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飯,大家繼續朝下麵走,還有幾人相互抬著清水下去。
走了兩三裡路就是通往沙灘的那條懸崖小路,一直順著這條小路走下去,大家都相互幫忙,周玉蘭走在前麵後麵還拖著兩個,你拖我,我拖她,都是這樣的。
“啊啊,好美啊!”章燕脫掉鞋子,走在細軟的沙灘上,典型的文藝青年範,幾個男知青也有樣學樣,跟在後麵,一群文藝青年。周玉蘭這樣曆經滄桑的人,不會有這麼文藝的舉動。
在他們欣賞美景的時候,後麵的人已經開始搭帳篷,幸好有周玉蘭帶來的帳篷,要不很多人不習慣,他們不是職業獵人。不怎麼習慣野外住宿。
大家開始歸置東西,周玉蘭背著網,一個人爬上一塊礁石,朝前麵的礁石走過去。直到最前麵,她才停下,從水晶宮裡麵引出來大約小杯子一杯的帶有靈氣的海水,到礁石下麵的海中,她走到礁石最低的地方,和海水就不到半尺的距離,等了大約半個小時,周圍的魚類開始暴動,朝有靈氣的地方湧動過來。
一網下去,真是滿網,周玉蘭朝周二哥大聲喊,“來人啊,帶東西過來幫忙。”
這時候海麵風平浪靜,遠處的人也能隱約聽到她的呼喊,周誌東趕緊帶著買來的大漁簍過去,“過來一些人,帶著魚簍,快點,蘭蘭估計是打到魚。”
周二哥拿著魚簍緊隨其後,後麵也跟隨過來不少人。
“哇哦,好多啊。”
好多種海魚,交代他們把小的放回去大海,以後還要繼續捕撈,總不能竭澤而漁。
之後幾網就沒有那麼多,但是有不少,把魚簍裝上不少浸泡在海水中,繩子掛在礁石上。離開之前才能解下來。
中午的菜有了,周誌東和周誌揚對看一眼,早知道收獲這麼豐富,就該讓生產隊的男人都來的。周誌東心中已經開始規劃,回去以後就要組織村裡的男人開始修路,修一條通往這裡的路,還有下來沙灘的這段路得好好修修。
不過看的出來,這些扶手是蘭之前安上去的。還有明年在這裡搭幾間木屋,以後就不用再帶帳篷過來。還有儲存清水的東西都要備齊,什麼灶台這些都要有,真是操心,一想事情還真多。
一天下了幾網,周玉蘭就不再下,也忽悠他們不再下。地方這麼小,一天下這麼多網,是傻子也要懷疑。
晚上除了做飯乾活的都是男人,撿柴,去山上抬水都是他們,周玉蘭也不打獵,可不能慣著他們,免得以後慣成習慣,以為自己就是應該做這些的。以後自己不做了,就不應該。他們肯定會說三道四,她不願意這樣。
躺在帳篷裡麵章燕感慨的說 :“玉蘭,我真的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打漁,還是海邊,看著那麼些魚,我覺得即使滿身腥臭味,也覺得很值得。想到這些都是自己親自參與的,就很能自豪。我下次要寫信回去告訴我爸媽,讓他們知道我的改變,還有我有你和他們這麼好的朋友在身邊。”
“以後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既來之則安之,彆想太多。”
“嗯,會越來越好的。”
接下來兩天都是這樣,沒有船,就隻能在附近下網,周玉春和章燕是把附近都參觀了一個遍。
周誌東每天都會到礁石那邊看看裝魚裝海鮮的魚簍。每看一次他都會一個樂一會兒,有時候還拉著周誌揚樂,兩人就像看到巨額財富一樣。
“誌揚,你說以後還會有這麼多的魚獲嗎?”
“不知道,你看看我們後麵下的網,就沒有開始那麼多了。這裡也隻能當一個副業,不要過度捕撈,反正我們村有地有田,不靠這個生存。比那些靠海沒有多少田地的生產隊要好過很多。”
“也是,我有點本末倒置了點。”周誌東是被這些海鮮晃花了心思。
“那倒不是,誌東哥你注意是太想給咱生產隊增加收入,想著讓大家生活更好一些,難免有點偏頗。”
也是堂兄弟,隻是沒有周誌東和周玉蘭家那麼親,隔了兩代。又在一起共事,感情還是不錯的。
兄弟倆站在礁石上,頗有指點江/山的感覺。等到他們下來的時候,午飯已經做好,為了海鮮更加新鮮,打算明天天不亮就起來收拾,趕路回去,都要挑著東西,背著東西,都是比來之前還要負重前行。肯定比之前還要走的慢些,為了早點下山,大家都要早點趕路。
晚上吃飯的時候,每個人都輪流過來向周玉蘭道謝,一些輩分比周玉蘭長的還有一些年齡比她大很多結婚的都是直呼她小名。“蘭蘭謝謝你。”
簡單質樸的話語,飽含著感激,他們沒有多麼花俏的語言,周玉蘭所做的事情,能讓他們改善生活,以後還能增加收入。幾十年後,他們依然沒有對外開放這片沙灘,這裡伴隨他們走過艱難的歲月。很多人發現這裡以後,都想來這裡遊玩,可是三合村的村民不讓。
作者有話要說: 有小天使說要多寫年代文,山山寫了幾個了,不確定要不要寫,小天使們喜歡不喜歡的可以留言評論,期待的人多就寫,期待的人少就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