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夥不當一回事兒,李友桂卻是很上心的,因為無論是以前現在還是以後,她知道的溺水的大多數都是孩子。
上輩子小時候她還親眼見過呢,那男孩子是掉進水裡淹死的,當時沒一個人發現,直到浮了起來好久,家裡的姐姐們找來找去最後才發現在水裡,李友桂到現在還記得當時他那幾個姐姐崩潰的哭聲。絕望,好像天都快要塌下來了。
李友桂在上工的路上,就把她的想法和計劃對羅中華說了,雖然費點時間,不過也並不難辦,其實就是采取家訪的形勢而已。
羅中華也覺得這事兒挺好辦,又不麻煩,夏天也不早睡,就當是去找人聊天了,然後他
就同意了。
傍晚下工的時候,羅中華又把玩水和遊泳的危險重重的說了好幾遍,最後才把社員們放回家。
李友桂回到家時,關曉英和王露,羅美玲她們已經回來了,正幫忙做飯呢。
不是農忙時節,夥食自然沒那麼好,反正是吃飽為主,而且李友桂家經常不是炒雞蛋就是香菇肉醬,或者炒香菇,味道就是比人家的又香,品種又多,吃起來特彆好吃,所以這三個姑娘死活也不願意離開李友桂家。
誰走誰傻,吃得好,住得好,舒舒服服的不好嗎?
吃完了飯,李友桂就和家裡人說要和羅中華等生產隊乾部去社員家裡走訪,現在她也是生產隊的小乾部,這種工作自然不能落下。
然後,李友桂整整和羅中華他們到社員們家裡走訪了差不多一個星期,反正天天宣傳安全知識,達到了人人口口相傳的地步。
做完了這項工作後,就輪到了給牛棚的人建房子了。牛棚的人住的房子當然是最差的,牆是黃泥和成的,房頂自然是木頭加稻草,反正隻能擋雨擋風。
而且這房子也不會建得太高太大,就二米六七的樣子,一共就十個平方,反正是沒有廚
房和廁所的,床是用木板和長凳子組合起來的。
主要是這個新房子離豬場足足有十多米的樣子,可以住四五個人呢。但是牛棚的老房子也得住人,因為要住在邊上看守豬場,防止有小偷。
不用大家的投票表決,老黃和老辛,老薜這三個年紀最大的人已經決定由他們晚上住在老房子看豬場,年紀大了覺少,一有動靜就知道。
牛棚的人自己決定好了,羅中華自然也沒意見的,而且他也覺得這樣安排很合理也很好,他沒有不同意的。
解決完了房子的事情之後,就輪到小方雪慧上學的問題了,李友桂和羅中華商量了一下,就齊齊去找小學學校的方校長。
然而,方校長卻在聽完了來龍去脈後犯難了,因為這事兒沒有先例,而且方雪慧又是壞分子的家屬,雖然說是已經斷了關係,可是畢竟還同住一起,這個責任方校長擔不起,沒有上麵的同意,他也不敢收。
李友桂:“…”
太意外了,她原本以為很順利很輕鬆呢,沒想到會遇上麻煩,卡在這兒了。
“方校長,如果有人領養兩個孩子呢?然後把他們放在這裡上學,這種情況可不可以?
!”想了想,李友桂最後隻能打這個主意了,反正又不是真的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