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繅絲其實是一個非常‘殘忍’的過程。
它需要將‘上山’的蠶寶寶放到水中去煮,然後破開蠶繭,摘掉其中的蠶蛹,最後得到包裹住蠶蛹的一團‘蠶繭’。這一團蠶繭就是蠶絲,還需要專門的人將其繅絲,方便紡織用。
養蠶是春夏兩季的事情,秋冬沒有桑葉,自然也就養不了蠶——這一點很好理解,但這樣問題就來了。古代那些紡織作坊,難道秋冬就歇業了,機器放在那兒不管,織娘們也放她們回去,等到來年養蠶繅絲了再來?
這顯然是不能夠的!
或者是趁著春夏時大量取繭,等到過了季節,再用之前得到的蠶繭繅絲織綢?
這聽起來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法,但實際過程中就會發現行不通。各地的桑蠶吐絲結繭就集中在那幾天,而結繭之後需要有經驗的蠶娘照看,想要得到優質的蠶絲,取繭的時間卡的是很死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
而就算不要最優質的蠶絲,隻求得到普通的蠶絲,也有時間限製...幾天之後蠶寶寶就要‘變成蝴蝶飛走了’!到時蠶繭就徹底不能用了。
所以摘蠶繭注定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工作。
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完成取繭的工作!這有點兒類似於大家都知道經濟作物,比如說染色用的紅花靛青很值錢,但誰也無法將自家的地全種上這些經濟作物。除了一些經濟作物本身不適合連續耕種,十分耗費水肥外,最重要的就是經濟作物在幾個關鍵期需要大量人手!
相比起來,糧食作物的耕種要‘粗放’的多!
所以,曆史上為了解決摘蠶繭時間有限,但一年到頭都對蠶絲有需求這一矛盾,一般都選擇延長蠶繭的保存時間。
漢代采用的是陰攤和暴曬兩種辦法,這兩種辦法延長保存的時間有限,可能就是多幾天而已,同時對蠶絲品質的損害卻很大。在曆史上使用這兩種辦法,純粹是不得已!由此可見,絲織業對保存蠶繭有著怎樣的需求!
技術在進步,此時流行的是鹽醃法。一般是以鹽醃蠶繭,密封甕藏於地下。蠶蛹死在了蠶繭中,同時又不會汙染蠶繭,而且還保證了蠶繭始終如新,使用的
時候和鮮蠶繭沒有什麼兩樣。
不過鹽醃法的缺點也很多,操作繁瑣、失敗之後損失很大、成本高...十斤蠶繭要二兩鹽,看著不多,實際上積少成多就是一個大數字了。事實上,在後來的一些封建王朝,確實出現了專門的‘繭鹽’。
是朝廷為了官方的紡織機構保存蠶繭,專門向鹽場征收的鹽!
鹽醃法相比原始的陰攤、暴曬進步了很多,但本身的缺陷依舊非常明顯,所以後來鹽醃法被蒸繭法取代,蒸繭法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細節很多。不過最主體的工藝確實是是顧名思義,在一個‘蒸’字。利用蒸法將蠶殺死,然後再進行乾燥處理、保存。
至於說烘繭法,隻比蒸繭法晚一點兒,很長時間和蒸繭法並存,但相對來說更先進(古代信息傳播很慢,先進的生產方法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推廣到全國。如果還有一些人特意保密,以做家傳手藝,這個過程會更加漫長)。
烘繭法相比蒸繭法更不需要在意天氣,蒸繭法必須乾燥處理,而這是很考驗天時的,而烘繭法就不用乾燥了(‘烘繭’本身就是一種乾燥)。
直到養蠶繅絲進入到工業時代,烘繭法才被取代,但在一些家庭式的生產中依舊非常常見——而且烘繭法也不是被取代了,因為工業時代這一道工序的本質還是烘繭,隻不過烘繭由烘繭灶變成了更好用、更有效率的機器而已。
有了烘繭法,許盈就可以讓人可著勁兒養蠶了!到時候不用擔心處理不及。鮮蠶繭經由烘繭灶變成可儲存的狀態並不需要多少人手,成本也不高。
現在製約東塘莊園紡織規模的,由鮮蠶繭處理效率,變成了養蠶規模。
許盈之前沒有把烘繭法拿出來,因為一來東塘莊園養蠶繅絲就那麼多,也沒有必要用烘繭法。二來,許盈手中有的是可以獲利的現代知識,選哪個去做不是做?許盈根本沒有理由非要把絲織業拎出來。
這一次之所以拿出烘繭法,也是因為四百畝桑林在手,他若不打算守著桑林賣桑葉,又或者白放著浪費,必然是要擴大手上養蠶規模的。既然都決定如此了,也就不在乎多一重麻煩了。
烘繭灶弄好後再砌炕床,這本
身並不複雜,許盈畫了簡單的示意圖之後,泥瓦匠都能做這活兒。一開始還和許盈印象中有出入,後來許盈糾正了兩次,也就差不多了。而這樣的炕床,一天能處理幾百斤的鮮蠶繭,而一個炕房中可以修十來個炕床,這就是幾千斤鮮蠶繭得到保存!
多修幾個炕房,多少鮮蠶繭都能料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