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回來了
風調雨順。
李友桂家分到了六百二十斤的稻穀,一百斤玉米(沒脫粒),七斤花生,這是集齊全家的勞動力大半年的收獲。
太少了,一點也不多。
一家人吃三個月就沒了,而且還得配著番薯和玉米一起吃,勉強能吃上三個月而已。
哎,苦逼啊。
李友桂先把自家分到的糧食全部扛回家,扛完之後,她又去找羅中華商量買上兩百斤稻穀補充,不然光一個秋收那一個來月,她家就能把將近一半的糧食吃掉,不吃飽飯哪有力氣乾活?!
分完糧之後,羅中華也二話不說的做主賣了兩百斤稻穀給她,買稻穀是直接給錢的,誰也說不了。
不說錢是現付,就憑李友桂夏收的表現,社員們都同意賣糧給她。
加上這二百斤的稻穀李友桂家還是不夠的,所以,李友桂請羅中華幫忙一起去和隔壁的第八第九生產隊又各買了兩百斤,隨後又見縫插針的向其他的生產隊買上一共幾十斤的玉米。
天天吃番薯,就算是五穀雜糧,李友桂她也是不習慣不喜歡的,吃多了怕啊。
一下子有了千斤的稻穀,李友桂總算不操心餓肚子了,除了夏收秋收天天必須吃飽吃好,中午晚上必吃大米飯外,其他時候時間,那是番薯配白粥野菜粥,或者是玉米粥。
期間,李友桂又讓李母去買了一隻母雞和一隻鴨,鴨子是跟生產隊買的,比賣給彆人的便宜一點。
中元節時又分到一隻鴨,不過也是要多出幾角給生產隊的,因為李友桂家達不到分完一隻鴨的標準,然而也不可能殺了再分給她家,於是李友桂就直接出錢買。
隻要有肉吃花點小錢也無所謂,再說了,生產隊自己人肯定要便宜得多,要不是怕太顯眼,李友桂倒是
想買多兩隻呢。
望鴨興歎啊。
李友桂心裡直歎氣,她空間裡也有野雞野兔呢,就是沒機會拿出來吃啊,難受。
兩斤米配六兩玉米頭,再煮十多個番薯,早上和中午的夥食就有了,再炒幾個青菜,餓不著就是了。
插完了秧後,玉米也是繼續種的,花生是一季種物,所以下半年就是番薯為主,白菜和蘿卜為鋪,其他的涼薯和包菜菠菜一起都種上一些的。
忙忙碌碌的,羅中華和李友桂都完全忘記了養羊這回事了,直到羅霆他們拉著十來頭大小羊過來,倆人才想起還有這麼一回事。
羅霆是把李友桂來找幫助的事兒放在心上的,打聽了近一個月,然後又幫忙找合適的大小羊,再加上運過來,費了一些功夫。
養羊這個計劃和想法,羅中華也是去公社打過報告的,本來公社並不支持,因為這邊沒養過,養羊也不在生產計劃當中。
但,羅中華是什麼人?李友桂又是什麼人?早就想好了說法了。
這養羊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不浪費生產隊資源,不吃糧食,就趕去吃草就行,比養豬省心一百倍。
為什麼不養?!
好處多多啊,就算這兒沒有這個先例,但他們可以創造可以有啊,萬一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