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你強你有理。明月霜隻有一個方縣,看起來一根手指頭就能滅了,那就誰都想來按一下試試。就算她們不怕,也經不住這麼多的騷擾,何況她們目前應對得確實有些吃力。
但隻要讓人知道自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那除非必要,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繞過。
……
“為什麼一定要打這一仗?”此刻,李阿妹也正在跟女兵的小隊長們講這一戰的必要性。
她這一回跟著明月霜到巴城來,就是為了做軍隊的思想工作。
李阿妹十分珍惜能在明月霜身邊工作和學習的機會,幾乎是夙興夜寐地在學習。她還有一個小本本,是明月霜送給她的,上麵記載著她學到的東西,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考和疑惑。
所以此刻,雖然是頭一回上崗,但她卻一點都不怯場,反倒滿心的興奮,“以前我們村子裡,有兩家外來戶。一家是獵戶,男人有一把子力氣,還會使弓箭,女人也潑辣,嘴巴不饒人,才搬來沒多久,村裡有二流子想占便宜,被男人打了個半死,女人又追上門去罵。大夥兒覺得,這家人在村裡人緣怎麼樣?”
“那肯定好不了。”有人毫不猶豫地說。
“是啊是啊,這樣的人家,誰敢跟他們打交道?躲都來不及呢。”
“錯了!”李阿妹一拍巴掌,“恰恰相反,這家人在村裡非常受歡迎,女人們都愛找女人嘮嗑,男人們偶爾跟著獵戶一起進山,很快就跟本地人沒什麼分彆了,也沒人敢去欺他。”
女兵們不由愕然,“這是什麼道理?”
李阿妹卻沒急著解釋,又說,“另一家是莊戶,男人老實,女人本分,都是踏實肯乾的,又熱心,村裡但凡有什麼事,都主動去幫忙。你們覺得,這一家的人緣,又如何?”
因為之前的答案錯了,女兵們這回都有些遲疑,“……應該很好罷?”
叫她們自己想,似乎也是願意與這樣的人相處的。
李阿妹笑著點頭,“不錯,這一家的人緣,也很好。”
沒答錯,女兵們頓時鬆了一口氣。
然而這口氣還沒鬆完,李阿妹話鋒卻又一轉,“所以村裡人有什麼大小事情,都來找他們幫忙,借個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蔬菜小蔥更是常事。”
聽到這裡,一部分女兵已經皺起了眉頭。
她們大都是當過家的,知道這些東西聽起來瑣碎,但是一分一厘都是錢。況且,就是因為東西瑣碎,人家說是“借”,難不成你好意思叫人還嗎?
這時,這些女兵都有些回過味來了。好人緣與好人緣,也是不一樣的。前一家因為凶狠彪悍,沒人敢占便宜,凡事都有來有往。而後一家,卻隻有自己吃虧的份。
還有另一部分不開竅的,仍在茫然,“這有什麼問題嗎,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夥兒不都是這樣,互相幫襯。”
不等李阿妹開口,已經有女兵搶白道,“若不是互相幫襯呢?”
“不錯,說得好聽是借東西,可有幾個人會還?”
“這就是老實人吃虧,隻有他們幫襯彆人。雖說在村裡人緣也好,但吃的虧隻有自己知道。”
剩下的人在這詳細的解說之下,也慢慢地反應了過來。
雖然說吃虧就是占便宜,作為外來戶,為了能夠在村子裡站穩腳跟,略微忍讓一些也應當,可是、可是……若沒有人比較也就罷了,有前一家比著,這心裡怎麼就那麼不是滋味呢?
況且……她們都是經過事的,所以更清楚,李阿妹說的,已經是最好的一種情況,那就是村子裡的人都厚道,沒有那等故意欺負人的惡霸。要是村子裡風氣不好,這家人又如何呢?
原來有時候反抗,其實並不會讓自己的處境變差,反而會讓人不敢招惹。恰恰相反,一味的容讓低頭,隻會讓人得寸進尺。
道理似乎是很明白的,但女兵們還是因此而不安起來,因為這跟她們自來受到的“與人為善”“大事化小”的道德教育不一樣。
李阿妹趁機說,“聽到這裡,一定有人懷疑,這怎麼跟平時聽說的不一樣?其實啊,並沒有什麼不同。這與人來往,要有一條線在。”
“那家獵戶,就是一開始把底線擺了出來,大家也就知曉怎麼跟他們相處了,彼此不容易產生矛盾。那莊戶一味的做好人,人家以為他沒有底線,自然事事都找他。彆人一看,他能占便宜,我能不能呢?長此以往,反而把村裡的風氣帶壞了。不僅不是‘為善’,反而是‘為惡’了。”
老實本分的女兵們,本能會將自己代入莊戶的角度,驟然聽到這樣的指責,不由目瞪口呆。
怎麼……做好人難道還會是錯的嗎?
可是……仔細想想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又似乎都能照應到這個道理。
而且也有俗話說了,“人善被人欺”,在村裡,確實凶狠一些,叫人懼怕,反而省了許多麻煩,隻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罷了。
李阿妹卻不能等她們想明白了,在拋磚引玉之後,她便繼續說,“如今咱們的情況,其實也是差不多的。雖然有了方縣,但是咱們都是女人,難保彆人不會看咱們好欺負,就過來踩一腳。”
這一句話,說到了許多人的心坎上。
又有一句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就是因為寡婦沒有依靠,容易受欺負。她們這個由女人當家的勢力,和寡婦也差不多了,難免有人想占些便宜的,或是想要這副家業。
“我懂了!”一個女兵大聲說,“咱們現在就是要跟他們拚命,叫人知道,咱們就是死了也要拉一個墊背的!”
“就是這個道理。”李阿妹點頭,“要讓人知道,咱們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以後他們才會繞著咱們走。”
難啃的骨頭不是啃不下來,但是要小心崩了牙。在這裡耗費了太多的兵馬,就不值得了。
畢竟這是個亂世,藩鎮們看似強勢,可是周圍也都是跟自己一樣強勢的藩鎮,隻要露出一點弱勢,周圍的敵人就有可能一擁而上。
就說西川節度使喬珩,為什麼朝廷的宣諭使一到,他就同意了議和?
不僅僅是因為被巴城背刺,聯合東川乾掉了他的一員大將,更是因為朝廷的宣諭使來勸架,人家也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著鳳州和華州的兵馬來的。
不知道是不是喬珩做了什麼,之前鳳州和華州一直保持觀望,就算東川屢屢求助,也沒有要派兵的意思,所以喬珩能放心進攻東川。現在彆人的兵馬在自己的地盤上,他就不得不收斂了。
在這種局勢下,他又怎會為了明月霜這樣的小勢力而折損自身?
所以這一仗,明月霜一定要打。
隻有這樣,才能讓喬珩知道,她是個不好惹的刺頭。
等打完了再低頭認錯,願意接受西川的管理,喬珩權衡利弊,多半會選擇接受。這樣,至少在打下西川之前,他是不會再動巴城的。
……
從林瓏上山之後,整個巴城都陷入了一種不太明顯的焦躁之中,直到第三天,她從山上下來,順利帶回了一紙交易:巴城這邊用錢糧和資源,從明月霜手裡交換五千俘虜。
林瓏當著所有人的麵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又說,“明令君說,我們可以自己挑人。我在山上聽她們私底下說話,似乎咱們選剩下的人,都要送去挖礦,想來,不會有不想被選上的。”
當兵自然是一件很苦的事,但是跟挖礦比起來,就要好不知多少。何況西州自古以來皆是富庶之地,各地的豪強們要擁兵自重,給士兵的待遇不會太差,隻要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都有封賞。
眾人一聽,果然都很高興,一位幕僚說,“陳炯的兵,本來大部分就都是咱們巴城的兒郎,到了咱們這邊,還能與家人團聚。”
“不錯。”宋之睿也點頭,“此事拖延得也夠久了,要儘快辦好,就由……”
“使君。”見他的視線落在王海身上,顯然是要點名讓他去負責這件事,林有方立刻站了出來,“這些俘虜,也有不少是王將軍帶人抓住的,隻怕心存怨望,不如讓劉將軍統領這一部。”
宋之睿一想,也覺得值讓王海一人領兵,不太合適。他雖然當刺史沒幾天,但也已經養成了所有上位者都有的疑心病,本能地不願意讓軍權集中在一個人手裡。
按照林有方的說法,這樣一來,兩部之間必然不會和睦,他這個刺史才能放心。所以宋之睿沒則呢麼猶豫,就點頭同意了這個提議,又叮囑劉將軍,“要抓緊時間。”
堪堪等劉將軍挑完人,演練了兩日,讓士兵們認清了小隊長的模樣,喬子虎的大軍就到了。
而前方偵察到的消息,也讓明月霜忍不住沉下了臉。
喬子虎領兩萬本部兵馬,這是她們一早就預料到的,但明月霜沒有料到的是,他還抓了近萬的流民,驅趕他們走在大軍前麵,準備作為戰場上衝陣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