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天大山
不習慣,這日子也得過。
李友桂不僅給家人帶回來了禮物,也給羅中華和外公外婆他們幾個也帶了禮物。
就連陸雪慧和小方睿,牛棚的人都有份,不過大人都是京市的小點心,兩個孩子則是衣服。
從京市回來之後,一眨眼就到了夏收搶種,李友桂已經初中畢業了,她的成績上高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剛好,小鎮上的中學也開設了高中,李友桂就沒打算去市裡或者縣裡去上高中了,而且正好她隻需要去報名交錢考試就可以了,和初中一樣不打算去上學。
這條件自然是在初中拿畢業證書時和班主任校長說好了的,條件自然和初中是一樣的,隻要她學習一旦下降,就得立馬到學校來上課,校長這才肯讓她這樣上學。
李建文也在九月時上初二,他這一年在初一的學習成績也是特彆好的,班級前三,年級前五名,雖然不是最最好的那個,但是努力一把也能數一數二。
這一年,李友柳小姑娘也得上初一了,按照李友桂的計劃,
在高考恢複的那一年,李友柳也得參加高考,他們姐弟妹三個必須都考到京市去。
小建環也上三年級了,他倒是不用跳級的,按步就班就好,反正小家夥也趕不上了。
種完了秋天收成的那一波的糧食後,沒多久就到了上學的時候,地裡的活也少了。
報完名拿完書本的李友桂就回家了,然後拿起柴刀進了山,照例找山貨和找野物,最後砍柴回家。
現在關曉英和羅美玲倆個姑娘是天天結伴上工放工,沒有了王露之後,兩個姑娘都沒有從前那樣活潑了,不過這兩個姑娘倒是很快就一起睡一個房間,比從前要好得多了,而且估計是沒什麼事做,也比從前愛學習了,凡是李友桂帶回家的書,她們倆都借來看。
王露的信在李友桂回來後的一個月也到了,一封給關曉英,一封給羅美玲,一封是給李友桂的,三個姑娘都有。另外,王露還寄了一包的京市特產,點心和糖餅。
回到了京市的王露沒進廠子裡上班,反而在街道上班,工作輕鬆,時間又多,還能經常跑回家來照顧王母,雖然工資少,但能顧家,也是不錯的了。
李友桂從京市回來後的沒兩天,她也帶了一包的京市特產去羅霆的隊伍,這是給龍子健和於鋼鐵他們的,感謝他們的幫忙,不過這次李友桂也沒見到羅霆他人,好像又是去出任務了。
這一年,李友桂幾乎沒見過羅霆,不是出任務,就是不在隊伍裡,她也不好奇也不問。
秋收很快就來了,所有的生產隊熱火朝天的搶收,割曬啊什麼的,忙得足足差不多一個月,這才忙活得差不多了。
交完了公糧,又分了糧,總算是可以輕鬆一些了。李友桂家和往年分到的也沒兩樣,糧食依然還得買,不然不夠吃。
現在李友桂買糧也沒什麼人說了,這都買習慣了,年年都這樣,新聞都成舊聞了。
李友桂依然購入了一千多斤的糧食,分彆從四個生產隊買的,一個生產隊幾百斤,也就不怎麼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