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粗糙’的火炮殺傷力原比它帶來的聲勢小,但聲勢大、能嚇住人也是很厲害了!特彆是如今這年月,大家也不知道這火炮到底是怎麼回事,見到這樣的場麵就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了...哪怕是熱武器時代,士兵的信心沒了都是致命的!不然□□時代也不會有那麼多藥物成癮的士兵了。如今是冷兵器時代,一旦軍隊軍心渙散,結果隻會更糟糕!
至於城內的人,則是早有預謀地起事——起事是早就決定好的,但這個時候有城外的聲勢,也是順利了不少。相應的,京口城內有人願意‘棄暗投明’,對外麵的人來說也是省事的。
不隻是減少了存在於可能中的意外,關鍵是戰爭這種事,能少打一會兒是一會兒。不管彆人是怎麼不把軍隊戰鬥減員當回事的,至少在許盈這裡,他將這件事看得很重!練兵時、用兵時,都將避免傷亡放在了重要位置。
也是因此,他手下的軍隊彆看成軍時間不長,卻是有著最成體係的操典,最好的後勤保障,以此時來說最妥帖的醫療救護的——彆人不搞這些,一個是因為沒錢,另一個是因為不重視。
沒錢的因素可能比不重視要重,畢竟亂世之中兵權很重要這是都知道的,不在乎一些兵士的性命是一回事,當人數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後,不在乎的也要在乎了。如果可以的話,誰都想自己手上的士兵龍精虎猛、戰鬥力強、死傷低。
在沒錢的前提下,兵頭子們也隻能衡量利弊得失之後,做出‘最有利的選擇’了。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將人命放到了天平上稱量,放的砝碼合適的話,人命說放棄也就放棄了。這在這個亂世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彆說是軍中了,普通百姓的性命也一樣有人這樣稱量!
相比起其他人,許盈或許是更為‘天真’的那一個。大約是屬於現代人的道德觀在起作用,沒辦法的事例外,如果有辦法的話,他都是將人命做重中之重的——因為當前亂世,他又在帶著人打仗的關係,他這種偏向體現在現實中不多,更多是被他放在心裡。
行軍打仗就免不了有人因自己而死,但同樣是死一萬人,將這一萬人當成是一個數字,還是當成‘人’,是截然不同的!
許盈也在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絕不能隨著手中掌控的權力增大而改變心態。不同的心態最終總會體現在行事中,站在高處的人心念一動,影響的人何止千萬?
京口這邊拿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建鄴,此時被許盈留在後方的羅真也鬆了口氣。
因為京口的重要,許盈是隨軍督戰了的,雖然他不是什麼臨陣指揮的大家,但他出現在戰場上本身就有著激勵軍心的作用,曆史上的‘禦駕親征’就是這麼來的。當然,許盈選擇此時出來督戰,也是因為這一戰的意義巨大。
此時南方大地表麵上服從朝廷,但在朝廷都亂成一鍋粥的情況下,說這些也不是很靠得住。所以即使搞定了袁繼的‘沈朝’,許盈在可以想見的一段時間內都不能馬放南山,這不會是許盈的最後一戰...但就是因為這樣,這一戰才更重要!
摧毀所謂的‘沈朝’,以摧枯拉朽的力量解決袁繼等人,對周邊是一種震懾!炫耀過武功之後,很多彆有心思的人,這會兒也會老實一些。對於許盈來說,他需要局麵向好,百姓也需要局麵向好。
哪怕是虛假的好呢...反正隻要給他時間,他有信心讓虛假的好變成真正的好。
未來的事情先不說,許盈在京口的快速出擊並獲得勝利,對後方的建鄴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原本還有因為大軍開拔往京口而有些亂子的建鄴城,一下子就海晏河清了起來——所以才說羅真輕鬆了。
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勤奮的人,如今陪著許盈一路來,完全是出於對好朋友、好兄弟的義氣!中間多難多累,換做是勤懇之人都是要承受不住的,但平常最喜歡抱怨這種事,偷懶功力臻至化境的羅真卻是沒有一點兒偷懶,也沒有一句多餘的話,許盈安排他做哪一方麵的工作,他就負責到底,一點兒折扣不打!
終於...隨著許盈搞定京口,他總算能夠鬆一口氣了。雖然他知道,眼看許盈如今走的這條路,今後更難更累的時候還有呢。但明日事明日說,如今先這樣吧!
“袁承誌被拿住了嗎?”知道這一仗的結果之後,其他人也關心起了京口那邊的細節。其中最被人在意的還是袁繼的死活,最糟的情況是他跑掉,他這樣的人一旦跑出去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能拉起一支人馬,上演亡者歸來。
雖然眼下許盈這邊的人都看不上袁繼,但不可否認,人家的家底還是有一些的!憑他的家世,他的政治積累,隻要不是去到仇敵那裡,總能找到願意投資他的人...奇貨可居的典故記在史書裡,華夏從來不缺呂不韋那樣的人。
當然,這也不是袁繼一個人獨享的待遇,換成是許盈也是一樣的。許盈走到如今這一步,若是遇到什麼意外失敗了,隻要他自己不放棄,願意幫他的人一樣很多。
總之,真要是讓袁繼跑脫了,那就是後患無窮!
“拿住了!”此時記錄著情報的信件已經傳到了樂叔喬手上,他有些不耐煩地回了一聲,然後繼續看信件:“京口有人‘棄暗投明’,其中還有袁黨元老...有這些人留心,袁承誌便是早做好逃亡準備,也是跑不脫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是衛將軍曾說過的,正是說著了!”有人拽了一句文,這其實是唐人羅隱的詩,許盈也沒背過原詩。但因為這一句太有名了,屬於‘名句’,許盈平時就脫口而出了。聽過的人記在心理,不知是詩句真的觸動人心,還是許盈的身份加成,反正記住的人是覺得越想越有味道。
“什麼‘英雄’?袁家小兒也配!不過是恰逢其時,這才受看重的。世無英豪,使小子成名!”說這話的並非許盈的嫡係,而是拿下建鄴後投來的。人原來看不上袁繼,袁繼當政時就跑了,如今卻是覺得許盈不錯,這才來的。
這話罵的厲害,這一班人裡也隻有這位罵得——許盈年輕,身邊的人也就年輕,哪怕再看不上袁繼,也沒法這樣居高臨下地評價。倒是這位大拿,人家年紀輩分在那裡,袁繼對著人家也隻能以晚輩自居,說這樣的話自然眼睛都不眨。
袁繼,以及許多‘沈朝’的重要人物都沒有跑脫,這對於許盈來說是有好處的,至少減少了後患。不過人一旦抓住,後續的處置什麼的就得小心了,這種時候許盈就是可惜,可惜這些人沒在戰場上多死幾個!
死在戰場上是沒什麼可說的,也省得處置這些人的時候多一道阻力。
當然,如今這樣,麻煩也麻煩不到哪裡去。許盈甚至沒來得及親自安排,裴慶就向他要了一個特許,就是全權處理跟隨袁繼來到京口的官員,而其中自然就包含了那些袁黨核心——這些袁黨的重要人物真說起來,很多也是汝南潁川一帶的勢族出身,哪怕和許盈沒有太多關係,也不妨礙他們各自的家族可以找到門路來向許盈求情。裴慶主動攬下這樁事,是擔心許盈經驗不足,也是想保護許盈。
現在的許盈,是不好因為這種事損傷人望的。
所以,一場‘快刀斬亂麻’的審查開始了!針對和袁繼一起來到京口的文武百官,除掉反水的,剩下的人裴慶製定了一套評分標準——有沒有作惡過,有沒有推動過針對許盈的行動,在建鄴之亂時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等等等等,按照評分高低決定命運。
該殺的殺,該打的打,該冷落的冷落!
袁黨死忠立刻凋零的不像樣子了,因為比起很多被裹挾的,他們的評分大都很高,於是死的也很乾脆,乾脆到沒來得及請人說情。
這種做法,表麵上會讓不少人不滿,但情況是可控的。畢竟各個家族對於家族整體利益非常在乎,可具體到某一個家族成員身上,態度就不一樣了。真要說起來,如今天下大亂,世家大族子弟分散到各處,說是防止意外導致家族全軍覆沒,其實不就是默認有些人會成為‘損耗’麼!
如今也是這樣,若不是那些人都是家族重要成員,甚至會連一個水花都激不起!
甚至於一些家族會覺得慶幸,覺得人死賬銷,他們接下來就可以跟著許盈做事了...他們其實也挺支持許盈的,畢竟許盈也是汝南許氏的孩子——他們的想法是,袁繼如果能坐穩位置,那當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許盈也不錯啊。
最後,倒是袁繼及袁氏一堆男丁死的比較遲,因為他們要用來祭祀‘元帝’(羊明死後,諡號為‘元’)...這也是他們最後的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