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急從權’的一代目創業階段,明朝時的內閣六部製其實更適宜(內閣六部製其實並不一定能做到皇帝中央集權,這種事要看人的。皇帝足夠厲害的話,立足這套製度,真能做到天下於股掌之間。可要是皇帝無作為,這天下也能自己運行下去,所以才有許多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吏部主提調,彆人我不放心,最好由老師來為此事!兵部主軍事,此大爭之世最不能將息,成仁在荊州曆練頗多,既有領兵作戰經曆,又有執掌後勤之能,來主事最好。另外,冠軍精於用兵,但他能為前軍,不能為後勤,在兵部做個兵部郎也就夠了。”
工部、戶部、刑部、禮部,許盈也一一安排來。
完畢之後,許盈又道:“六部其實主管執行,而論及決策之能,還得看內閣。我欲征辟‘博士’,以備谘詢,成為內閣——各上書之事,先經內閣,內閣決議如何處置,然後上報於我。我以紅筆批示,或成或不成各有說法!”
此時沒有大學士的說法,許盈乾脆用了從秦漢時就很深入人心的‘博士’之說,用博士以備谘詢谘詢,這誰也說不出個錯來。而內閣博士們的權限,乍看不大,隻是提建議而已,最後還得許盈這個大將軍一言以決。但仔細想想,博士們的權限深不可測,形同前漢宰相!
畢竟各路上書那麼多,大小事情紛繁複雜,許盈根本不可能事事過問。而且就是過問的那些事,因為先入為主的關係,隻要提出來的建議沒有大問題,或者許盈沒有既定的想法,最後采納的可能性也很大!
許盈定下了內閣固定成員九人的製度,人多一點兒,內閣反而不太可能因為某個人過於強勢而大權獨攬。再者說了,集思廣益,在一定的人數範圍內,人多一點兒好辦事——特彆是當下,許盈還需要團結各方,有個好安排人的內閣。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許盈隻用掉了四個內閣名額,剩下的名額要給人晉升,給以後入手的大才,給一些需要拉攏的人,以安人心。
比如韋訓,他身為韋皇後兄弟,老牌保皇黨了,又早就向許盈投誠,在安定建鄴的世上特彆配合。加之他本來就是建鄴僑居勢族中,除汝潁勢族,其他勢族如今的領頭人,放他在內閣之中恰如其分。
‘博士’之名對應他原本的官職肯定顯得過於寒酸了,但可以兼任啊!反正是以顧問的名義請人,朝廷大佬在閒暇之餘做個顧問,有點兒不符合尊卑製度沒錯,但至少沒有實際上的問題。
而且,從許盈這邊說,今後建鄴台閣可能也沒那麼多事可做了,一些人在京口這邊兼職也沒什麼(中樞一部分權能必然會被京口這邊分割,至於分割多少,隻看許盈認為多少合適罷了)。
和心腹商量好各個位置上放的人,許盈又將此時建鄴台閣的任職情況做成表格,貼到一邊觀看:“台閣到底是執政天下所在,哪怕被將軍府這邊分權,也須時刻注意...哪些位置上得放人?不見得是顯要之位,隻是要能總能全局...”
未來有一段時間,許盈注定要和建鄴台閣互相合作,又互相提防,所以往台閣那邊放眼線是正常操作!正經官員不必刻意安排,那些作為秘書的吏員倒是更好些,既不起眼,又方便收集信息...很多事其實是瞞上不瞞下的!
這件事倒是不難,當初袁繼驅趕台閣來到建鄴,中間是死了不少人的!後來京口亂了一遭,雖沒有爆發大戰,但亂局中必定死人。這樣來來回回折騰,如今台閣可有不少空當,特彆方便許盈安排人手。
安排著這些事,許盈很小心地構建起了地方衙署與將軍府的聯係,努力讓上通下達,提高效率,減少內耗。
亂世之中,執掌一方者大多很注意武力,進一步的,也會很看重農業生產、教化之類。但建立起一個合理的、有效率的軍政架構的並不多,這不是不想,而是有的人能力不允許,有的人形勢不允許,有的人財政不允許,有的人不以為意......
而事實上,因為此時大家的政府運行方式都太爛了,在這上麵做一些改革,是可以投入小、收益大的——畢竟基礎太差,按照邊際遞減效應,這種時候最容易獲益。
許盈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意願做這件事,至於形勢,在他挾討袁之大功,奉立羊氏天子之作為,承海內之名望時,形勢是前所未有的好的。確實有人不買他的賬,心裡的小九九多的很!但形勢比人強,在眼下這個局麵中,有想法的人也暫時按捺了下來。
算來算去,如今許盈做這件事最大的阻礙其實是錢......
因為自己足夠有錢,哪怕是練兵、起兵都沒有因為錢困頓過的許盈算是第一次意識到缺錢是怎麼回事——他是有大筆產業,手下也存了大筆錢糧,但相對於個人,或者一個小型割據勢力來說十分豐足的錢糧,對於維持整個江左天下,那又是難以為繼了!
許盈想要改變如今地方官員沒有俸祿,全靠自己在地方搞錢維持生活的爛糟局麵,以此入手加大對地方控製,重塑政府的運行方式(畢竟給給錢的是大爺,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麼)。
這些都是有看得見好處的,唯一的問題是錢從哪兒來!
當然,許盈如今執掌江左天下,處在他這個位置上,有他上輩子的見識,想要搞錢又比他過去容易不知多少了...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以國家為單位搞錢,來錢是多,但很難有見錢快的。
想來想去,也隻有借債!
許盈以‘國債’為名發債,這筆借來的國債會用於給地方官員發工資、重開‘內府’,建設京畿...至於還債,三年之後國家情況好轉,自然有財政盈餘可用來還債。不過用來給這筆國債做擔保的並不是國家,此時的國家哪有信譽!給這筆國債做擔保的是許盈的產業,以及許盈個人的信譽。
許盈那些產業堪稱富可敵國,這大家是知道的!而比他的產業更值錢的是許盈的名譽!像許盈這種人,他們的聲望是真的值錢的!哪怕他當初討袁失敗,不得不逃亡而去,以他的聲望都能隨時再起,拉起上萬人的隊伍輕輕鬆鬆。
許盈用產業和信譽做擔保,比國家信譽做擔保可靠多了!一時之間,許多大族、商賈、豪強紛紛買入國債。
這也算是許盈如今做了輔政將軍,執掌江山的好處之一吧...過去他就算願意抵押自己的產業和信譽發國債,幫國家渡過難關,也不能那樣做。有些事隻有身份到了才能做,身份不到,就算是為國為民做好事,也要被說是邀買人心、圖謀不軌。
當然,如今也有的是人說許盈圖謀不軌,但處在許盈的位置上,他隻說自己是毀家紓難、回報國家、力挽狂瀾,那些說怪話的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稍稍控製一下輿論,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
就這樣,有這筆國債作為啟動資金,許盈能做很多事了。
江左天下漸漸安穩,許盈在京口越發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