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十七章(2 / 2)

待他年 竹下寺中一老翁 4516 字 11個月前

“王妃那筆好字鐵畫銀鉤、遊雲驚龍,世人皆知,若是賞了我那字下去,怕是他們都不買賬。”軒轅晦假惺惺道,“新年頭月裡,還是給他們個恩典吧?”

趙詡氣笑了,“賜字本就是王爺的事情,王爺躲懶,原先我已是代勞了,想不到倒成了我欠王爺的。”

“若單純是題字也便罷了,可是數百份‘神荼’、‘鬱壘’寫下來,實是乏味得緊……”軒轅晦正抱怨著,猛然頓住,對趙詡笑道,“我看呐,咱們既已到了蠻夷之地,倒也不必遵從華夏舊俗。既是賞賜我藩邸眾臣,那便隨我心意,王妃以為如何?”

趙詡頗有些詫異,“哦?王爺竟有此妙想,那不知王爺預備賜何字?”

命下人取了桃符,軒轅晦磨好墨,凝神細思片刻,便題了四字,“添丁、弄璋。”

趙詡立時笑出聲來,“他可未必會謝你。”

沈覓老樹開花,這把歲數了竟還有望添個嫡子,竟比孫子還小上兩歲,這陣子成日裡被軒轅晦挖苦“老不休”,簡直苦不堪言。

“來啊,”軒轅晦來勁了,“命人趕緊給沈大人送去。”

緊接著,他給枳棘題了,“青霄、白日。”

不知是譏諷他目不能視,還是誇

他心地光明,趙詡在一旁笑意盎然。

凡是重臣,他都挖空心思地認真擬了,其餘人等皆是“吉祥、如意”,興致上來,倒還真讓他題了百八十塊。

“那王爺不打算賞妾身一塊?”臨出門去主持大儺時,趙詡半開玩笑道。

軒轅晦正凝神運筆,聞言對他抬眼一笑。

晚膳軒轅晦並未克製,便有些積食,守歲時懶洋洋地倚著憑幾,看著火盆裡的火苗發愣。

趙詡命人放了爆竹,頓時又是好一陣子熱鬨。

“王爺,”趙詡緩緩開口,“這是你我一道過的第四個年了吧?”

軒轅晦掐指一算,“你我六月初七成婚,到今日,轉瞬三年半過去了。”

一旁守寧將將酒溫好,趙詡便打發他下去歇息。

軒轅晦親自為他斟酒,“說來奇怪,明明在肅州的時日並不很長,卻刻骨銘心,以至於在長安的日子,怎麼回想都想不起了。”

“說明王爺喜新厭舊。”趙詡仰頭飲儘,“話說回來,王爺到底題了什麼?不到一個時辰便是元日了,桃符總得掛上吧?”

軒轅晦伸出手指點了點他,“稍安勿躁。”

趙詡瞥他眼,“應已掛上了罷?穠李樓門首,可是?”

有人打更,又有不少歡呼歡笑從肅州各個地方傳來。

已是景和十九年了。

軒轅晦起身伸出手,側過頭看趙詡,“還不走麼?”

趙詡一把抓住,“敢不從命?”

二人相視一笑,一同向穠李樓踱去。

兩排足印綿延向前,又被大氅在雪地上拖曳的印跡掩蓋。

兩個桃符在北風中搖搖晃晃,卻又堅不可移。

有人一筆一劃寫的認真——“比翼於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