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籌錢,進貨。
她要把空間裡的乾貨和香菇醬,乾香菇木耳,野雞和野兔賣掉,回籠資金。
這回,李友桂去市裡是直接天還沒亮就出發的,連班車什麼的也不等了,直接步行去市裡。
果然,她到市裡的棉紡廠時候,天才剛開始亮,正好方便她賣東西了。
先賣的是野雞野兔這些,不多,總共也就二十來隻的樣子,全部被事先捆好了,不怕飛不怕叫。
就這麼一會兒,圍上來五六個大清早出來買菜的人,你要一隻我要兩隻的,很快就瓜分完了十來隻野雞野兔。
剩下的不到十隻野雞野兔換個地方再拿出來一賣就馬上沒了,速度快得很。
然後,李友桂換地方再賣海鮮乾貨和乾山貨,這兩樣也很受歡迎,因為可以存放,特彆是山貨,東西很輕,買上一斤都能吃好幾頓呢,實惠得很。
於是,才過一個小時而已,李友桂就把所有的海鮮乾貨和乾山貨也賣得七七八八了。
賣完了東西之後,李友桂就去她乾爺爺乾奶奶家了,準備下午或者晚上再去找方華說過幾天去海邊她娘家的事兒。
去陸家李友桂也是不可能空手的,在無人處她從空間裡取出了早就準備好的麻包袋,裝有三十斤的大米,好幾把青菜,一隻野兔,以及兩斤花生。
陸爺爺這會兒早就去上班了,家裡就陸奶奶在而已。老人家見到李友桂過來了,心裡彆提有多高興了。
特彆是在陸奶奶見到李友桂不僅來了還帶了這麼多的好東西過來,知道乾孫女心裡也是惦記他們倆老的,更是歡喜。
有時候,並不是貪圖東西,而是知微見著,有心和無心就是從細節看出來的。
從前,李友桂覺得大家都是自己人,料想著彆人和自己一樣不拘小節,心裡的情誼到就可以了。
但是,後來求人辦事被推諉的現實就給了她好幾耳光。從那以後,再親的親人,李友桂都會帶禮品上門,而且還喜歡買上最好最貴的進口的東西。
李友桂到陸家之後,先被陸奶奶塞上了兩個大包子,她吃完就邊和老人聊天邊清理兔子,中午和晚上就吃這兔子肉了,一半乾鍋一半煲湯,特彆適合她和兩個老人。
等乾鍋兔子在燜的時候,李友桂就出去找陸爺爺回來吃飯,中午廢品收購站也是吃飯時間的。
陸老爺子見到李友桂來時也特彆的高興,連忙跟著她一起回家了,到家後見到這麼豐盛的飯菜,頓時心裡美滋滋的。
倆個老人一起生活,平日裡都吃得極為的清淡和寡陋,要麼是雞蛋羹,要麼就是剁點碎肉,再加上一兩個青菜,有時就是雞蛋麵條。
不像現在這樣,隻要乾孫女李友桂過來,不是炒就是燜,要麼乾鍋,或者白切和燉,花樣很多,又舍得放料,味道一點也不比國營飯店的差呢。
好吃。
老爺子覺得這日子美美的。
而且,現在和乾孫女一起吃飯,還能邊吃邊聊天,就好像現在,李友桂和她乾爺爺正說著過些天去海邊跑一趟的事兒呢。
陸老爺子:又去海邊找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