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紅樓(五十三)(1 / 2)

商隊一走, 夏安然就全心全意投入到了農桑之事和城郭修築上頭,去年冬日可能因為不算太冷, 山民也沒有下山,但是也從某種程度來說證明了防禦設施是相對完善的。

農曆四月末,閩南氣候徹底轉暖。

這裡有句老話“未吃五月節粽,破裘不當放”意為端午節前,這裡的氣候變化都比較大,如果冬衣太早收起, 容易著涼。

但是一旦過了端午節,氣候就會變得炎熱起來。

端午節, 他跑去了福州,同沈戚一起吃了粽子。

天氣開始轉熱, 福州的防禦措施開始搭建, 沈戚也不像之前一般可以有空閒跑到永春來了,夏安然自然毫不在意,不過是兩日行程而已,如今時節正好, 走走權當踏青了。

起初沈戚還會有些擔心他行走山路容易遇到土匪,但是夏安然十分光棍, 他隨身帶著令牌, 說如果遇到山匪了就將令牌拿給他們看。

山匪隻為求財,一般也不會殺人, 更何況殺官, 古代殺官是大罪, 搶錢官府還可能置之不理,但是如果殺了官,是一定會被搜山討伐通緝的。

夏安然帶著夏多多,一人一鵝一馬穿梭於福州府到永春州之間,居然從來沒有遇到過山匪。

他起初有些疑惑,後來覺得是沈戚打過了招呼,也不曾多想。

實則他不知道,自年初以來,山匪數量已經大幅度下降了。

因為商隊招收力士和護衛,加上如今福建駐軍增加,沒有戰爭的時候,駐軍閒著沒事就去周邊山上尋找一番,逮住山匪就帶回去兌了軍功。

有正規路引和戶籍的山匪紛紛下山去做工了,彆說,這種人還挺多的。

而沒有身份的山匪隻能遠離駐軍所在地,逃到更偏的深山裡頭,或是去了彆的州府。

至於被抓走的山匪,被駐軍打了申請征用他們做了苦勞力,有人命官司的放一邊,案底乾淨的放一邊,二者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後者做完了工抵了罪就被放了,前者……也就是靠這份工多賺些銀子留給家人罷了。

本朝對於人命案子還是非常看重的。

尤其這種為禍鄉裡的。

今年的福州南台港建了高大的土牆來防倭,自開了春福建總督也下令開始建造攻船器械,訓練水軍。

因為海禁的緣故,本朝水軍孱弱,隻能從頭再來,主要以防守為主,等倭船靠近了或是登陸了,再予以攻擊。

畢竟倭寇總是要登島的,登陸之後大家都是陸軍。

在沒有火藥的年代,他們這樣的思維並不算錯,隻是行駛在海上的商船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農曆五月,永春縣陷入了忙碌的收割中。

夏安然全程站在邊上看著他們割稻、打穀、稱量。

這是南方的第一季稻成熟之時,也是在梅雨季前的搶收。

“增了增了!”夏安然聽到稱量的農人欣喜大喊,這塊田正是夏安然放養稻田鴨的所在,當然自從水稻開始灌漿,這些鴨子就被移去了彆的地方,鴨子雖然不吃禾苗,但是會吃穀穗。

夏安然看著農人一個個將裝有穀粒的籃子放上去稱量,邊上的縣丞在那兒記錄,等他算出了畝產之後立刻就有人歡呼了起來。

增產了四成有餘。

在火糞、深耕、稻田鴨的共同努力下,這一畝地增產了近四成。

但是這不是最終答案,因為這是一塊上等田,關鍵還要看總體的產量,一聽到這兒增產,農戶們收割起來更有精神勁了。

等將這一片收割完了,平均增產約三成,其中放養稻田鴨的這一塊基本都達到了四成。

這證明稻田鴨養殖的確可行。

關鍵是,這種養殖方式,除了水稻外還能收獲鴨子,鴨子賣了又是一筆小收入。

作為投入,農戶僅在最初時候投喂了飼料,因為夏安然養殖麵積較大,鴨子較少,所以基本靠著水田內的各種產出,就能養活這些鴨子了。

但是這也是巧合,今年並未爆發畜疫,如果發生了疫,這種養殖的鴨子就很麻煩,因為鴨子是一種無法控製排泄的生物,吃得多拉的也多,如果數量過多的話就比較汙染環境了。

所以夏安然吩咐縣丞一定要將控製養殖數量,這一條作為重點記錄在縣冊裡頭。

有打穀機,這一片水田不過兩三日就被收完,現在稻田被放水曬土,這個時候是小孩兒最歡快的時候,因為水田裡麵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伴生動物,今年雖然養了些鴨子,但是鴨子的捕食範圍有限,它們被圈在了一塊地裡頭,對於田壟中的動物它們是沒有被圈住的,可以通過排水渠遊到彆的田裡。

隻是今年的孩子們多了些競爭對手,夏多多帶著一群鴨子跑到了被解禁的田壟裡,開懷大吃了起來,一時間孩子們的驚呼,鴨子和鵝子的喧鬨聲組成了一曲動人的初夏樂章。

大人們顧不上理會他們,他們要忙著曬穀,還有準備秧苗,他們要趕在梅雨季到來前完成這些事,尤其是插秧,如果梅雨季來了秧苗還沒能立住,就會導致秧苗被衝走或是淹死。

這可完全等不得。

等過了農曆五月末,閩地就徹底進入了雨季。

去年夏安然到閩南的時候,已經是農曆七月,隻經曆了大風大雨

他並沒有經曆梅雨季節。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這時候他就必須要慶幸永春縣的主乾道被鋪了三合土做地,否則在這樣的氣候下,走幾步鞋子就要濕透了。

現在用的鞋子還是千層底,在沒有橡膠的時代,這裡的鞋底都是用布料一層層疊起來的,耐穿,但是不防水,一不當心踩到了水坑裡,鞋子很快就會報廢,但是聰敏的閩南人在這個季節穿的都是草鞋,雖然也不防水,但是乾得快啊。

夏安然很快也換上了草鞋和夏衣,隻是這樣的天氣夏多多卻很喜歡,這幾日一直在外頭捉著稻田裡頭的魚加餐,他現在儼然成了小鴨子們的老大,它搶食時候,沒有鴨子敢和它大聲的。

當然夏多多也是很照顧小弟們的,它嘗嘗會從小弟們被圈住的地方外叼些吃食回來投喂它們。

梅雨帶來了熱量和降水,但是同時減少了光照。

這個時間段的秧苗容易徒長,且高溫高濕的環境也容易是的秧苗生出細菌性疾病。

而且對於稻田來說,高水位並不利於水稻分蘖。

分蘖就是水稻多產的關鍵,理論來說,水稻的分蘖是無限分蘖,據說最高紀錄是1粒水稻種子分出一百多個蘖,最後形成了一百多個稻穗。

於是夏安然發動農民們開田壟放水,隻是這個時候放水勢必會帶走水中的營養成分,如果是現代的話就要補肥了,但是在高溫環境下夏安然有些不太敢加重肥,就怕萬一有肥料沒有發酵完全,等到了地裡又要二次發酵。

不過還好在於之前他囑咐農人準備了些大骨。

骨頭熬煮後碾碎所做的骨粉,含磷量高,雖然直接作用於作物不利於吸收,但是骨粉作用於酸性土壤的時候起效會加快。

而很巧合的是,永春縣基本都是酸性土。

等到梅雨季快要過去的時候,夏安然索性讓農人把田壟裡的水全部排完,頂著雨就在泥地裡挖出幾排道子,每隔幾步埋入一點骨粉。

磷肥可促進植物根係生長,而根係生長開,所能吸收到的營養成分增加,自然就能使稻穗增多。

今年的梅雨季斷斷續續持續了近半個月時間,直到六月初才算出梅,等太陽一出來,夏安然就趕緊組織農人引水洗苗。

有村人不解,剛剛過了雨季,稻田裡的秧苗都吃飽了水,為何還要他們去澆水?以前從來沒有這麼乾的。

於是夏安然帶著這些人跑到了稻田,指給他們看了葉子上的泥水點,這些泥水有的是因為水田水位上漲後碰到的,也有是濺上去的,無論哪一種,都不能留在葉子上。

泥水乾透後會在葉子上遮擋氣孔,有礙稻苗的呼吸,而且泥水中生物複雜,含有很有的病菌。

這裡沒有消毒殺菌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乘著稻苗還沒有被影響到,乾淨用水衝洗乾淨。

這一套說法聞所未聞,老農聽他講了感覺有些道理,但是引水衝洗稻苗並不是一個小工程,如今雨剛停,水田裡的水還十分渾濁,如果要衝洗就得去水井打水。

諸多農人都有些猶豫,最後還是一有經驗的老農啪嗒啪嗒抽了幾口旱煙之後說道“縣令大人所說的的確有道理,我仔細想了想,每次雨過了之後,都會有些苗被糟蹋。之前還覺得是悶壞了……現在想想,的確都是一些比較靠外的稻苗。”

他這樣一說,就是要支持夏安然的意思了。

最後大家還是普遍決定衝一個試試,畢竟他們這水田不多,衝一衝也就是多扛幾次水的事,現在有獨輪車,有三合土路,運水過來還是比較方便的。

夏安然輕舒一口氣,接著看著大家挖開田壟排水,又引水衝稻,又重新埋肥。

忙的滿身大汗。

然後就在這時,他得到了消息,倭寇來犯了。

今年的倭寇可能是因為去年並未能討得好,也可能是因為沒能搶到能夠過冬的糧草,或者亦是為了打閩軍一個措手不及,居然提前來劫掠。

一開始閩軍並未察覺,因為倭寇實行的政策是先在外海搶商船,然後再駕駛商船返航,還特地選了個較多船舶入港的時候,裝模作樣的排著隊,並且還以各種理由謙讓彆的船家,以至於排在了較後的位置,等到快日落了才進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