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春聽到了這句話,笑著道:“李山同誌您願意去我們研究院任職實在很讓我們高興,而您問的東西自然是可以說的。”然後他就把自己這邊收到的消息細細地跟李山講述了一遍,告訴李山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而李山聽完也知道了省城的電力科學研究院為什麼要讓他去任職的原因了。
火電廠在經過設備改造之後,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這個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在李山從火電廠離開之後的半年裡,因為效率的提高,火電廠較之以往的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發電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省下的燃料煤炭可不止百分之二十。
要知道作為省城的一國營大廠,火電廠一年的經濟效益是可以以億做單位的,經此改革而帶來的增益實在不容小覷,在省政府相關經濟部門人員瀏覽火電廠那邊的文件的時候,才發現那邊突然新增的巨大經濟效益,之後就迅速展開了問詢調查。
雖然之前火電廠在改革的時候是向上級部門報備過的,可是那個時候上級部門在經過審查批準了之後,也沒想到居然能產生這麼大的經濟效益啊,這次報表一看,實在是不得不令人震驚。
要知道他們J省整個省一年所有地區經濟生產總值加起來還不到八十億元,工業增加值也才四十億元不到,可這次火電廠一改革,新增的效益再來幾月居然都要有一億元了,看到這個數據,能不讓大家咂舌嗎?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相關部門把經濟報表仔細核對之後就立馬成立了調查小組去火電廠那邊調查,然後就得知火電廠在半年多前曾經進行過一次改革,按照一位李山同誌提供的圖紙進行改造,然後廠裡的經濟效益便騰飛了。
省城裡也是有科研部門的,電力科學研究院正是研究這些的,調查小組立刻把從火電廠帶來的圖紙送過去,而那邊機械研究院很快便就給出了結論,通過火電廠這半年來增加的經濟效益來看,這份圖紙的價值巨大。
而且目前世界上火電廠發電效率最高也不到百分之四十,他們省城的這座火電廠通過這份圖紙改造一應機械設備之後,效率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六十,這是所有科研人員都不敢想的。而給出這份圖紙的人一定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的能力很有可能在他們研究院眾人之上,不,是一定在他們的能力之上。
將火電廠效率提高百分之二十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卻是仿佛天方夜譚一般,畢竟假如此舉那麼簡單,整個世界就不會所有國家發電廠目前技術水平所達到的最高效率都沒超過百分之四十了。
弄清楚這個之後,電力科學研究院立刻像省裡建議把這個人才吸收過來,不能讓人流落在外了,這麼一個人才要是不好好珍惜著,那可真是暴殄天物了,甚至對整個國家都是損失。
今天李山同誌他能靠著一份改造火電廠的圖紙將火電廠的產值提高將近一億元,明天他說不定就能拿出更加利國利民的研究來,至少此刻不管怎麼樣這位李山的同誌的能力都是不容忽視的,就算以後他這一輩子隻能再研究出一樣東西來,他們將他吸納到研究院裡都是值得的。
而省政府領導收到研究院送來的這份報告後,也當機立斷地就拍板同意了下來,他們省城現在的確是缺人才缺的不行,秉著寧肯“錯抓”三千,不可放過一個人才的原則,省政府的領導立馬派人去跟火電廠那邊接洽,了解這位李山同誌的情況,然後看看怎麼把人帶到省城來。
在知道這位李山同誌的媳婦是知青,而自己是農村戶口的情況之後,領導直接吩咐下麵的說隻要這位同誌願意到研究院就職,戶口糧食關係都不是問題,妻子孩子也都能給他轉到省城來。
又因為火電廠的王本同誌便是上次去接李山的那個人,對他的情況比較熟悉,所以省城那邊的人便帶著火電廠的王本一起去找李山同誌商談去研究院就職的事情。
現在李山既然已經把所有的事情就搞清楚了,便對那位省城來的曲春同誌說道:“剛剛便說了,我是願意去省城研究院就職,為咱們省城做出更多貢獻的,隻是搬去省城也不是小事,去了省城之後就是長久住下,而不像之前一樣是去暫住一月兩月。
所以這件事還得從長計議,至少我還得花費一點時間把家裡這邊的事情全都安排好了,跟爹娘商量一番才能動身。所以不知道省城研究院那邊急不急,可否讓我耽誤一些時間?”
曲春同誌得到了李山的肯定答複,任務終於算是完成了,這會兒聽到這話後也是笑著道:“這個是當然了,說大了李山同誌您去省城也算是背井離鄉,我們這邊肯定是要給您一段時間把這邊的事情處理清楚再走的。您不要著急,我們這邊按照您的時間來就行。”
曲春在來之前可是被上麵領導再三叮囑的,如果這位人才願意去他們省城研究院,提的要求隻要不過分他們這邊都可以滿足,如今這位李山同誌一點要求沒提,什麼都沒要,異常省心,現在僅僅是想要多待一段時間處理家裡這邊的事情,他怎麼可能會拒絕呢?
因為上麵給他的時間很寬裕,他完全可以去縣上找個招待所住著,等著李山同誌這邊一切都弄好之後,再陪著李山同誌一起出發回省城。除此之外,曲春還要去幫忙把李山同誌一家的戶口和糧食關係調轉手續辦好,這些都是上頭許給李山同誌去省城就職的條件。
而在辦手續的時候,曲春看到這位李山同誌的個人信息實在是不得不感歎,果然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人才就是人才。人家這位李山同誌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雖然隻上完了小學,但是在這之後卻並未放棄學習,在結婚後靠著自學當上了生產隊的拖拉機手,然後沒幾年又進了農機站,成了技術首屈一指的技術員,而現在更是靠著一份研究出來的圖紙被省城領導看中,實在是不得不讓人佩服。
他更不會因為李山同誌的農村出身而對李山同誌怠慢,畢竟能做到這番成就的,這位李山同誌的出身又有什麼重要的呢?說不定過不了十年,人家就成了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大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