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昱斜乜一眼,眼神裡充斥著對魏持山毫不掩飾的憎惡和殺意,話語極冷,“區區一個千牛將軍,是誰給你的勇氣。”
坐在不遠處屋脊上的齊平川暗樂。
是梁靜茹呀。
老王膽戰心驚的拉了拉齊平川的衣衫,“小心點啊齊大人,彆被發現了。”
可彆搞得咱倆成了眾矢之的。
齊平川按著腰間的長劍挽霞,很有些欣慰老王這一次保住了節操,沒有半途落跑,聞言滿不在乎的搖頭,“他們都知道。”
當下這個局勢,其實誰都心裡明白,在自己一番布局後,今夜就是圖窮匕見,想得到詔書,就得在今夜把競爭對手殺完。
所以,自己這個持有詔書的縣尉出現不出現,對他們而言不太重要……
至少他們看來如此。
千牛將軍也是將軍,何況還是魏王義子,論身份論實力,一點不輸給金劍義子和尖獠死士,原本姓廖,成為義子後被賜姓的魏持山拄槍在地,冷笑一聲,“如果在沙場,你已經死了一百遍。”
裴昱翻了個白眼。
這裡是雙陽城。
這是一場從朝堂引發出來的江湖之戰,魏持山是傻子麼。
但魏持山不算很傻。
魏王麾下從來不缺猛將,不提那位如今儼然有直追當年大徵第一神將的破陣台神將百裡青山,僅是十三太保之中,就有數位軍伍出身的猛將之流。
魏持山是其中一位。
其兵道不彰。
猛將,不一定是名將。
之所以能在魏王雄師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太保義子,除了其無人能敵的槍法,還因為其走狗屎運的一次神來之筆。
那是他一戰成名的壯舉。
順和七年,太宗駕崩三月,幼帝尚未登基之時,關外荒人趁著大徵朝堂混亂,悍然出動鐵騎南侵,鎮守西北的魏王適時帶著破陣台神將百裡青山在京都。
王命至西北,令魏王世子率軍出關退敵。
荒人那位黑衣軍師使了一出妙計,調虎離山之後圍困了僅有萬人拱衛的魏王世子。
血戰一日。
適時,本已奉魏王世子軍令率一萬輕騎前往鐵蹄關馳援的魏持山,橫空殺了個回馬槍,救下魏王世子,破碎了荒人軍師的斬首之計。
魏持山一戰成名。
那一次,魏持山不知道發了什麼瘋,竟然率軍出征後,隻是在一日路程外徘徊,直到魏王世子被圍,他才悍然回擊。
魏持山因此違抗了魏王世子的軍令。
重責五十軍杖。
卻得到了魏王的信賴,因功升為車騎將軍,又被魏王收為其義子,名列破陣台十三太保。
但他的兵道確實太渣。
其後的大戰之中,他所率領的軍隊屢戰屢敗,折損士卒上萬人,魏王無奈之下,又將魏持山從車騎將軍降為千牛將軍。
打仗不行,但槍法極高的魏持山在拱衛王駕安全方麵的能力極強,作為千牛將軍,負責掌宮般侍以及供禦之儀仗,統其曹務。
魏王及其世子出行王宮之外,遇刺無數次,卻從無刺客能近王駕。
死在魏持山槍下的刺客數不數勝。
其實力可窺一斑。
那些死在他槍下的刺客很慘,沒有任何一個刺客能保留全屍,而他追查刺客時手段之殘忍,完美的詮釋了破陣台十三太保的血腥殘暴。
曾經有個老婦人,因為給某位死在魏持山槍下的刺客提供了一頓晚膳,被魏持山滅了滿門,全家五口人,四具屍體全被長槍捅成了篩子。
卻不死。
一直掙紮哀嚎了半日,才血儘而亡。
老婦人十二歲的孫兒沒死,隻不過他活著比死還痛苦。
因為長得好看。
這也是老婦人一家遭受滅頂之災的真正原因。
魏持山好**。
且不論魏持山人品如何,單論槍法,在魏王麾下雄師之中有一種說法:持槍如錘,可撼群山。
群山是山。
亦是青山,暗指破陣台神將百裡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