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第 149 章(1 / 2)

麒麟兒 三春景 5098 字 9個月前

建鄴是一座‘發跡’很晚的城市。

在秦漢時, 這裡始終沒有什麼存在感,甚至比不上同屬南方的武昌、長沙,那些地方好歹還常常在史書上出現呢!那時, 這裡名為‘秣陵’, 據說這是秦始皇取的名字, 隻因為這裡有方士言‘有王氣’, 取這個名字是為了鎮壓王氣。

‘秣’是養馬的飼料,‘秣陵’這個名字翻譯過來就是養馬屯,十分低賤。

故事真假先不好說,至少在秦漢時這裡確實十分‘□□.絲’。真的發跡,已經是七國爭雄時的事了, 當時吳國大帝在建鄴建都, 這個小縣一下成長為了當時最有名的城市之一——皇帝在,官員就在, 官員及其家眷, 這就是一個不小的市場了!再加上駐軍、百姓, 自然不愁商業不發達。

古代的都城,向來都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成為大城市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 到底是一座新興城市,建鄴總的來說還是底蘊不足。不像中原的大城市, 往往是城高牆厚的雄城,建鄴周圍隻有非常低矮的土牆, 城門是竹籬編成。這不要說和北方大城如洛陽、鄴城之類相比了, 就是稍微曆史悠久一些的縣城,也比這強吧!

但對於建鄴,似乎這也夠用...畢竟當時建鄴主要防備的敵人都在北方, 而北方與建鄴隔著長江天險,前麵又有京口為屏障。若是這樣都被敵人兵臨城下了,那再繼續負隅頑抗似乎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建鄴城現如今依舊是七國爭雄時吳國營建的規模,城周二十裡,背靠玄武湖,前照秦淮河。或許未來南渡小朝廷站穩了腳跟之後會進行一些擴建,畢竟以此時大城的營建規格來說,原本的規格已經有些落後於時代了。

建鄴城坐北朝南,南麵為正麵,有四座城門,即陵陽門、宣陽門、津陽門、清明門,其中又以宣陽門為正門,宣陽門正是貫穿整座建鄴城中軸線的‘禦道’南端。為了往來方便,南門外的秦淮河上隔一段便會有一座浮橋,總共有二十四座。

其中最有名的一座是正對著宣陽門的‘朱雀航’,多次出現在古詩詞中,成為著名典故。

建鄴是一座商業非常繁榮的城市,一邊是長江水道,無數貨物從蜀中、江州、荊州順流而下,另一邊則是三吳錢流彙聚於此。往常,這南麵二十四橋向來是車馬不停,多的是販運的貨物進城,老百姓以此乞活者甚多。

但大人物卻不見多少。

今日卻不同,很多人能看到王公貴族、高門大族的人在朱雀航附近踮腳張望,這些人的車馬甚至堵塞了道路,以至於貨運不通——然而貴賤有彆,商人們見此也無一人敢聲張,隻能自己想彆的辦法。

“難道是哪裡的大人物要來!那不是宮中內官嗎?”到底是‘都城’百姓,平常場麵見的多,知道的也多。彆的或許認不出來,宮中的宦官卻是和普通官員不同,以至於一眼就認了出來。

此時的建鄴,每天都在接納大量人口,其中真正能在建鄴安家的都不會是平頭百姓。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會被打發到周邊丹陽、京口等地,除非是建鄴有勞動力的需求,不然是不會放這些人進去的。

進去了也難以生活,城中米糧都比外麵貴了不少呢!若無正經生計,是很難生存的。

有消息靈通者就道:“聽說是臨川王的行轅要到,臨川王是天子的親叔叔,有內官在也是合情合理。”

“宗室親王也不該有這許多士人來接罷!難到臨川王有如此人望?”另一路人顯然也是有見識的,還應該讀過書——若是這位居住在南方的臨川王有這樣的人望,那稱帝的就不該是汝南王一脈了!近水樓台先得月也該輪到他不是!

這話一出,其他人就說不出話了。

和延站在牛車旁,也看不到路儘頭的情況,隻能催促仆人去打探。旁邊一位身份高一些的老仆道:“郎君不用如此擔心,昨日不是已有許家的家仆來報信了嗎?今日是必定到的!”

和延,字日升,他是汝南和氏的子弟,算起來他還是和氏的堂弟。此次許盈一行來建鄴,除了已經在建鄴的同族來接,一些故舊肯定也是要來的。

因為家中長輩現在都在台中值班,不在台中的長輩身份又太低,便索性派他為代表在這裡接人。和氏和許氏都是汝南勢族,彼此之間又有姻親,說一句通家之好絕沒有問題。如今許盈一行來,他就是幫忙站台也是該來的。

勢族地位超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彼此給麵子、互相捧場。

和延的牛車旁停著一輛裝飾十分精美的牛車,和延一眼就認出這是陳琉的車——陳琉,字不群,是潁川陳氏的子弟,在渡江之前就有偌大名氣了,嗜酒狂放,不少人覺得他放任輕浮,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名士作風。

如今渡江來,他倒是頭一個在建鄴打響名號的僑居勢族子弟...能夠出位,一個是因為他確實有些才華,在幾次文會上都能成為焦點。另一個則和他眠花宿柳的習慣有關,據說建鄴城內的聲伎場所已經被他睡了個遍。

談論起這些來,他比建鄴生活多年的吳地郎君還要行家裡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