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2 / 2)

【王勃的爸爸也很高興,仿佛看到了兒子為國效力,封侯拜相的光明未來。】

【事實上,王勃成功了,但又沒有完全成功,他的一生可以用唐高宗三歎來概括!他和大唐的第三位皇帝結下了不解之緣!】

.......

大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如今心情很複雜,天幕的點評勾起了他被深深掩埋在心底的回憶。

曾經的玄武門之變,如今已沒有幾個人敢提起,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後人以及這天幕,到底會如何評價他?

他囚禁父親,殺死親生兄弟,罪惡滔天。他經常夢到大哥和四弟來索命。

他們一起長大,最後卻同室操戈,那是無法抹去的陰影。

父親李淵去世後,他很想看一看史官是怎麼說自己的,結果被朱子奢拒絕了。

後來,諫議大夫褚遂良負責《起居注》。

他問能看嗎?褚遂良又拒絕了。

“現在的起居注記載帝王的善惡,這樣人主就不會胡作非為了,我還沒聽說過哪位皇帝親自查看記錄。”*

李世民真的很好奇後人如何評價他。

長孫皇後見他如此焦慮,到底是多年夫妻,隱約知道他在擔憂什麼,遞過茶水,笑容溫婉:“二哥,彆急了,先用些茶水。”

他們夫妻感情甚篤,她喚他二哥,因為他在家中排行第二。

唉,當年如果任由大伯上位,他們一家哪有好果子吃?

二哥繼位之後,懷柔攻打東突厥,令對方心悅誠服,被尊稱為天可汗,可謂是萬國來朝,一手締造盛世。

她相信後人不會這麼狹隘,不會隻將目光投入到宮廷秘辛,會全麵評價她的二哥。

定是不亞於秦皇漢武的蓋世之君。

“唉。”李世民專心致誌看起天幕,扯起笑容:“高宗……這個廟號不錯。承乾,你有乃翁之風。”

他的兒子、太子李承乾生在承乾殿,他為他取名李承乾,希望他繼承自己的天下。

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李淵,第二位是李世民。天幕說唐高宗是第三位皇帝,那麼第三位自然是李承乾。

李承乾能得了高宗這個還不錯的廟號,看來很得人心啊。所以他誇對方很像李淵。

“都是父皇教導有方!”

旁邊的李承乾沒有注意到父親的小情緒,激動的臉都紅了,目不轉睛地看著天幕。

原來他未來的廟號是唐高宗!太厲害了!

李承乾的弟弟李泰長得珠圓玉潤,聞言悄悄撇撇嘴,切,換他來做皇帝,他的廟號會比唐高宗更厲害!

少年李治溫潤文靜,給父皇調羹,又親手送上,安安靜靜,仿佛出塵的白蓮花。

好像一點也不關心天幕中的大事,一心隻想照顧自己的老父親。

周圍的侍從看了,心裡感慨不已,三位皇子裡,還是晉王李治最孝順啊!

...............

悠悠我心:【王勃長大後不負眾望,年僅十六歲,還沒到加冠的年紀,就考中了幽素科,被任命為朝散郎!】

【而且他這個乾部還不一般,他被安排給沛王李賢做文秘工作,陪皇子念書。沛王李賢是唐高宗的兒子,深受唐高宗寵愛。】

【王勃這一下子直接跟皇室搭上了關係,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那個時候,唐高宗安排修的乾元殿剛好竣工。這可是皇帝關注的國家級重點工程,是一件美事。唐高宗下令讓文武百官寫詩文歌功頌德。】

【王勃就寫了一首《乾元殿頌》。】

畫麵更迭,來到東都洛陽的乾元殿舊址。

水墨組成的詩文覆蓋在這美景之上。

【這首詩文,詞藻華麗,把皇帝吹的那叫一個厲害。據說,唐高宗看完之後驚歎道:“真是我大唐的奇才啊!】

【這就是唐高宗對王勃的第一歎。】

【消息傳出去之後,王勃名氣水漲船高。人們將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組合在一起,稱呼為四才子,也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初唐四傑”。】

【王勃年紀輕輕,才十幾歲,卻成為了當時文壇的大佬級人物!爽文也不敢這麼寫!】

【與此同時,他也在皇城裡麵結交了不少好友。這天,他的一個朋友要離開長安,到四川當官,二人即將分彆。】

話音落下,天幕中出現了全新的畫麵。

大唐的酒樓之中,兩位年輕人正在吃飯,桌子上全是佳肴。

兩位年輕人卻興致不高。

兩人中年紀較大的人唉聲歎氣,聲音裡滿是愁緒,拿著筷子,卻沒興趣吃飯:“子安啊,我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他是土生土長的皇城人,親朋好友都在這裡,如今卻要到四川當官。

交通不發達,往往再見就是永彆,他實在高興不起來。

對麵的王勃也有些離彆的愁緒,心情不佳,想了想還是提起精神,決定安慰朋友:“你彆傷心,遲早有一天,你會回來的,我們也會再相見的。”

他思考良久,讓侍從拿來紙筆,提筆寫字,一氣嗬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彆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大唐貞觀年間

唐太宗李世民也會寫詩,鑒賞能力也高,看到這首詩後,心中的愁緒消散一空,感慨道:“好詩啊好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如果是知己,即使遠在天涯,也像是從未分彆的鄰居。”

他說著說著,扭頭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李泰和李治。

“這首詩雖然說的是知己,但對兄弟也是一樣。太子繼位之後,你們需要前往封地,你們是至親骨肉,即使隔得遠,也像是鄰居。”

除了李承乾,他最寵愛的就是這兩個兒子,按照慣例,皇子封王之後需要前往封地,但是他和長孫皇後卻舍不得,所以讓他們一直留在長安,遙領封地。

李世民和自己的兄弟鬨得不愉快,卻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和和美美。

絕對不能重複上一代的悲劇,絕對不能讓毒水在下一代蔓延。

兩位皇子心中是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麵上恭恭敬敬:“孩兒知道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