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挺合適牛棚的人吃的。
怕小孩子腸胃不好,所以就讓兩個小人吃了幾個蝦,吃了海魚,蟹是不讓碰的,就連老黃和方誌林這些上了年紀的也沒有吃,還是張旭和陳宏力這些年紀小一些的吃掉了。
今年夏收和秋收,牛棚分到的糧食也還算可以,稻穀占了差不多一大半,其他的就是番薯,還有一點點的玉米。
他們早上都是煮番薯水,學的是李友桂的吃番薯的法子,給番薯削皮切塊兒,然後扔進鍋裡和一大鍋的水一起煮,吃的時候放上鹽,可比吃整隻熟番薯要好吃得多了,而且還有水可喝。
兩個小孩子則是換口味來吃,不是放鹽就是放糖,吃得也是香噴噴的。
中午就是番薯粥和野菜青菜粥各半,菜是不炒的了。兩小孩子是隔天吃個蛋,大人們則是三五天就能吃上一回青菜雞蛋粥,算是補一補營養了。
牛棚的人晚上就會吃上一頓乾的,不過也不能吃上一大碗,都是二三兩的定數,然後配上炒青菜,或者烤番薯。受到優待的是兩個孩子,晚上得讓他們吃上乾飯。
李友桂每次來,總是會帶來好東西,不是雞蛋就是肉,這回還是海鮮和乾貨。
特彆是這些乾貨,可以讓他們吃上幾個月,當然得三五天才能吃上一回,這樣就很好了。
更不要說,這都快到年底了,豬場裡的三十頭豬被他們伺候得好好的,馬上就能出欄了,而且他們也能分到一些呢。
一年比一年更好過了。
吃得算飽,穿得算暖,晚上睡覺的被子也是夠的,也算是冷不著了。
而且,這邊的野菜也多,他們自己也能種菜,餓不著什麼,除了肉吃不著外。不過,這也沒什麼,生產隊好多人家也和他們沒什麼兩樣呢,牛棚的人也很滿足了。
兩個小孩子兒吃完了這頓宵夜,很快就頂不住眼皮上下打架睡過去了,隻有大人們還精神奕奕著。
今年這豬養得這麼好,明年隻怕會養得更多,牛棚的人就更忙了,好在乾了快兩年了,熟得不能再熟了。
李友桂卻是覺得,就算要養更多的豬,也不能讓牛棚的人來照料的。
一是人手隻怕越發的不夠,二則是豬圈還是不要養太多的豬,最好還是分開好一些,不然萬一發生豬瘟,立馬就會被一鍋端了。
說來說去,還是生產隊地兒不夠多不夠大的緣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李友桂臨走的時候,還把牛棚的人這些日子給準備的各種習題給帶走了。下次再過來,恐怕就是年關的時候了。
現在這會兒已經是十二月了,再下去就是元旦和過年了,過完了元旦之後,李友桂和弟弟妹妹們就要迎接期末考試,然後就是放假準備過年。
現在,李友桂的空間裡的東西多得很,除了她下海去撈的海鮮外,還有上百斤的乾貨,以及四五頭野豬,大概百來斤的蘑菇呢。
要不是家裡有羅美玲和王露,關曉英她們這幾個外人在,李友桂早就找借口先把一頭野豬給弄出來殺了,好吃肉和換錢。
不過,在快到期末考試之前,李友桂就先去扶縣走了一趟,她是去還錢送乾貨的。
其實主要是還錢和送乾貨,其次是把空間裡的一些海鮮和乾貨給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