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
年前。
李友桂又去海邊乾了一票大的。
除了幫方華帶貨外,她把自己的空間全部填滿了,一大部分是新鮮的海鮮,剩下的就是購置的乾貨了。
這是她最後一次幫忙帶貨了,方華聽說了她考上了京市的大學後,也知道這個活李友桂是不會再乾的了
。
這麼大批的存貨,李友桂也沒有在市裡偷偷賣掉,她一點兒也不急,早就打算好了到了京市再賣呢。
77年的新年,也是李家人最整齊的一年了,李家這一年裡添丁進口,又多了一個小娃娃,李建華在年底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兒子,下一代已經有三個小人了。
過完了新年,李友桂一邊上工一邊為自己和弟弟妹
妹們準備好去京市的行李。
一人一床新的棉被,一人兩身新衣服鞋襪,水壺,杯子,毛巾,臉盆。
席子學校會發放,木箱這麼重也沒法帶去,所以李友桂就隻好找出乾淨的麻包袋,一人一個麻包袋給裝完了,剩下的暖水壺和水桶等到了京市再買。
很快,車票也訂好了,日期一到就可以出發了。
今年的豬,李友桂家就不養了,就隻養了雞而已,
李母也帶著小孫女回家了,她不回來也不行,因為家裡隻剩下了李建環和李建業小兄弟倆了。
李家還有一件大喜事,就是從寒假後的這個新學期起,李父就不在養鴨場上工了,而是去了小學當老師。
這個工作是李友桂建議李父去的,而且是通過了學校的考試考進去的,工資比正式教師少一些。等到年中的時候,李父再去通過正式的教師招聘考試才能成
為真正的老師。
一家人除了李母外,個個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現在,誰不知道李家和以前不一樣了。
出發去京市上大學的時間到了,李友桂一個人就提了兩大麻包袋,李建文和李友柳兄妹倆合作提一個。而且,他們也不像彆人那樣要人送,大姐李友桂一個人就足夠了。
李友桂可是去過兩次京市的人,而且還走南闖北過
,在大家夥的眼裡,她的經驗豐富得很呢。
確實,李友桂是真的經驗豐富著呢。
上了車,找到了位置,李友桂就把三隻大麻包袋給放到了架子上了,然後和弟弟妹妹們坐好。
沒想到,他們幾姐弟妹剛坐下來沒多久,一個熟悉的麵孔也跟著上了這間車廂,就和他們是隔壁呢。
“李友桂同誌,你們上學呢。”羅霆微笑的和這三個姐弟妹們打招呼,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他早就知
道她和弟妹們考上了京市的大學,隻是沒料到現在還同一個車了。
緣分啊。
李友桂:“…”
她當然不知道這男人是故意的,因為他絕對不是那種人。
就是,這太巧了。
羅霆猜到她可能不會相信。“我回京市彙報工作,
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