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天前, 德國巴伐利亞市,慕尼黑大學實驗物理係教授辦公室。
從事量子光學研究,在激光領域作出莫大貢獻的德國物理學家, 特奧多爾?亨施在午休時期接到一通來自《自然》審稿編輯的催稿電話, 不由皺眉,敷衍兩句保證會看最新郵件就迫不及待的掛斷電話。
然後拿出最新一期物理快報繼續看。
大概十分鐘後便將物理快報完畢, 亨施歎氣, 最近實在沒什麼特彆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處於無所事事狀態中的亨施偶然瞥見麵前的電腦郵箱不停閃爍,不斷提示他有新的郵件信息需要查看――事實上他每個星期都會定期查看郵件, 而距離下次查收郵件還有兩天。
那麼, 兩天後再說吧!
本想繼續無視郵件提示的亨施教授, 想起《自然》的審稿編輯連續三天定時打電話催促他趕快查收審閱稿件,但是一直被他含糊混過去的事。
他從前也被《自然》的審稿編輯催過, 不過很少見審稿編輯急成這樣, 三天不停歇的狂催!
當下又對郵箱裡的論文升起好奇心,反正現在剛好有時間,那就看一看。
如果實在沒意思, 直接打回去就行。
亨施如是想著, 打開了郵件箱,一見論文竟和艾瓦級超短激光脈衝的研究方向有關, 眉頭不由皺得更緊, 因審稿編輯的狂催而升起的好奇和熱情瞬間澆滅大半。
剩下還有一半是因為他看到通訊作者和二作作者都是張群芳。
他曾和張群芳有過交流, 也曾讀過他的論文,深感其學識淵博、與其科研成果的奧妙無窮。
至於一作……
“SHENG MING AN?”
不認識。完全不認識。
他是張的學生?
亨施耐著性子開始看這篇論文,然而他已經在心裡自動替這篇文章蓋上‘PASS’的紅色印章。
原因無他, 正是根據全球激光裝置研究進程的形勢判斷,艾瓦級超短激光裝置目前根本沒人能製造出來!
哪怕隻是一個全新方案!哪怕隻是一個激光裝置的建模!
全球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攻破1PW超短激光裝置, 即使科技強大如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等,最新方案也隻是展望未來十五年內完成200PW激光裝置。
而這篇論文方案的激光脈衝是多少?
1000PW!
等於說全球各國還處於騎自行車、準備製造汽車的階段,已經有人造出最先進的戰鬥飛機!
不是很可笑嗎?
難道不是異想天開的想法嗎?
雖然物理有時候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它更需要嚴謹的論證。
SHENG MING AN?
希望他的論文不會像民科學者那樣充滿天方夜譚一樣的想法,但願張看學生的目光就像他麵對物理時那樣周密謹慎。
希望錯誤彆太多。
而且他很忙。
不僅要帶慕尼黑大學的學生,還得主持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量子光學研究所。
除此之外,他手裡還積攢著幾個不同的研究方向。
如果這篇論文浪費他的時間,他必定會用最嚴厲的詞彙反饋回去!
帶著這樣挑剔的心情,亨施看完了摘要、正式進入正題。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辦公室裡的同事們陸陸續續回來上班。
代表著午休時間結束的鈴聲響起,整個慕尼黑大學如滾水燒開徹底沸騰。
但這份活力沒有感染到亨施,他還沉浸在盛明安的論文裡,保持著一個正襟危坐的姿勢。
但見他雙眉緊皺、唇角抿得死緊,麵孔變得極為嚴厲,連目光都透著尖刀一樣的銳利,仿佛調動了全身的精力、準備全力以赴去打一場極為艱難的戰爭。
而這場戰爭值得他嚴陣以待!
旁邊的同事見狀,不由產生好奇心,剛湊過去想看個究竟,卻見亨施猛地站起、關閉電腦並抱起外套和帽子並語速飛快的叮囑。
“告訴我的助理,取消下午的課程!我去一趟實驗室,就算是火警通知我房子著火了也不必找我!”
說完,亨施匆忙跑出門。
留下同事作了個撞拳的動作驚歎:“看來亨施教授又有了新的靈感!”
……
慕尼黑大學物理實驗室。
經過整整十三個小時的反複驗證,最終建模結果都如盛明安論文預言的那樣!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錯誤,流暢得不可思議!
每個步驟都仿佛精心測量、反複實驗之後才將最完美的方案呈現出來!
而論文格式基本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老練――也許是作為老油條的導師修改過,但署名一作那就說明方案至少百分之九十九屬於盛明安獨立完成!
隻有獨立完成度高到99%,才會讓導師甘心讓出一作的位置。
這個盛明安應該還是個年輕的學者,能獨立完成這麼大一個研究方向簡直是――
“天才。”亨施長籲一口氣,感歎道。
幾天後,他回複《自然》的審稿編輯,不僅毫無修改的通過,甚至給予遠遠超過審稿編輯預期的溢美之詞。
誰都知道德國人性格嚴肅拘謹,很少誇讚他人,尤其是在他們擅長的物理領域,更不可能看到他們對他人的褒揚。
但如果能夠獲得他們熱情洋溢的讚美,那必然是因為足夠出色,出色到征服他們並贏得他們真誠的敬佩。
審稿編輯幾乎能夠想象這篇論文以及來自亨施誠懇坦直的肯定將會在物理領域掀起多麼大的風浪,不僅因為艾瓦級超短激光脈衝的突破,還因為特奧多爾?亨施帶出榮獲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生、同時他本人也是200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的榮光和他褒揚讚美帶來的榮光,必然使這篇論文的作者揚名物理界!
***
五十多天後的這日,英國倫敦,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旗下自然出版集團。
在聽完審稿編輯的推薦理由後,期刊《自然》的總編決定查看那篇來自華國不知名物理學者的論文。
“亨施極力讚美和推薦的論文嗎?”
大概三個小時後,她親自打電話通知出版社在最新一期《自然》周刊裡插隊一篇論文,以至於原本應該在下周才出版的‘艾瓦級超短激光脈衝方案’提前到這周。
出刊時間恰好就是倫敦時間的第二天早上八點。
即,十三個小時之後。
***
同一時刻不同時間,與英國有五個小時時差的美國。
某大學宿舍內。
樸英澤在油管最新發布:【推翻UA光學院兩名博士的華國‘天才’An,竟然是一個剛滿十八歲的‘高中生’!這就是實錘了吧!】
同時將他棒國粉絲翻-牆進華國各大論壇裡截下來的圖片發在了油管上,圖片裡一片唉聲歎氣、怨聲載道,連他們華國人都確定一個接觸光學不到兩個月的高中生絕對不可能推翻UA光學博士。
懂中文的棒子網民和他國網民在每張截圖底下作英文翻譯,廣而告之,連棒國內【華國學術造假踩美帝】的熱搜都迅速安排。
評論裡毫無意外都是嘲諷華國人。
樸英澤覺得這事穩了。
於是他連夜製作視頻分析金德民那個視頻裡的盛明安在哪個節點表情僵硬、動作不自然,雖然他戴著口罩根本看不到表情,但全球網友已經先入為主‘此人學術造假’的觀念,自然覺得樸英澤分析正確。
【據了解,兩名UA博士前一天就在LRs虛擬課堂公開研究成果,直到第二天重開課堂,中間出現十幾個小時的空白期。】
【華國人利用這段時間推翻兩名UA博士的研究成果,之後在鏡頭前‘表演’了解決一係列難題的一幕。試問,連UA博士們都解決不了的科研難題,竟然被華國一個高中生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
【鏡頭甚至沒有掃到他做題的過程,現在的我們和當時課堂裡的全球物理學者們一樣,我們隻看到他低頭計算的‘表演’!】
【我們被欺騙了!】
【盛明安學術造假!】
【華國人學術造假!】
外網的熱詞搜索裡,某些彆有用心的人故意將盛明安三個字的拚音已經跟華國、學術造假這兩個詞條綁定,不停刷廣場、鋪詞條,增加詞條捆綁幾率。
如果不就此事作出澄清或儘快壓下這可怕的輿論風浪,油管從此以後,‘盛明安’、‘華國’和‘學術造假’三個詞就會永遠綁定,無法解鎖。
該詞條上廣場這一消息傳回牆-內,各個交流平台的網友們當時就有些懵,隨後反應過來,深感其用心險惡。
當下顧不了其他難聽的話,眾網友紛紛借□□翻-牆,齊心協力刷下‘華國’、‘盛明安’和‘學術造假’的捆綁詞條!
一方竭力捆綁詞條,另一方試圖解鎖詞條,戰況堪稱激烈。
***
帝都朝陽區某條大街一棟環境清幽的普通大樓,樓裡燈火通明。
某間辦公室裡,華國外交人員正密切關注外網此時的學術輿論。
這場學術造假風波一開始隻是兩個視頻油管主的擂台賽,誰都沒料到竟然會演變成聲勢浩大的輿論戰。
時間再早一點,上麵的領導發話務必控製外網的輿論,因此外交人員直忙到深夜還沒離開。
西方各國一向致力於抹黑華國,他們一邊封鎖華國科技、一邊不停汙蔑華國‘偷竊’他國科技。
如今好不容易有個‘確鑿’的‘學術造假’的汙點話題可以大做文章,外交人員幾乎能想象第二天的西方媒體會如何狂歡性地報道這件事。
“油管目前的言論形勢很嚴峻,於國不利。”
“華國很多新老賬號在此次發聲中被封號,原因是被舉報,或被冠上莫須有的理由屏蔽,應該是受到針對性的封號。”
“表麵是棒子國衝鋒陷陣,背後攪渾水的勢力不少。”
“今天是華國某個青年學者學術造假,明天就會變成全華國學者學術造假。這個輿論必須控住!”
“我來說句話,雖然現在的輿論風向不利於我們,但事實真相其實還沒有出來。”副部長助理,鄧助理開口。
“你是說,”另一名外交人員說道:“那個叫盛明安的小同學沒有學術造假?但他還是個高二學生,就算前段時間改進了一個雷達算法……正因此,全網都知道他什麼時候轉去光學學科!視頻是幾個月前的,那時候盛明安才接觸光學不到兩個月吧。”
“兩個月的初學者和六-七年的博士生對比,還虐了人家一把,不怪人家質疑。”
鄧助理:“也許視頻裡的‘An’不是盛明安,也許……總而言之,學術造假這事還是必須先弄清楚,我們才能握住話語權。”
話音剛落,一通來自華科院的電話打來。
鄧助理鄧神色有些凝重的接起電話,緊接著表情變得驚訝,隨後是輕鬆、還流露出一絲笑意:“您放心。我們知道怎麼做。”
說完掛斷電話,放下話筒,他抬頭環顧一圈眼巴巴盼著他給個好消息的同事們,想起剛才聽到的消息,心情是又震驚又激動,好在乾他們這行都習慣喜怒不形於色,不至於表現失態。
他咳了咳,語氣輕快的說:“事情解決了。”
同事們目光明亮,等待他說出事情到底怎麼解決的。
“經過華科院和張群芳院士的確認,在LRs虛擬課堂推翻兩名UA光學博士的激光脈衝方案並解決其中一些專業性問題的‘安’,確實是我們剛入門不到兩個月的盛明安同學!”鄧助理沒忍住,笑意還是泄出來:“沒有學術造假!盛明安同學將當日解決的光學分科裡的專業性問題寫成一篇論文,已經在前兩天的《物理評論快報》出版!”
畢竟不是物理領域,提起《物理評論快報》還是陌生了點。
當下有人百度了一下,驚得倒吸一口涼氣:“厲害!過了年,盛明安同學才十八歲吧?”
“不得了啊!”
“各位,”鄧助理喜歡說話大喘氣:“我話還沒說完。”
其他人抬頭看他,心想還能說什麼?有這物理領域裡的頂級期刊一作,足夠發出聲明打臉外網的汙蔑輿論了!
鄧助理字正腔圓、一字一句慢慢說:“就在一個多月前,也就是除夕的前兩天,申市光機所根據盛明安小同學提供的方案成功製造出1000拍瓦級超短激光脈衝建模。這意味著華國將比西方各國更快一步建設完成一千拍瓦級超短激光脈衝。”
“而盛明安小同學整理該方案寫成論文,已經被《自然》過稿,正在等待出版。”
“……”諸位同事們沉默。
有人麻木的說:“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根本不用管外網的輿論,隻要等明天天亮,在油管賬號祝賀一下我們的盛明安同學的成績就好了。”
鄧助理點頭並說:“這是件普通的小事,大家不必用過於謹慎的態度去對待它,就用普普通通的措辭說出來就行。”
普通的小事……
普普通通的措辭……
這時候越是普通的語氣、平淡的態度,就越是氣人怎麼辦?
可是他們一想到那群躲在背後抹黑華國的人被氣得肝疼,這種快樂的感覺又是怎麼回事?
外交大樓裡的燈火如白晝,裡麵的外交人員又度過了平凡而充實的一個晚上。
***
帝都時間上午八點,距離最新一期《自然》周刊出刊時間還差七個小時。
西半球正處於夜晚,而東半球的朝陽冉冉升起。
津大。
趙達直接踹開門衝進宿舍,宿舍裡的兄弟們難得沒肝遊而是不約而同翻-牆跟外網的傻逼對線,運用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化親切問候對方的父母。
門被踹開,沒人鳥趙達。
“老狗們,我有個好消息!”
“老二彆吵吵,我現在肝火旺盛!”
“五臟六腑全他媽是三味真火!我弄死對麵這孫子!”
“我贈他後院枇杷三百棵!”
“艸!學術造假學你媽個頭!沒文化的死棒子,翻來覆去就會這一句!”
“彆跟他們扯這個,儘量往‘三姓家奴’的話題轉移。打蛇打七寸,殺棒子就必須一刀落地,片血不沾。”
趙達:“……”
看來死棒子這回真惹火不少華國人,連他宿舍裡這三隻快升天成佛的老狗都能被刺激得渾身熱血,默契地爬起來誓死戰鬥到底。
他回想一路走來,每一層的宿舍門都大開,幾乎每個宿舍裡都有人趴伏在電腦前劈裡啪啦的打字,看那恨不得扛起意大利-炮的架勢和時不時罵兩句‘孽子不孝’就差不多能猜出他們通宵達旦在乾嘛。
他又想到這兩天的朋友圈和專業總群基本都在求梯-子,情緒不自覺被感染,一時間心潮澎湃,改變主意暫時不說盛明安發表論文被頂級期刊出版的事。
先抑後揚嘛。
現在有多憤怒和失望,等真相曝出來,興奮和驚喜才會加倍。
趙達嘿嘿笑,絕不承認他是犯了惡趣味。
***
化妝間有人在討論爆上熱搜的‘學術造假’事件,黎驕麵無表情的聽完,從角落裡走出來沉思片刻,唇角慢慢上揚,模樣看上去更加陽光燦爛。
外麵有記者就這件事詢問他:“盛明安是你的堂兄,你知道他被外網黑‘學術造假’的事嗎?”
黎驕微笑:“我不關注外網的事,不清楚啊。不過明安堂兄很聰明,他一個人就能改進新的乾涉雷達算法,所以我相信他。”
記者一聽,眼睛就亮了。
回頭把視頻剪輯一下再加點誘導性詞語放上圍脖,有了黎驕的熱量加持,他的采訪視頻很快爆上熱搜。
采訪視頻中,黎驕的回答表麵看似中規中矩,但先強調自己不關注外網,又暗示盛明安擅長雷達工程而不是光學。
現在外網質疑、國內網友自覺沒底氣,正是因為盛明安在雷達工程和光學專業這兩個幾乎沒聯係的學科之間橫跳。
――而他還是個入門新生。
采訪視頻一上熱搜,又掀罵戰,不過範圍隻在粉圈內,因為圈外路人懶得給眼神,全都跑去罵棒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