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第 195 章(1 / 2)

麒麟兒 三春景 6276 字 9個月前

衛琥完全被許盈的生活小品文迷住了, 這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這不僅僅是生活小品文的問題,關鍵是從這樣的文章裡看到一個與當下絕大多數人不同的靈魂,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一個截然不同的看生活的角度——這種對生活、對生活在世間的‘人’的發現,其意義並不比人們發現一個新大陸來的小!

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法國大革命一樣, 都是近代曆史上帶來了深遠影響的事件!

而且, 或許是某種巧合,許盈的生活小品文在風格和審美情趣上非常符合此時知識分子的偏好。

此時知識分子的美學是怎樣的?一般來說,文化上的東西最終都要追溯到時代背景、經濟基礎, 這一點在這個時代也是一樣的。連年的戰亂摧毀了很多東西, 但同樣也讓很多東西在一切破碎後可以成長。

人們喜歡清談, 喜歡真性情,喜歡悠遊林下,喜歡典雅的東西,喜歡沒有內容的形式美。這在華夏以前的曆史上或許有過,但從來都是小眾的圈地自萌,從未成為主流!以前是浪漫而質樸的夏商, 是雄渾而難以追思的西周,是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是氣吞天下的秦,是剛烈的漢。

直到如今,才真正將最後一點點上古遺風洗去。相比起上古時期,後來的時代無疑是‘進步’的, 無論讀書人將堯舜捧的多高,現實就是,從堯舜時期到後來,是曆史的進步!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或許是某種遺憾,在這個‘進步’中,注定要失去某些東西。

這大概是某種必然,凡是從遠古走向更‘進步’,文明就會失去上古的雄渾氣魄,轉而由一種更精美、纖細的審美取向做主導。這倒是無所謂高下,但失去前者確實是一種遺憾——失去之後,就隻能從周邊的‘蠻夷’中尋找上古時的浮光掠影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大概也算是另類的‘禮失而求諸野’。

此時的知識分子前所未有地向內心探索,清談這種事情許盈不喜歡,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件事集中表現了此時讀書人的選擇!

他不喜清談是因為清談無用,隻是一群知識分子圍繞空洞的主題,談一些玄而又玄,其實毫無用處的東西,何況他們往往還談不出一個結果來。這種事情,隻會讓社會風氣進一步‘脫實向虛’而已!

可是單獨看清談本身,當他是這個時代的藝術品,類似一件玉器、一幅畫,不去追究它帶來的影響。就會發現,人們追求的是清談中的‘形式美’,有沒有內容其實不重要!這個時候的一些詩文很多都是沒有內容的!但就是有形式美!

說起來駢文也是此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這也是形式美的一個大體現!

清談有自己的一套儀式,場所要清幽美麗,清談的人要口才好、說話好聽,誰先發言、怎麼發言、分成怎樣的‘回合’,那都是有一定之規的!就像是茶道,原本隻是喝茶而已,後來卻成了一場藝術表演,或者那本身就是‘藝術品’!

至於清談的內容,有的時候根本沒有內容,乾脆就是為‘說’而說,甚至是為‘不可說’而說!

這樣的時代,許盈寫生活小品文,既符合讀書人探尋內心的需求,又屬於清淡雅致的風格。更高級一些說,他不去寫其他人寫到底的所謂‘大事’,這也是一種‘真’,一種此時文人追求的‘真’。

令讀過他這兩篇生活小品文的楊微都忍不住歎息:“文幾近於道...若衝神仙中人,原不該塵世留跡,是這世事誤你!”

在許盈看來,此時的很多東西都和上輩子曆史中的兩晉南北朝仿佛,而這個時候的審美情趣,隻要看《文心雕龍》、《顏氏家訓》就知道了!都有些返樸歸真的意思。

可以說,在這樣的背景下,許盈寫的生活小品文就是長在當代讀書人的審美上的啊!

衛琥讀過之後,數日不看他書,隻讀這兩篇文章。衛珪做兄長的注意到弟弟的反常,提醒他:“飛虎留在家中,多多協助母親才是。如今家中初來乍到,萬事不詳,母親也很忙碌。”

最近幾天衛敏都帶著已經加冠的長子衛珪在外行走,除了衛氏六房都有份的四處訪舊,他們還要擺平很多事——他們來建鄴可不是來了就算了!就算是辦好宅園,那也隻是一個開始!他們要在這裡長長久久呆下去,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一方麵,衛敏希望能在南渡小朝廷謀個一官半職,另一方麵則是置產興業了。

謀官職相對容易,身為勢族人家,又有韋氏這樣的姻親,在如今的建鄴不難入朝出仕。問題是能得到何等官職,衛敏南下之前名聲不顯,就算是有韋訓幫忙,恐怕也難以在一開始希求太高的官職。

就算是太初宮有韋太後,也不是說韋訓在這些人事問題上就能心想事成了...這樣想的話,將如今的‘袁丞相’放在哪裡?雖然通過韋訓,太後和皇帝抓住了京畿附近的軍隊,但袁繼還捏著財政和人事呢!

現在衛敏的打算比較‘務實’,隻想得個清官——此時的清官是和濁官相對來說的,不是清廉的意思。清官並不見得是品級比濁官更高,也不見得是油水更豐厚,隻是這個官職在體係中被勢族出身的官員認為是‘正途’,一般都是由勢族子弟擔任。

進入官僚體係之後從這樣的官職做起,以後的路就會好走很多。這有點兒類似於明朝時翰林官,翰林手上沒實權,品級低,薪俸連養活小家都難(京城裡米珠薪桂),但非正途出身的官員還是會羨慕翰林官!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家做的再風光,做到了封疆大吏,也就是那麼回事!頂上有一層天花板呢!

人家就不同了,隻要熬過翰林這一關,此後不犯政治錯誤的話,混資曆都能混到中央大佬!

隻能說,清官和濁官,在前途上是完全不同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