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1 / 2)

紅雙喜[七零] 烏鴉老道 17756 字 2024-03-23

那天,趙水芹把趙玉蘭家僅剩的一百三十塊錢,全給搜刮走了,連吃鹽的錢都沒有給她們留下來。

南嶺農場這邊,宋清河又回到了北陵。

周文用油紙包,給曾經的老師,潘良帶了一包紅燒肉。

這次她進來看了看,隻見屋裡的環境很艱苦。

“快坐快坐,我之前就聽老潘提起你,他有你這一個好學生,真是沒白活。”

老徐把屋裡唯一的那張椅子讓了出來,讓眼前這個小姑娘坐下。

“你是哪的人啊?”

“榕城那邊的。”

倆人,一老一少,在屋裡說著話,等去養鹿場鏟糞回來的潘良見屋裡多了個人後,連忙把門給關上了。

他見這個學生來了,他不知道咋和她相處,畢竟他教她,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隻教了她兩年,她就對他這樣好,送衣服又送吃的。

他心裡有些過意不去。

“老潘傻愣著乾啥啊,你學生來看你了。”

老徐知道他心裡不自在,連忙推著他坐下。

“潘老師。”

周文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你坐,你坐……“

潘良讓她坐下。

“潘老師,你咳嗽好點了嗎?”

“喝了你送來的藥,全好了。”

“潘老師,你拿我當侄女看待就行,上學那會,要不是你,我恐怕都餓死了。”

周文看出了他很拘謹,和上輩子那個談笑風生的老師,不一樣了。

這輩子,他們之間,確實缺了一段師生情誼。

潘良真的想不起來了,聽她這樣說,要不是之前她能準確的說出學校的名字,還有地方名,他恐怕都要以為她認錯人了。

“我這兩年記性越發的不好了,都想不起了,隻記得班上的學生很多,都是一群蘿卜頭。”

“你剛來學校那年,我才十一歲……潘老師,你來到農場幾年了?”

要不是那天周文聽人喊老潘,壓根就認不出他來,後麵一問見真是他。

“六年了,沒想到在這能碰上來這插隊的學生,還能靠學生救濟。”

潘良感慨的不行,

“你來這插隊,也不能丟了學問,多看看書,說不定啥時候就能回城接著上學了,你高中讀完了嗎?”

“讀完了,後麵就下鄉來插隊了。”

周文臨走的時候,提著一包潘良讓她看完的書。

和潘良一個屋的老徐,也拿出了幾本。

等周文下次來的時候,他們還會考她。

在農場的日子過的快的很,王翠芬她們中間還來看過周文一次,並且見到了宋清河,這個照片上的人。

一九七七年,春。

得到高考有可能會恢複的潘良,第一時間就來找了周文。

“趕快準備高考。”

他此時比周文還要激動,緊張。

能高考就代表著插隊的知青能返城了。

“潘老師?”

周文此時正在家裡澆菜,雖然知道高考會恢複,但她沒想到潘老師這麼早就知道了。

“現在隻漏出來一點風聲,不過,現在準備起來,沒啥壞處。”

一年的時間,他已經把周文當成了他真正的學生,他發現,她真的聰明,也很好學。

她留在這個農場,簡直太可惜了。

不能上大學更可惜。

周文上輩子考上了大學,學的是地質專業,剛畢業就死了。

她死在了自己的二十四歲,人生最好的時候。

周文這輩子還要上同樣的大學,學同樣的專業,她要沿著上輩子的軌跡再走一遍。

揭開真相,找出自己上輩子的死因。

“姐夫,上麵來電報給你說什麼了?”

一年過去,劉玲玲還是沒能嫁給她姐夫沈團長。

倒是沈蓉和他越走越近。

劉玲玲為了他,已經在這熬成了老姑娘,見上麵終於給她姐夫來電報了,她心中又燃起了回城的希望。

在得知這隻是一份表示慰問的電報後,整個人失望的不行。

“老潘,你說這要是真的恢複高考,咱們這些人是不是也能回城了?”

老徐在牛棚裡問著潘良。

他媳婦和他離婚了,聽說帶著他的兩個孩子改嫁了,他還有點不想離開這個地方。

在這至少有老潘,還有那些人。

小文那姑娘還會時常給他們倆送點吃的,改善一下夥食。

等回城後,他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估計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了。”

要是能恢複原來的職位,還挺好的。

“對了,你上次回去,你二姐她怎麼樣了?她當年的那個孩子找回來了嗎,有音信沒?”

老徐突然想起來了這茬事。

蹲在爐子旁通爐子的潘良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

“還是瘋瘋癲癲的,那個孩子已經丟了快二十年了,哪裡還有音信。

估計現在都該長成小文那樣大了。”

他這次回去,他二姐還喊他爹,他說他是她兄弟,她說啥都不信,懷裡還抱著一個洋娃娃,說是她的閨女家玉。

他二姐的閨女當初在醫院一生下來,就被人給偷走了,二姐自那以後就瘋了。

他也找了他那個外甥女很多年,但就像大海撈針一樣。

“我記得小文今年也是二十歲,去年剛來這的時候,我聽到她已經結婚登記的事,還有點不敢相信。

年紀輕輕就結婚了,那個宋知青人也挺好的,倆人配的很。”

老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親生閨女,他下放那年,她已經十六歲了,現在估計都結婚嫁人了。

這□□年,她沒有來這看過他這個父親一次,他兒子也是。

每次看到旁人的媳婦,子女都來這探望,他心裡就難受的慌。

“小文也是二十歲了嗎?”

潘良有些詫異,爐子都不捅了,臉上閃過一抹思慮。

“二十了,之前我還問過她,多麼年輕啊,比咱那會強多了。”

老徐這個老教授,也不好白吃她的東西,可他除了這身學問,就沒啥能拿得出手的了。

不管啥,他就一股腦的教給了她。

潘良又追問,

“你有沒有聽她提起過她的家庭?”

“這個倒沒有,對了,去年她家人不是來過咱這農場嗎,當時你不在農場,你不知道。

她還帶著她的二媽二爸來這找老曲,還是我在中間給牽的線。”

老曲是個老中醫,也被下放到這來了,農場裡的人有啥病的,都來找他。

之前有個女同誌結婚幾年,要不上孩子,就是他給開方子吃好的,聽說生了個大胖小子,她婆婆還過來給老曲送喜蛋。

“怎麼是二爸二媽,他們是啥病啊?”

“我當時沒在屋裡,估計是啥不好說出口的病吧。”

老徐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

“你想外甥女想瘋了吧,她怎麼可能是你外甥女。

人家的二爸二媽,對她好的不行,小文那姑娘肯定是他們親生的。”

老徐可是親眼見過的,不是親生的,壓根不會那樣。

“我就是隨口問問。”

潘良心中剛燃起的一絲希冀,頓時被壓了下去。

王紅梅也從食堂請了病假,躲在宿舍裡看書。

等到八月份,恢複高考的消息傳了下來,無論是在農村插隊的知青,還是在農場的知青,都像瘋了似的。

都紛紛扔下了手中的鋤頭,重新又拿起了課本。

這個時候,也有一部分在農村嫁人或者娶妻的知青,麵臨著選擇。

牛棚區老楊的閨女楊絮雲就是這樣。

當年為了給她爹看病,她把自己嫁給了南嶺公社的王寶牛,一個治療牲畜的獸醫。

他的親爹,是公社的乾部,姑姑是農場養鵝場的隊長。

王寶牛有次來農場找他姑姑送家裡醃的鹹菜,在農場對楊絮雲一見鐘情,說啥都要娶她。

原本家裡給他定的那門婚事,他在家各種鬨,鬨的他爹娘沒法子,隻好和人家退了親。

那個時候,農場一個月裡是能看上一場電影的,他每次都會借著看電影,或者借著來找他姑姑的名頭,來農場找楊絮雲。

可楊絮雲壓根就看不上他一個農村人。

即使她成分不好,她爹是被下放到這的,可以前在城裡優越的生活,和見過的世麵,給了她看不上他的底氣。

她爹的身體本來就文弱,下放到這後,天天乾的活很重,他壓根吃不消,沒多長時間就病倒了。

父女倆人從城裡帶來的那點錢,買了幾副藥,就所剩無幾了。

她每天還要去上工掙倆人的口糧,她在城裡長大,從來沒有乾過這樣的活。

乾了一整天,隻拿回來兩個地瓜和一塊豆餅。

這個時候,王寶牛的姑姑拎著一兜子雞蛋,還有一兜子桃酥找到了這來。

楊絮雲很想不答應,可看看躺在床上沒錢治病吃藥的父親,又看了看自己乾農活手上磨出來的血泡,以及家裡僅剩的一塊地瓜。

那塊地瓜,剛剛父女倆人推來讓去的,誰都不肯吃。

在這種情況下,楊絮雲答應了,她一個城裡姑娘就這樣嫁給了一個農民。

現在恢複高考了,能通過高考回到城裡,楊絮雲這些天,在家裡走神發呆的次數,越來越多。

“絮雲,絮雲,咱爹和你說話哪,你最近是咋了?是不是病了?”

王寶牛擔憂的看著媳婦楊絮雲,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她這些天都這樣,魂不守舍的。

“爹,你剛剛說啥?”

回過神來的楊絮雲,連忙看向公公王大貴。

王大貴剛剛和這個兒媳婦說了好幾遍,她都不應聲,他臉色有些不好看,又把剛剛的話給說了一遍,

“俺剛剛說,俺從縣城醫院又給恁爹拿了點藥,你抽空給他拿過去。

順便把你娘昨個蒸好的那筐子饃饃,還有家裡的那十幾個雞蛋,拿給你爹。”

這些年,楊絮雲的爹都是靠王家養著。

“知道了爹。”

楊絮雲怕公公和婆婆看出她的心思,連忙說吃好了,端著碗出了堂屋。

她公公這些天,一直在觀察她,雖然老公公觀察兒媳婦,這話說出來讓人笑話。

可自從公社接到上麵的通知,說恢複高考了,知青能通過高考返城上大學,那些知青們都沸騰了。

他的這個兒媳婦也是城裡下來的,雖說不是知青,但也差不多。

他怕她不好好和他兒子寶牛在這過日子,生了想考大學的心思。

“兒啊,她最近和你咋樣,她有沒有和你說想考大學的事?”

王寶牛的娘忍不住小聲問他。

她這個兒子傻不愣登的,當年鐵了心非要娶她,這些年她就給她們王家生了一個孫子。

“娘,你說啥哪,絮雲都和俺結婚了,還考啥大學,她都在這成家了,俺和她連娃都有了。”

王寶牛覺得他娘真是想多了,絮雲咋可能去考大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