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1 / 2)

七零嬌知青 芙梨椰 8764 字 11個月前

程硯洲過去開門,把馮秀芝和程長河迎進來。

顧莞寧裹著大衣到廚房,睡眼惺忪,不停打著哈欠,“爹,娘。”

起床後她看了眼時間,現在才不到六點。說實話,是不是太早了?

看出了她的想法,馮秀芝道:“不早了。真收拾起來一天都嫌不夠呢,快去洗把臉精神精神。”

不過乾活前得先吃飯。

昨天燜灶灰裡的叫花雞拆了,帶了一半過來。

程硯洲在外頭磨核桃花生,馮秀芝上灶煎饅頭片,又炒了兩個小青菜。

花生核桃露在小鍋裡咕嘟咕嘟滾著,醇厚的香氣在小院上空飄散。

等飯吃得差不多時,程硯洲盛出核桃露來,倒上蜂蜜,四人跟前一人一碗。

這東西可稀罕了。

純天然不加任何添加劑的核桃露,顧莞寧也是第一次喝,而且這一碗少說得有五六個核桃,又香又甜。

就是喝多了有點齁。

鍋裡還有多的,程長河端回家給三個孩子分著喝了,補腦子。

吃完飯,程硯洲騎自行車去縣城一趟,買了五十個雞蛋並一些點心回來,送到程家讓楊碧蘭幫忙煮雞蛋,煮了二十個,剩下的留著家裡吃。

自家這邊。

馮秀芝叫了楊桂花來幫忙,兩個老姐妹一齊出力,把厚實又沉重的大棉被疊了又疊、裹了又裹、壓了又壓,最後加上一層塑料布,塞進編織袋裡。

“莞寧你來這邊坐著,爭取把棉花壓實了。”馮秀芝擦把汗,招呼顧莞寧過來。

顧莞寧乖乖坐過去,她本來想幫忙的,但是她娘和桂花嬸子配合得天衣無縫,她再上去就是添亂了。

楊桂花呼扇著搪瓷缸子的蓋吹風,倒上水灌了幾大口,問:“晚上她倆蓋啥啊?”

馮秀芝也坐下來喘口氣,“有,莞寧還有床大被子。那床被子就留家裡,等啥時候她跟老三回大隊也能蓋。”

歇上片刻,馮秀芝跟顧莞寧說:“蚊帳就先不拆了,明早讓老三再拆。被褥啥的你倆彆管,回頭我來家裡收拾。”

距離中午吃飯還有段時間,馮秀芝跟顧莞寧又收拾了幾兜衣服,“行,後晌讓老三去郵局寄過去,路上少點東西也輕快。”

中午楊桂花是在這邊吃的,吃飯的時候說起隊小的事,“莞寧,咱學校老師的工作你覺著柴知青咋樣?”

“瑞雲姐講得很好。”托她代課前,顧莞寧和趙紅英旁聽過十分鐘,合格之後才同意。

而且柴瑞雲在用她的習題冊講課,講課方式和風格也儘可能往她這邊靠,學生聽的時候很快就能適應。

如果說讓誰來接她的工作,顧莞寧覺得柴瑞雲應該挺合適。

“那成。”楊桂花點頭,“過兩天讓長順帶人過去聽一節,要是差不多就讓柴知青來講。”

她也比較屬意柴瑞雲,這姑娘安生不作妖,還跟趙紅英趙知青住在一處,往後倆人工作上有什麼問題能隨時交流。

吃過飯淺淺歇息了片刻。

後晌轉移陣地到老房子那邊。

程長河和程硯江父子到點去上工,一般隻要家裡沒大事,父子倆都雷打不動去上工。

楊碧蘭也是,不過今天她得幫著準備乾糧。

那頭她出一鍋,馮秀芝就帶顧莞寧裝一兜。先是肉醬和辣椒醬,這兩樣都經放,不僅火車上能吃,到了陽市一樣能吃,馮秀芝就讓背多了些,足足有七個大罐頭瓶子。

擰緊了,套上油紙和毛巾,再用小棉被裹上塞包袱裡頭。

雞蛋也煮了,不過馮秀芝讓做成了鹵雞蛋,五香鹵蛋也經得起放,煮了三十個。煮好後連湯帶雞蛋擱盆裡醃一宿,明早再裝進最大的搪瓷缸子裡帶上。

跟鹵蛋一起煮的還有一大塊野豬肉,是楊桂花今天拿來給顧鶴庭的。

“晚上你二哥還能拿回來一塊,到時候炸一鍋肉渣,拌個餡兒,包餃子捏包子都成,明早也給你們帶上。”

馮秀芝心裡頭快速盤算著,去後院解下簷下掛著的臘肉鹹魚,又給裝了一大兜,跟那兩袋子山貨擱在一起。

程硯洲寄包裹回來,瞅見院子當中那一大堆,頓時也有些發愁該怎麼帶。之前他要走的時候,都是帶幾件衣服、一袋山貨並兩三天的乾糧就行。

這回雖然多了倆人,但東西也多了一倍不止。

“要不,這些肉跟我們自己要吃的山貨也用郵寄吧?”程硯洲問顧莞寧。

這話讓馮秀芝聽見了,一巴掌拍過去,“就這麼點東西,你跟莞寧二哥這麼壯的小夥累一點咋了?”

“火車站人多,亂,我怕到時候東西太多顧不上,萬一再互相走散。”程硯洲認真解釋。

顧莞寧舉手,“我不亂跑。”

“也是。”馮秀芝倒認真考慮起來,她擼起袖子,“這樣,我再把東西收一收,爭取收成三個大包,還有個小包讓顧莞寧背著或者抱著,這樣你們顧起來也容易。”

山貨啥的暫時用不到,就統統封進一個大編織袋裡,摔了也不怕,這些東西經壓經摔。

程硯洲和顧莞寧兩人的衣服跟棉被放一起,這樣就又少了一個袋子。

鞋襪分成個小包,跟臉盆毛巾香胰子的兜裝進大兜裡。

最後就是吃食乾糧,包子饅頭烙餅糖包雞蛋和點心,這估摸得是個不小的包,還沉,也不能壓。拾掇拾掇分一半出來,扣到臉盆裡頭。

“這個水壺老三你就掛脖子上,莞寧你背著這兜吃的。那三個包讓你二哥背一個,騰出手來拿他自己的,剩下的讓老三抗。”

這樣一分就顯得乾淨很多。

一通拾掇後,天也黑下來。

趙紅英和柴瑞雲來找顧莞寧,三人去林家的小院說話。

趙紅英塞一把票給顧莞寧,“這是我跟瑞雲找知青點的知青換的,全是通用的糧票,你拿著,出門在外心裡能踏實點,彆的我們也幫不了什麼。”

這年頭,票證比錢還難搞。

顧莞寧捏著那一遝,那麼厚那麼多的糧票,知道趙紅英和柴瑞雲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其實細算起來,三人才認識不到半年。

跟兩人告彆,顧莞寧回到家,趴在院裡的桌上發呆。

看她情緒好像不高,程硯洲在一旁坐下,“到了陽市,可以常和她們寫信聯係。”

顧莞寧抬眸看他,“郵局跟營區隔得不遠嗎?”

程硯洲:“……遠是遠。”

那可不,一個在郊區,一個在市裡頭呢,得坐一小時車才能進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