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意啦。
李友桂是知道這嬰兒車會有市場,但沒想到顧客來得那麼快啊。
羅父羅母剛把兩個小孫孫推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把這個事情給小兒子小兒媳說了一遍經過了。
夫妻倆對視了一眼,這個生意肯定是能做的。
而且,明天還能馬上就去談呢,就看人家自行車廠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了。
眼光夠不夠?長不長遠?才是個大問題。
第二天,李友桂和羅霆,以及羅母就帶上兩個小崽子和嬰兒車,一起直奔自行車廠了。
嬰兒車所有的材料,自行車廠全都有,材料和技術也完全成熟,這種嬰兒車真的不要太小意思。
結果,他們到了自行車廠和人家廠裡談了之後,人家根本就看不起嬰兒車這種東西,自行車廠現在每天都在不停的抓緊生產自行車,根本不夠賣呢,哪有功勞給小娃娃們造這種車?!
而且,這種小娃娃的車子,能有多少戶人家舍得買?!就算舍得買,專門指定這種歲數小的孩子的車子能用得上幾年?!
最重要的還是,現在都計劃生育了,一對夫妻隻能生一個,一戶就一個孩子能有多少人買這種用不了幾年的娃娃車?!
自行車廠看不上,沒功夫,也沒時間。
李友桂和羅霆萬萬沒想到人家自行車廠心那麼大,連這樣的小東西都不入眼了。
羅母在帶娃一旁看完了整個談話的過程,她這會兒也覺得自行車廠傻。
沒錯,現在這會兒自行車是效益好得不行,家家戶戶都靠這車子出行的,每戶人家至少有一輛,多的三四輛都有,畢竟要上班要上學,沒有自行車它還真不太方便。
可是,這車子它也不是一輩子不壞啊,也不能騎一輩子。還有,現在不是也有小汽車嗎?這幾年來,小汽車子也漸漸地多了起來了,她小兒媳剛才還說自家也要買一輛呢。
羅母現在已經從李友桂的那些生意裡看到了未來遠一些的大趨勢,才覺得自行車廠的領導們太傻。
不過,人家不願意乾,他們也不能強迫不是?!
李友桂和羅霆聽到自行車廠領導的拒絕後,夫妻倆也沒勸沒多說什麼,很快就走人了。
人家不乾,他們自己乾。
剛從自行車廠出來,李友桂就讓羅霆去找人了,速度要快。廠子和工人,材料什麼都要趕緊拉起來,一個月後投產使用。
羅霆二話不說就趕緊給人打電話了,李友桂則和羅母在家裡做飯喂孩子。他們從去自行車廠到回家,一個上午都沒用上,中午羅父到家的時候,合作夥伴都到位了。
這次的合作夥伴就兩個,關係也是杠杠的,嬰兒車的材料和廠地都由他們去解決,而羅霆則解決工人問題,李友桂是承包了所有的設計。
吃完了飯之後,李友桂和羅霆就出門了,他們倆要先去把自家的小車給訂了,不然出入一點也不方便。
訂完了小車之後,夫妻倆就去見了兩個合作夥伴。一個是雷建軍,一個是曹國慶,和羅霆一起長大的發小和同學,家庭背景都差不了多少。
他們倆自從跟了李友桂辦了方便麵廠之後,就知道了他們的嫂嫂李友桂的本事,連嬰兒車這東西見都沒見到,一聽說要辦嬰兒車廠,倆人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這會兒見了李友桂和羅霆夫妻倆,就立馬把中午辦的事情向他們倆彙報了。
“自行車廠那樣的材料很好弄,我已經給那些廠子打過電話問了,他們願意給我們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