“我們這幺弟手勁還挺大。”
太上皇哈哈笑道:“那是自然。”
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年,太上皇就去世了。
柳寶林原以為自己和兒子會隨便封個地方安置出宮,沒想到皇後居然做主要把兒子養在大興宮中。
柳寶林當初也去過大興宮,那時太上皇已經退位,朝廷還有不少事會找上太上皇。後來找太上皇的人漸漸少了,太上皇也按著李二陛下和朝臣的意思搬出大興宮。
柳寶林沒想過自己還有機會踏入其中。
相比太上皇在世時,他們母子倆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了,主要是她要約束著兒子不要和從前一樣放肆。兒子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見她哭了幾次便比從前聽話了許多,每日乖乖認字學畫。
柳寶林逐漸放下心來。
兒子漸漸長大,想法也多了,柳寶林心裡有些矛盾,既想讓他自由自在地成長,又擔心他活得太過張揚、太過惹眼。畢竟兒子是太上皇的幺子,並不是李二陛下的兒子,在大興宮裡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
好在皇後去世之後,李二陛下沒怎麼管過她兒子,隻由著他和兕子他們幾人一起讀書玩耍。
直至兒子的聰慧逐漸顯露在人前,李二陛下對他的關注也多了起來。
柳寶林心裡隱隱有些不安,兒子卻總是報喜不報憂,從不與她說起在外麵遇到過什麼,隻挑揀著高興的事告訴她。
有些事她們母子倆其實心知肚明,隻是很多話其實都不能宣諸於口,她們住在大興宮裡,伺候的人裡隻有那麼幾個是一直跟隨她們的人。
雖然不一定有人會注意到他們說了什麼,可有些話還是能不說就不說。
這個道理連她年幼的兒子都懂。
她兒子其實比誰都聰慧。
兩個人心照不宣地計劃著就藩之事。
在滕州的那幾年,柳寶林體會到從未有過的自由和輕鬆。
兒子也順順利利地娶了妻。
隻是兒子有些重女輕男,兒女還沒生就說什麼女兒要好好疼兒子隨便使喚,柳寶林覺得還沒出生的孫子著實可憐,自己一定得好好疼愛他們。
她的兩個孫子在華亭出生。
當時外麵大風大雨,兒子不在,她急得團團轉,兒媳還反過來安慰她讓她安心。
柳寶林怎麼能安心,尋常女子生一個就已經夠艱難了,兒媳這可是懷著兩個。她怕自己影響了兒媳,隻能退到外間來回地走,等著兩個孫兒出生。
天放晴的時候,產房裡也傳來了一陣啼哭。
柳寶林心中一喜,更衣淨手入內看兒媳和兩個孫子。這也是她兒子交待的,說所有進入產房的人都得換身衣裳、洗淨雙手,小孩子和產婦都是很脆弱的,不能把外麵的病氣帶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