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人的生產隊
麻包袋。
這是李友桂的標配。
不過,這回,李友桂一手麻包袋,一手提木箱,不讓兄弟倆送自己了,她自己就能走。
到了車站後,買票坐上了最快開走的那一個班車,李友桂就往家裡趕了。
其實,論速度的話,李友桂還比班車要快一些呢,這不是她要拿的東西太多了麼?
兩個多小時之後,李友桂才回到鎮上,又提又扛的把東西搬回了家。
這個時候,李母他們還沒有放工呢,家裡也沒有人在,李母背著小兒子去放牛了,小妹李友柳也領著二弟去找豬吃的番薯藤之類的,家裡現在就靠李友柳小姑娘找豬食和煮豬食呢,這小丫頭現在可能乾了。
李友桂到了家之後,她就把箱子和一袋子的書先鎖進房間裡,蚊帳就暫時放在空裡才安全,反正她連那十多個瓶子也是往房間裡放的。
放完了帶回來的東西之後,李友桂就去找小妹和二弟他們倆,然後幫他們把豬吃的爛菜葉和番薯藤這些都提了回來,最後才去找李母和小弟。
李母也知道女兒是今天回來的,這會兒見到她過來找自己,一點也不驚訝,不過女兒心疼自己李母心裡高興得很,所以把牛交給了女兒後,她就背著小兒子先回家休息做家務去了。
家裡的活也不是很多,除了那兩頭豬之外,雞是很好養的,又吃得不多,李母在家其實都是在休息的。
李友桂到山上替李母放牛他們生產隊的社員不少人都看見了,口口相傳,羅中華就知道了。
現在李友桂去市裡的數次比羅中華不知道多多少次,羅中華一年也就去那麼兩三回,隻要不是農忙,李友桂差不多一個月去一回。
於是,羅中華就覺得李友桂可能見識多,一個小姑娘膽這麼大的敢往陌生的大地方跑,不說見識就這膽量,足以讓羅中華佩服了。
再說,上次他和李友桂去市裡的那兩天,幾乎全程是李友桂領著他在找那些技術員和專家老師們指導和
谘詢,小姑娘落落大方淡定自若,說話有禮貌還條理分明,有理有據和陌生人提問,並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意見,這就不是一般人做得了的。
羅中華自己自問都沒這樣的鎮定呢,可人家李友桂好像練過,或者她經常這樣和彆人打交道似的,他就自歎不如了。
所以,羅中華才高看這樣的李友桂。
聽說人家回來了,羅中華就和會計倆人就走過去找人了,剛好看見李友桂在找艾草撥艾草呢。
“友桂,你爸怎麼樣了?”
“六叔,他好點沒?建華工作怎麼樣了?”
羅中華和會計倆人笑眯眯的先問起李家父子倆的情況,他們是真的挺關心他們的。
鄉下人聊天都是這樣的起頭的,先關心那戶家裡的老人孩子,待氣氛活絡了才開始進入正題。
然後,李友桂就先找艾草才把她爸和她哥的情況給他們簡要的說了一下,她也問起了這幾天生產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