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何隊長對李友桂這麼舍得下血本獎勵自家生產隊的幾個下鄉插隊女青年感到佩服得緊,真的是把她們當自家人對待了,他自問換了他估計是做不到的。
因此,何隊長對李友桂的好感瞬間又直線上升了很多,過意不去忍不住又多嘴問了一句:
“友桂,若你還有什麼困難,你說,隻要我們生產隊能給你解決的一定幫忙。她們的糧食要是不夠的話,我們生產隊的糧食還是可以再賣點給你的。”
結果,李友桂聽了頓時眼睛亮了:“何隊長,那,你們生產隊能不能再買幾十個雞蛋給我?我幾乎天天炒雞蛋給她們吃,快不夠了。光吃青菜,還怕她們受不住呢。”
她太難了。
天天做菜的人,天天都在想晚上做什麼吃,還要吃得好,還要大家吃得高興喜歡吃,真的是不知道費了多少心思啊。
何隊長:“…”
這是在養祖宗麼?!天天吃炒雞蛋?他們家一個星期最多隻能吃上一回呢,李友桂還天天炒著她們吃?!
這樣不太好吧?她們是下鄉來建設農村的,不是來享受的。
李友桂:“地裡的活又枯燥又累人,特彆是永遠乾不完。她們剛從城裡下來,沒吃過這種苦,沒受過這些罪。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天天讓人吃番薯和吃粥,然後除了青菜就是青菜,一點油水都沒有,換了誰,誰都受不了。”
物資沒有城裡豐富,豬肉難買到,其他的副食品又少,除了有錢還得有票,還要去排隊搶著買。
於是,何隊長不說話了。
不過,何隊長很快就給李友桂換到了五十隻雞蛋,換完了把李友桂往村外送的時候,他沒忍住語重心長的說:
“雖然是要慢慢適應,可也不能把人慣成習慣了,以後真到了隻有番薯白粥和青菜吃的時候,她們不更難受?!”
說得好有道理。
可惜,李友桂不會這麼認為,在有限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的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好,為什麼不呢?老人和孩子正處於需要營養的時候,虧不得啊。
然而,何隊長的話當然是要聽的,還要讓他知道自己聽進去了,而且還表示會慢慢的把關曉英她們的城裡習慣給改過來,李友桂這才和何隊長道彆回自己家的生產隊。
今天的收獲真的是不錯啊,有肥肥的雞,還有雞蛋。李友桂走到無人的地方後,才把手裡拎的雞和雞蛋放進了空間裡。
李母早上時已經被自家大女兒交代過了,要去生產隊買一隻雞回來晚上殺,所以李母並不知道李友桂又在定村生產隊買了一隻。
這一天過得極其的歡心鼓舞,士氣相當的高漲,何隊長和生產隊的社員們明顯的感覺到了這三個下鄉女青年的積極的熱情的勞動情緒,彆的社員們不知道內情,隻有何隊長心裡知道怎麼回事。
因此,何隊長不禁感歎一隻雞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看看這幾個姑娘,知道今晚吃雞,乾活都厲害起來了呢。
關曉英,羅美玲和王露她們認真努力的充滿了期待的乾了一天的活,傍晚時分,終於在她們的殷殷期待望穿秋收之中李友桂的身影出現了。
啊啊啊,到點了,收工回家吃雞了。
三個姑娘們趕緊激動的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後,好像燕子一樣歡快的奔向李友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