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妤和樂婉對視一眼,樂婉苦笑,“讓你看笑話了,她就是這樣,從來不肯饒人。”樂妤不得不安慰她,“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子過得怎麼樣現在說還為時尚早。我們姐妹裡頭,日後過得最舒心的說不定還是你呢。”
她說這話並非全是安慰,襄陽郡王府和程王府都是家大業大,人事複雜,包括袁家也都房頭叢立,人心各異,在這些大家族中生活的確未必比李家舒心。李家沒有妾室,沒有庶子,自然少了很多爭端。李太太對妾室深惡痛絕,日後必不會給李公子多多納妾,隻要樂婉安心經營,以她的聰慧,不難將日子過好。
這些樂婉也是明白的,被樂妤這一說,心裡也舒服了許多,目光落在恭謹告退的李公子身上,笑了笑道:“還不知道人家瞧不瞧得上我呢。”
李公子到底已經及冠,請了安自然不會久留,等他出去了,顧氏才恍若無意地問道:”令郎才學過人,又俊朗不凡,想必媒人把李家的門都快踏破了吧?”
李太太心念疾轉,口中卻笑道:”若說是,那是在夫人麵前賣弄了,貴府上幾位小姐都是花容月貌端莊賢淑,想來貴府才是當真直欲換門檻呢.”
輕輕巧巧幾句笑話便岔開了話題,顧氏笑了笑道:”想咱們這些做父母的,一輩子還不都是為了孩子們操心,這婚姻大事關係重大,自然是要慎重再慎重的.令郎明年便可春試,到時候一舉得魁,鯉魚跳龍門,你就等著享福吧.”
李太太應景地笑了幾聲,”那就承夫人吉言了.”
李公子既去,樂妤姐妹便重新轉了出來坐下,顧氏微微顰眉:”你們大姐姐哪裡去了?”如今她對樂嫻的警惕與日俱增,見她不在便有些不安.
樂妤在外人麵前表現得十分溫婉,”大姐姐有些不舒服,便從側門出去了,說想在後麵廂房躺躺,錦書跟過去伺候了.”
顧氏點點頭,”那也罷了.”
李太太目光閃了閃,盯著樂婉看了幾眼笑道:”貴府大姑娘和郡主都已有了人家,三姑娘隻怕也已經許人了吧?”
顧氏一見暗讚李太太心思通透,拉過紅了臉的樂婉,配合著笑道:”還不曾呢,我們老爺對孩子們的婚事都格外看重,尤其是幾個女兒,他常說這女孩兒家,在家裡千嬌萬寵,最後嫁了人成了彆人家的媳婦,這苦樂也就由不得爹娘了,所以這婚事就應該格外慎重,免得因為自己走眼而害了女兒.婉兒是幾個丫頭裡最溫婉沉靜的,卻又十分聰慧,不怕李太太笑話,雖不是我生的,我卻最是疼她,少不得要仔細挑挑.”
她這一番話就連樂妤都暗讚,說的真是綿裡藏針不卑不亢,好極了!本來兒女親事女方就應該更矜持一些,這次是蕭家看中了李公子,主動試探攀談,若太主動難免令李太太看輕了樂婉,這樣的態度卻正好.
果然李太太微愣,也借著拉過樂婉的手掩飾尷尬,”那是那是,四姑娘溫柔靜默,我一見便知是個好姑娘,難怪夫人舍不得.我們家也是,隻得了夢凡一個,看見彆人家有姑娘當真是羨慕得不得了.這輩子是沒指望了,也隻能日後有了兒媳婦,彌補彌補沒女兒的遺憾了.”
短短幾句話足見李太太的八麵玲瓏,但她說得誠懇,顧氏也為之動容,卻是十分欣賞她的聰明和知分寸,兩人相見恨晚,竟說得越發投機,還約定了過幾日去李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