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話還沒說完呢。”劉荷花笑了:“除了這個之外,蘭蘭建議評選‘光榮之家’。”
‘光榮之家’,隻需要一次牌匾定製之處。對於衛生做的好的人家,除了獎勵食物,還在他們家門釘一個‘光榮之家’的小鐵牌。一旦哪家哪個月衛生沒做好,次月摘牌。
村民淳樸,其實都是很好哄的。這東西隻要一日掛在他們家門,為了不被摘牌,自然會堅持。堅持一段時間,衛生習慣養成,一切也就成自然了。
“秒啊!”張建國猛拍了下桌子,心情彆提多激動:“荷花,你這個朋友實在是個人才啊!”
朋友被讚,劉荷花與有榮焉。
“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誰的朋友。”
【下鄉扶貧那些年·經濟作物種起來】
張建國想讓紅旗村村名集體種植甜玉米的計劃,縣領導班子在看了他的項目書後,大為讚揚,同意他們這麼搞,還專門劃撥了一筆轉向資金支持。
有了領導的支持,最重要是有了錢,張建國摩拳擦掌,開始帶領紅旗村村名種植甜玉米。
這種植甜玉米嘛,自然不能全憑理論。
張建國把幾個種植能手召集在一起,讓他們說說心得。
這些大爺大媽還以為書記要套他們經驗,有些防備問道:“張書記,你都不用下地乾活的,問這些做什麼?”
張建國把自己想把紅旗村村民統一起來種植特色經濟作物的想告訴他們,還道:“如果真搞起來,我們紅旗村的村民整體收入至少能翻一倍。有錢了,這日子就好過了。”
大爺大媽們聽得迷迷糊糊得,不是很明白他說統一起來是什麼意思,全村的人不都在種玉米嗎?但是收入能翻一倍,這他們還是明白的。
如果真能賺多點錢……他們彼此對視一眼,紛紛開始講自己種玉米的心得。
一開始是分享,但沒個人經驗都是自己在這麼多年種植過程中積累的,難免會有些不足。每個人都說完之後,就變成討論了。自己做的不好的那些地方,能從彆人那得到解決辦。
而全程旁聽的張建國,則不管他們說什麼,都認真記錄。
討論完後,他笑道:“如果真大規模統一種植,我這邊還會向市裡申請派農業專家過來指導的,大家放心。”
這一次小討論結束後,村委想搞統一種植作物的消息,自然一下子在紅旗村傳遍。
對於村委的這個想,村民有的表示很讚同,有的則不願意。
“統一種植,豈不是倒退到以前沒分單乾的時候?”
這話傳到張建國耳朵裡,他專門找了個下午坐在辦公室裡,通過廣播,和村民解釋何謂統一種植。
並不是說回到分單乾前,全部人一起乾活。而是說,全村人按照統一的科學方,都統一種植一種農作物,再統一銷售。每個人田地裡的產量多少,賣了多少錢,自然就賺多少錢。
聽了這番解釋,村民也就放心了。
有人指導,還能包銷售,最重要的是收益還能翻一倍,這種好事他們自然支持。
隻是,種田人向來是靠天吃飯,如果碰巧遇到老天爺不下雨或者一下就一個月,地裡搞不好就顆粒無收,張書記如何能保證收入一定能翻倍?
張建國聽到後,耐著性子和村民解釋,農業專家都說紅旗村的氣候適合種玉米,一半不會遇到這種極端天氣。
他開玩笑道:“說白點,這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大家放心。”
放心不放心的,總要博一博,不然地裡那點東西僅僅夠溫飽。
於是,在做足準備後,來年開春,紅旗村幾千畝田地,全部播種了玉米。
這種子一種下,也跟種在了張建國心裡一樣,他難得回回趟家,也惦記著這滿地的玉米。
擔心它們不發芽,擔心他們長不好,擔心他們賣不掉。用劉荷花說,這玉米的一生,都讓他給操心去了。
可有什麼辦,村民不想做的時候,他鼓舞著做。真做了,自然免不了各種操心。村民上半年的收成,可全在這裡了。
“老張啊,你彆想太遠了。這玉米也不是一天長大的,你先好好關心他們能不能平安發芽開花結果。我敢說,隻要結出果實,怎麼都能賣出去的。實在賣不出去,我不是還有個好朋友魏蘭蘭嗎?她腦子靈活,肯定有辦的。”
“對哦。”張建國隻是聽到魏蘭蘭這名字,就心安不少:“她那麼聰明,肯定有辦的。彆等玉米結果,你有空就幫我問問。”
禁不住他催,劉荷花無奈搖了搖頭:“知道了知道了,有機會就幫你問。”
想當初嫁給他的時候,哪裡會想到,他一個城裡的公子哥會是這樣一個人。大家都想儘辦往城裡鑽,他倒好,主動下鄉當村乾部。從此見一麵都城奢侈。
“要不,我辭了在城裡的工作,帶著孩子跟你一起下鄉吧。”劉荷花說出心裡想了許久的想。
張建國微楞後,傻乎乎說道:“鄉下日子艱苦,我怕你不適應。”
劉荷花笑了:“你忘記了?我就是劉家溝出來的。在的農村,條件再苦,能苦得過以前?”
這倒也是,張建國不自覺點了點頭。
在得農村確實好多了,特彆是紅旗村,在可乾淨衛生了。要是能申請到一筆資金,又或者是拉到一些讚助,把村裡的路修一修。他敢說,紅旗村絕對是十裡八鄉裡最漂亮的。
聽到他毫不謙虛的誇讚,劉荷花忍不住打擊一二:“得,你可不要太洋洋自得,蘭蘭和我說過她心目中的新農村。家家戶戶住小洋樓,道路寬敞且是水泥路,村村有供村民休閒娛樂的廣場。你們紅旗村離這個目標還差遠了。”
“這……”聽上去好美,張建國心情忽然有些澎湃。
如果,他是說如果,如果紅旗村在他的帶領下,也能成為魏蘭蘭中那樣的新農村……
這個目標遙遠又美好。
但美好的東西,往往很容易在心裡生根發芽。
張建國的假期本來有半個月,但他惦記著地裡的玉米,隻在家待了幾天就離開。
臨彆前,他看著媳婦和兒子,說不出心裡什麼滋味。
對家人,他是愧疚的。
回到紅旗村,村民們看到他都表示很驚訝。
“張書記,你不是回家看媳婦嗎,怎麼這麼快回來了?”
“難得回一次家就多待點啊,見一次媳婦多不容易。”
“可不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美不美?”
……
張建國聽著拿一句句調侃,臉紅了:“你們這幫人呐,不用乾活就這麼調侃人。”
“哪裡調侃,這不是大實話麼。”
張建國伸出手指無奈指了指,道:“行,既然你們這麼無聊,帶我去地裡看看。”
那人沒想到自己開幾句玩笑會惹上這事,忙道:“張書記,你剛回來就好好休息。那玉米種在地裡又不會跑。”
“就是就是,我們還有其他事,先走啦。”
幾個人,一溜煙跑開。
張建國看著他們的背影,笑了笑。
他一個外人,剛到這個村任村書記的時候,其實是很不受待見的。農村基本都是家族群居,其實還挺排外的。不過一年,村民們就已經和他打打鬨鬨開玩笑,對於這些變化,他其實是很開心的。
張建國放下行李,洗了把臉,沒休息就直接去田地視察。
種下的玉米已經長成小苗,一片蔥蔥綠綠,很是好看。
他已經看到了幾個月後,它們長得高高的,掛滿果實的樣子。
然而還沒等到那個時候,張建國就接到劉荷花電話,說魏蘭蘭想在農村開小賣部,問他有什麼建議。
聽了劉荷花講的魏蘭蘭想開的小賣部構想,他隻覺得太好了!在偏遠的農村買東西很不方便,太需要這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賣部了。
“蘭蘭還想把她開的小賣部交給我經營管理,你覺得我行嗎?”
劉荷花對於魏蘭蘭這建議是很心動的,一是,她不想長期和張建國這也分居兩地。再則,對於經營一家小賣部,她也有些心動。她在縣城一直都是從事服務行業,這種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乾到老,也隻不過是從年輕服務員變成老服務員。可如果能嘗試經營一家小賣部,學習經營管理,那以後,不管是再找工作,又或是自己創業,都是一筆可貴的經驗。
張建國沉默半響,知道自己媳婦這是再表達想來這裡。
媳婦能來,他當然是開心的。他一個大男人,何嘗想和家人長期分居兩地。之前猶豫,不過是擔心她吃不了苦,也不忍她為自己犧牲工作。
在是來這裡管理小賣部……沉默半響後,張建國笑了,隔著電話對劉荷花說:“有機會我們要請蘭蘭吃飯。”
劉荷花懂了,他這是同意了。
不過等魏蘭蘭的小賣部開起來還有段時間,他們高興的有些太早。但至少知道,他們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的局麵,要改變了。
魏蘭蘭是個行動派,她說想在農村開連鎖小賣部,自然是雷厲風行的。劉荷花等著,也儘可能協助她辦理各種事。
而紅旗村這邊,很快迎來玉米大豐收。
在農業專家的科學指導下,他們種的玉米,收成是往年的兩倍多。
至於銷路,張建國通過魏蘭蘭搭橋,早解決了。不僅如此,市裡麵也給與了大力支持,全力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
所以在他們的玉米是收多少賣多少,不怕你多,就怕你少。
村民們每天在地裡乾的熱火朝天,收滿一車玉米,大卡車就拉走,隔日錢就到手裡。這樣的賺錢速度,他們能不熱火朝天嗎?恨不得晚上都待在地裡乾活。
村民們賺錢了,圍坐在一起的時候,自然免不了商量著要乾些什麼。
有的說想把自己家屋頂修一修,常年漏水,可麻煩了。有的說想把院子圍牆給砌了。有的說想建多間新房子,讓大孫子自己睡。
總之,賺錢了,好像很多事想乾,這日子忽然就多了許多盼頭。
張建國聽到了村民這些想,樂嗬嗬問:“錢肯定會越來越多的,以後甚至還有錢建樓房。不過除了這些,你們就沒想過彆的?比如建個大廣場,農閒的時候每天跳跳舞唱唱歌?”
跳舞唱歌,那可是城裡人才有的娛樂,他們可想都沒想過。
但張書記向來不說廢話,他這麼問,難道他們紅旗村真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