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紅樓(二十五)(2 / 2)

這個領域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膽量下手。

他寫的是農業。

中國古代的農業有多厲害?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前,華夏都是農業大國,但是這個農業大國強大到什麼程度呢,華夏適合耕種的土地麵積,僅占到全國麵積的一半。

集中在東部平原南部丘陵地區,對比幾乎全國都適合耕種的印度,大部分都適合耕種的歐洲各國,自古,我國便是以一半的土地麵積養活全國的人。

所以直到現代,我們都常說——中國能養活自己的人不給世界糧食組織添麻煩,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努力了,而事實上,直到超級水稻、轉基因作物的出現,中國才剛剛解決了糧食自給自足不再依賴進口的任務。

夏安然便是打算自農業上入手。

他慢慢在稿子上寫下了機械、農肥、互補植物、育種的概念。

機械自然是農作機械,包括犁、打穀機、水利灌溉措施。

農肥自然是更科學化的使用肥料。事實上這個世界的人已經有了用肥料的意識,隻是腐熟手段、加肥技術尚且不到家,尤其是,知識傳播的限製性。導致隻有部分農民知道方法,彆的農民是不知道的。

在某地證明不可用的,彆的地方還在用,證明了能用的,彆的地方還不知道。這就是信息不流通帶來的巨大缺陷。

互補植物更是之前沒有的概念,可能有部分農民在無意中會隱約發現,但是普及化是沒有的。

比如大豆和玉米一同種植,可以雙雙增產。

比如在種植容易招引蚜蟲的植物時候可以在邊上種植洋蔥,洋蔥的氣味會有一定驅趕蚜蟲的作用,類似的搭配還有大蔥和棉花。

這些他自然不會寫到文章裡,而是留在了稿紙上。

說不定就會有人看到呢?

就算沒人看到也沒關係,他十分心大,了不起以後告訴老師慢慢得實驗吧。

沾足墨汁的筆落在了稿紙上,寫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實例,為作論證,他還花了一些簡圖。

而作為鮮明對比的,他的考卷上寫著的每個字則是中規中矩,每個點都蜻蜓點水略略拂過,一眼看過去覺得言之有物,實則什麼都沒寫。

這就是林如海建議他寫的“假大空”政策。

倒不是林如海要害自己的學生,而是經曆過科考的他十分明白,在科考時候寫的文章沒有必要把東西寫的太細,如果真的有想要上達天聽的,不如留在殿試,春闈還是求穩的好。

夏安然在第二日便完成了所有的卷子,他將卷子一合,興致勃勃得在稿子上頭寫了一個又一個論點。他倒不怕有人看到了拿去邀功或是當做自己用的,他腦袋瓜裡麵這類知識知道的可多了,就算拿走這些還能想出一堆。

何況如果有人拿去用,那就說明必定會造福倒一群人。

能夠造福華夏人,那就沒關係啊。

春闈第三場散場後,夏安然這次沒有被考生包圍,而是被幾個衙役圍住了。

已經習慣每次考試結束都要被圍住的夏安然有些被嚇到,等到聽到領頭那位長得十分凶相的衙役支支吾吾問出他的食物在哪兒買的時候,他不由笑了。

又一次將薛家鋪子的安利賣了出去的夏安然心情極好,他坐上林家的馬車,扯了扯自己的袖子。

春闈,就算是結束啦。

他舒了一口氣。在馬車規律性的抖動中迷迷糊糊得睡著了。

這一頭學子們解放了,那一頭閱卷官們則是忙了起來。

他們將考卷一一謄抄、封名後放在一邊,全程由巡考衙役檢查。

屋內十分安靜,儘是落筆聲,研墨自然是不需要他們做的,會有小仆在外頭將墨汁送進來,由衙役給每個坐師加墨。

整個過程機械又規律。

也就是這個同時,一個整理稿紙的坐師輕咦了一聲,打破了一室寂靜。

“徐公?”一官員抬頭看向了同僚,露出了感興趣的笑容道“可是看到了美詩文?”

草稿這東西,有學生認認真真的寫脈絡,但也有學生會調皮的寫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曾經還有個學生寫了一篇遊記。

還有學生寫了食記,事實上,曾經寫了遊記的那位正是這次的閱卷總裁大人。

“倒也談不上美詩文。”這位坐師站了起來,捧著手上的稿紙,走到了同僚麵前“青玉且看,這……這是這考生隨手一寫的還是……”

被喚青玉的閱卷官接過來,粗略一看,神色也有些些嚴肅“徐公且先將這放在一邊,吾等先閱卷,完畢後不妨將這交給總裁大人,若這位書生所寫屬實,吾等當儘早遞交聖聽,馬上就要開始春耕了,這可耽誤不得。”

“青玉所言有理。”手捧稿紙的中年官員深吸一口氣,平靜了下自己激動的心緒,將稿紙壓在一旁,耐心得繼續自己的工作。

當夜,這份稿紙就被總裁送去了工部侍郎手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