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是李鴻祖的字。
“所謂‘麒麟本非池中物,一遇風雲化作龍’!此去建鄴,一路蜿蜒,正是化龍之路!”說到這裡,哪怕已經是不再身處局中了,常鳳也忍不住有些歎息、向往:“這位衛將軍可比外人以為的贏麵要大得多呢!”
然而有常鳳這樣的想法的人還是少,此時的建鄴,大多數並不把許盈放在心上——是,他們是看到了許盈發的檄文,‘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這說的是很好,看的人也心潮澎湃...那然後呢?
他們倒不是看不起許盈的檄文,事實上他們覺得許盈做的很好,畢竟他就是以筆杆子聞名的!如今隻是一篇檄文而已,就因為他個人的名氣,以及檄文的質量,搞得還在建立中的小朝廷焦頭爛額了...在輿論上處於不利地位,看似不痛不癢,實則問題很大!
若是輿論問題不用在乎,從古至今的當權者也就沒有那麼麻煩了!
本來袁繼‘黃袍加身’之事就有很多不可言說的部分,雖說這年頭大多數當權者都有黑曆史,都有得位不正的困擾。真要說起來,泰山羊氏當年還不是欺負夏侯家孤兒寡母,奪了夏侯家的皇位?
如今被汝南袁氏如此,有些人看來說不定也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呢!
但彆人得位不正被群嘲,不代表自己得位不正時就可以免於受群嘲了——泰山羊氏或許對不住其他人,可從大麵上來說並沒有對不住汝南袁氏啊!袁繼位極人臣的位置從哪裡來的?還不是從羊家小皇帝手裡得來的!
雖說後頭黃袍加身,有被帝黨逼的成分,但以結果論結果,外人可看不到當時袁黨處境艱難,極有可能被卸磨殺驢。他們看到的是袁繼殺了舊主,自己上位...說的更絕一點兒,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傳統的士大夫觀念裡,可不存在皇帝要殺自己,自己就反殺回去的道理!
哪怕是儒家觀念還沒有這麼死板,孔夫子那會兒,也沒有這樣的...最多也就是躲開去,歸隱山林、避開權力,如此保存自身而已!
輿論問題發酵,還在建立中的新朝是不能視之如無物的,很多本就不服袁家的,借著檄文發難也不是沒有!
許盈的檄文,在袁家這邊的人看來,正是殺人不見血,一支筆敵過千軍萬馬了!
“過去也不知若衝能有這般文字,筆鋒甚利啊!”見過檄文的袁繼隻是笑了笑,看起來並不很在意這件事的樣子。
他這個態度,在場的韋訓就不好說許盈早年寫《戰國論》,起言辭鋒利、激揚文字,較之如今的《討袁檄文》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隻不過後來他清淡文章多了,有些人就忘了他原來的樣子了。
袁繼表現出輕視許盈的樣子,一方麵是處在他現在的位置,本就不好‘如臨大敵’。眼下局麵還不夠穩定,如果他不能鎮定,下麵的人隻會動搖的更快...他可不覺得跟在自己身邊的這些人就真的可靠了!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這些日子討伐他的各方勢力不少,在各方討伐下他都堅持了下來。有這樣的前提在,即使前方還有些吃緊,他也難免漸漸不太把來討伐他當大事——人總不能和一根弦一樣一直緊繃著。
哪怕許盈接連破了杜規、李鴻祖部,在袁繼這裡也沒有太大反應...杜規和李鴻祖是什麼人?小賊而已!許盈哪怕是靠偌大名望、靠自家的一點兒底子、靠各方襄助,砸也能把他們砸死!
在麵對許盈之前,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要麵對的對手和過去的都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