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就是這樣建立的。
很快,西省的同誌們就各自從服裝廠分彆批發了上千塊錢的貨離開了。他們回去後是要定時向羅霆和李友桂彙報情況的,一般是三天或者五天,要給夫妻倆來電話,遇上什麼事情可以來電話請教。
北省的同誌自從在外麵擺了三天的地攤後,這信心就完全不一樣了。有些同誌三天就賺到了三十多塊錢,最少也有十來塊錢呢。
這些錢足夠他們在羊城吃飯用了,然後去廠裡學習,從服裝如何生產等工藝及一係列的流水線,每個過程和步驟,麵料人工成本等等,足足花了他們四五天的時間才全部了解完,最後就是去幾個批發檔口學習批發賣貨。
李友桂給他們的理念就是批發兼零售,批發來錢快貨走得也快,零售雖然更賺錢但走貨慢易積壓。
這麼十多天這樣一套學習流程下來,有心做這行的都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對羅霆和李友桂夫妻倆是十分感激的,這簡直就是手把手在教他們賺錢啊。
天底下,就是有這麼好的同誌。
北省的同誌們進貨要比西省的同誌要大手筆,主要是他們所在的省更遠,來一趟實在時間太長成本太高,所以幾乎都是幾千幾千進貨的。
包峰最近真的是睡覺都要笑醒了,這個月廠裡的生意真的是太好太好了,這才隻是這個月呢,這才剛來了兩批人而已。
李友桂,她就是財神爺啊。
過年前又是服裝生意最火爆最賺錢的時候,誰能放過?!
李建華幾乎是一個星期就來一回,如果來不了,就讓李友桂幫忙進貨發貨。
很快,過完了元旦後,就到了學校放假的時候了,李友桂終於考完了試,這下再也不用忙得幾頭到處跑了。
服裝廠的工人也放假了,包峰和她就在廠裡算著這三個月來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分紅等等,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全部算清楚。
三個月一共的銷售額一共是二百八十六萬四千二百八十塊,減掉成本和廠房租金人工水電店鋪檔口等開支,純利潤收入是五十萬一千三百六十二元。
服裝廠很賺錢李友桂和包峰是早就知道的,但是沒想到這麼能賺啊。五十萬是真不少了的,可是他們接手的時候正好是秋冬季了,款式再多他們也做不來,因此幾乎是匆忙的趕做出來的。
好在,現在是賣方市場,他們的衣服不論是款式還是設計和質量,價格等方麵,太有優勢了,所以生意真的特彆好。
包峰都激動得見牙不見眼了,他的投資不會被打水漂了。
“姐啊,你真的是太厲害了。”
他忍不住喊李友桂叫姐姐了,不佩服都不行啊,要是他自己乾,最多不虧本而已。
李友桂也高興的樂了:“行了,留下二十五萬買材料,其他的分了吧。峰哥,你可以先取走七萬把你借的債還了,但是下一次分紅,你就要少拿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