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
李友桂就算沒來市裡,老爺子隻要見到她有需要的書和值錢的舊物,都會偷偷的幫她給留起來。李友桂每次來都會帶走一些東西,也會悄悄地給兩個老人家吃的東西滴上兩滴的修複夜。
修複液越來越少,這幾年來,李友桂也隻用了一支半而已,都是夏收秋收這種特彆損傷身體的時候使用一點,營養液也沒用多少,因為李友桂不缺吃的,而且空間裡藏東西,不用喝營養液。
這次也是不例外的,雞湯是滴了兩滴修複液的,個個都能喝上。
現在的新華書店已經沒有什麼新的書出了,李友桂家的書都多得不行,而且她要求弟弟妹妹們都認真的讀上一遍,看完一本書,就要把書裡的內容和大家夥分享一遍。
這次到市裡來,所有人都沒買到什麼書,就是逛了一遍整個南市,又去江邊走了走,拍了照片,到了最後一天中午,吃完了午飯,李友桂又領著一串人坐上班車回去了。
下午到家裡的時候,陸珍珍竟然還在,而李建明已經回市裡去上班了。
李友桂覺得很驚訝。
不過,陸珍珍留在老家也不算什麼,陸家也在這兒,其實挺方便的。
雖然陸珍珍留在了家裡,李建明卻沒留下生活費和錢,但是卻把李友桂李母他們給的六十元給帶走了。
李友桂知道後,她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家裡多了一個人,多了一張嘴,也不算什麼大事,李友桂也不可能做得那麼絕,她有本事有能力,也就沒計較這些了。
好在,陸珍珍還算是有眼色見地的,在李家住下來後,她就發現了家裡一切真的都是由小姑子李友桂在做主,李母除了放牛和帶小兒子外,簡直就是小姑子叫她乾什麼她就乾什麼,買什麼就買什麼。
而且,陸珍珍還親眼見到小姑子隻要叫李母買東西,就會掏錢給李母,一點錢也沒讓李母出,李母那習慣性明顯的拿錢的動作也騙不了人。
李父呢就隻能顧他自己了,每天除了去鴨場守場和喂養鴨子外,家裡的事兒也是不管的。可是,李父也是聽小姑子的,小姑子讓他往東就往東,去西就去西,聽話得很。
陸珍珍都不知道怎麼形容這一大家子人了,就連關曉英這個外人,以及那些弟弟妹妹們,全都隻聽李友桂的話。
李建文和李友柳他們除了上學之外,放學後就是做點家務,找豬草找菜,剁豬食和喂豬,要不就是衝洗豬圈,其他的就是看書做功課學習。
而且,李友桂管得很嚴格,不是光看書學習,而是到了晚上就到輪流在她麵前背書,或者拿著書本讀給大家聽。不僅如此,李友桂還每周自己出一次考題給大家做。
反正,除了陸珍珍,家裡就沒一個人是有空閒的。不,應該是大人最空閒,最不得空的反倒是那些孩子們。
陸珍珍和李建明是有私心的。
一是把陸珍珍留在老家,省下一個人的口糧,而且要是在家裡生產,那所有的費用就是家裡給出了。不僅如此,李母她們還能伺候坐月子,還能殺雞鴨給陸珍珍補身子,一定會把人給養得好好的。
李建明和陸珍珍算盤打得響,不可謂不精打細算了。
就算明知道這倆人有這樣的打算,李友桂也沒打算拆穿或者把人給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