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春去秋來,時間這東西似乎什麼都能改變,又似乎什麼都不能改變。
從那場南朝兵馬千裡奔襲鄴城之後,又是一年過去了。這一年裡發生了很多事,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趙國在諸侯會盟,南下失敗之後,內部就變得一盤散沙了。
一個巫妖王倒下了,就會有無數巫妖王站起來!現如今趙國的宗室與握有兵權的將領們誰也不服誰,都各自為政。在‘趙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屍骸上接收遺產、汲取營養,然後壯大自身。
彼此之間摩擦不斷的同時,也必須麵臨外界勢力的染指。東北的鮮卑部,西邊的漢趙,涼州崔家,都有心搞一搞他們的心態。當然,其中真正有威脅的還是鮮卑部,畢竟漢趙已經是昨日黃花,涼州崔家則是一直以來效忠漢家天下的一股勢力,守土有餘,卻沒有外拓的傳統(雖然所處的時代,以及內部複雜的情況,讓涼州崔家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忠臣’,但誰也沒法說他們不是忠臣)。
如此,反而是開啟這混亂局麵的南朝,此時沉寂了下來,對於北邊的亂象視若無睹。
這當然不是許盈不關心北邊的情況,而是正如他告訴衛琥的,‘圍師必闕’...這是兵法裡的典故,是在說圍困敵人的時候得圍住三麵而網開一麵。這樣才能讓敵方自亂陣腳,同時也不會因為身處絕境,身處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之心,所謂‘哀兵必勝’,戰爭心態這種事是很講究的。
消磨敵方的士氣,將敵方在可控的範圍內消耗,這就像釣魚,如果是一條大魚的話,是得‘溜魚’的。不然直接抬杆,那就有脫鉤、斷杆的風險。
一年前,趙國眾諸侯潰散,若是南朝這邊真的急急忙忙去追,其實並不會有多大戰果,反而會刺激這些趙國諸侯!到時候說不定真的就逼出一個可以統領趙國的人了。而這一年時間,南朝不動,趙國諸侯們的處境既危險,又不至於真的沒有生路。
如此,每當有喘息之機的時候,他們才不會忘了這個時代仿佛是傳統藝能一樣的內鬥。
這就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的效果了...當然,也不能等太久,不然的話,要麼趙國內部養蠱,有人吞並其他人成長起來。要麼就是鮮卑部這樣野心勃勃的後起之秀鯨吞蠶食,接管原本趙國的土地、人口、財富等等。
所以,就在一年之後,許盈決心出兵北伐!
許盈隻是象征性地往建鄴上書,而建鄴方麵也完美靜音了一樣,飛快地批準了此事,仿佛無情的蓋章機器——一年前那場孤軍深入、奔襲鄴城的戰鬥終究還是慢慢發酵出了其影響力,人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那場短暫又突然、並且發生在遙遠北邊的戰鬥,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國運。
而幕後策劃,並且為之做出決定的人,正是許盈...那次的行動如果失敗了,許盈將會吞下苦果。但最後他成功了,理所當然的,他就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不隻是他的聲望又上漲了一層,還在於他身上隱隱約約有了所謂的‘法統’。
之前袁繼就缺乏法統,所以縱使袁黨勢大,袁繼又有多年的執政經驗,當他上位的時候,其他人該反對反對,根本沒人講情麵——大家的想法很簡單,你袁繼憑什麼上位?憑你政治投機成功,還是這些年輔佐羊家,沒有功勞有苦勞?
這些事,袁繼能做到,離不開同為世家大族的盟友們的支持,根本不是他自己一人的功勞。再者,當他殺了太後和皇帝,所謂的功勞也好,苦勞也罷,就都煙消雲散,甚至成為笑話了。
許盈卻是不同的,他現在還隻是輔政將軍,但大家都默認他這個輔政將軍遲早有一天會挪挪位置,畢竟這年頭的傳統就是這樣——這種時候,已經有一些人覺得,如果是許盈上位,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
很多人有野心,覺得自己上位更香,但當一些讓他們服氣的人出現後,他們的野心就會被壓製。這就像是周天子失鹿,這才有天下共逐之的後續。若是周朝的天下一直以來紅紅火火,各諸侯國縱使有天大的野心,也隻能做好自己的公侯伯子男。
稱王什麼的隻敢夢裡想想。
袁繼當初沒能壓製這些人的野心,而現在許盈做到了,至少做到了一部分。而剩下一部分,等他真的北伐成功,他也可以獲得...做到彆人做不到的事,而且是對於漢家來說具有極大政治意義的事的人,大家終究還是服氣的。
這種服氣,本質上就是‘法統’。
‘法統’這種東西,有的人天生就有,所以看起來很輕鬆。但實際上,若不是天生就有,後天是要經曆極多的艱難困苦才能獲得的,非常不容易——但如果有心問鼎,這樣東西又是絕不可缺少的。
“終於到此時了,去罷。”在進行了非常莊重的誓師出征的大會之後,許盈又特彆見了此次北伐的幾路大軍將領。給與他們臨時便宜行事的權力,同時也是最後一次安他們的心——許盈本人並不是領兵作戰的材料,他能做到的就是為大家做好後勤調配,給予他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支持。
同時,還有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