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相見
除了裝修隊伍,自然也要有建房的隊伍。
李友桂這次過來就是協助自家男人把有意願想要掌握一門技術的同誌們都集合到特區來。
現在,這個工作主要是先在三個省開展,京市所有地的那個省,她老家的省和羊城所在的省。
首先,她已經在京市這邊建立了一個批發點了,這次在她走之前,就已經請羅母他們幫忙租到了一個帶倉庫的門麵,從此零售和批發終於分開了。
北省的同誌若是從事服裝行業的話,可以直接從她那個批發部拿貨,不必再親自跑到羊城這邊來了。若是想要學習其他的技術,那就可以南下。
炸雞店很賺錢,羅小龍他們大概七十號人都一起入了股,隻要在炸雞店上班,除了工資還有分紅。以後要是不上班,那隻給分紅,這是事先就說好的,同誌們也都沒有意見。
白紙黑字,簽好合同。
炸雞店的裝修簡單得很,就一天的時間弄好了,熟手得不能再熟手。
店裡的人員也是能馬上上崗的那種,兩天後就直接開業了,三家店也離得都不近,剛好各做各的生意。
羅小龍見到李友桂簡直高興得不行,心裡也更踏實了,大妹就是那隻定海神針呢。
這麼多人也沒法都全部請客,隻好買了不少的菜回去自己做,然後大家夥圍在一塊兒吃個團圓飯了。
李友桂這次過來就發現,羅小龍就算沒有自己,他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工作分配得很合理。
比如,這次裝修隊他就拉走了近二十個人,他們就隻要炸雞店的分紅不要工資,但是還是會指導和管理一下的。
這次意外的拿到了一個裝修鋪子,羅小龍就多了一個靈感,他一邊替人家裝修,一邊到處推銷自己的裝修隊伍。
李友桂知道之後,馬上讓他去做一個招牌專門介紹自己的裝修隊,然後放在幾家炸雞店和正在裝修的這家店的門口,服裝店要營業了,再放這樣的招牌就不合適了。
這麼多人一起吃飯,足足擺了七張桌子,他們在這條街上租了七個房子,一個房子住十個人,再多就很擠了。
不過,以後陸續會有更多的同誌過來,所以羅小龍他們還得準備再租幾個房子。
人多力量大,感覺這麼多同誌都在一起,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隊伍一樣。
因為李友桂的到來,羅小龍他們就請她幫忙做接下來的工作計劃了。
羊城是真的大,所以接下來,再多開三家炸雞店兼糕點店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還可以開在幾大批發市場邊上。
李友桂就提出這樣的建議,糕點這些也可以直接在這邊做完送過去烤就行,需要現做的就過那邊做。
糕點不少人都會啊,特彆是羅小龍從京市帶過來的同誌,去京市的時候還特意學過呢,畢竟技多不壓身,誰也不知道以後會用上哪一個技能。
現在,他們聽李友桂這麼建議,頓時眼睛一亮,炸雞店生意是不錯,他們其實也擔心被人學去了影響生意,要是多一個糕點,不管是門麵租金和房租,吃飯都更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