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也設在李家。
暫時沒有讓李建業和張鳳玲搬出去的打算,主要是要先看小倆口的表現。特彆是李建業他個人的,反正李母現在是真不怕的。
兒女這麼多,總有幾個靠譜的,她怕啥?!
孩子們都有錢,還養得起自己,吃喝穿不用愁,又有人伺候,家裡這麼多人,寂寞不了的。
現在,李母是越來越看得開了,她自己現在手裡的存款都達到了五萬塊呢,誰也沒有她手裡的錢多。
而且,她也不是很老,就六十來歲而已,這輩子除了開局那十多年受了些苦,後來等李友桂能乾起來後,她一直是在享福的,早早的就過上了晚年生活了。
不過,張鳳玲好不容易才嫁給李建業,她哪裡敢作妖啊,從前不敢,現在更不敢,以後估計也是不敢的。
經過了這麼一場喜宴,她真實的感受到了來自李家的兄弟姐妹們的實力,體會到了李建業是這個家裡最不出息的。
工作不如哥哥姐姐們好,收入更是全家墊底,幾乎算是要啥沒啥。
張鳳玲不敢不對四個老人好,因為李建業對她說過了,要是不想和老人一塊住,就得搬出去。自己住的話,倆人就得自己開支生活費,李建業的工資和張鳳玲一樣多,真要自己生活,估計是一分錢也存不下來的。
沒錢沒存款怎麼過?!這樣的日子張鳳玲早就過怕了,當然不願意搬出去住了。
既然不想搬不敢搬,那就得討好家裡的老人,張鳳玲都想好了。
陸爺爺陸奶奶,李父李母也不是那種不好相處的人,何況和老人們一塊兒住,根本不用小倆口動手做飯,回來就有飯吃,怎麼不好?!
李家的飯菜是極豐富的,兩肉一菜一湯,周末還得加菜,水果零食從來沒缺過,這樣的生活對張鳳玲來說簡直就是掉進了福窩裡。
放了寒假之後就是過年,李友桂放假的時間比小學初中的老師還早呢,她又不是係裡的領導,就成為了最早放假的那一批老師。
年底是生意最火爆最旺的時候,李友桂除了忙得團團轉,就是收錢收到手軟。
方便麵的銷量這幾年來是持續上升的,根本就不用她操心,口味都達到了五種。經典的比如香辣牛肉麵,紅燒牛肉麵,老壇酸菜麵,上湯排骨麵,香菇燉雞麵。
李友桂打算明年再給方便麵廠出一個新品種,螺絲粉。不過螺絲粉隻能煮,不能泡,這種很不方便但好吃,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達到後世的那種高度了。
另外,食品廠今年也增加了好幾個新品種,火腿腸和熱狗。生意也是火到爆炸,這倆貨絕對是方便麵的最佳搭檔,風靡全國。
就這兩家廠子的分紅而已,李友桂現在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八十萬一年了,服裝廠和嬰幼兒用品廠的利潤分紅還沒計劃在內呢。
服裝廠和嬰幼兒廠的分紅也是不少的,一年下來也有三十多萬的樣子,李友桂早就實現了百萬身家的行列了。
除了這些收入外,京市的服裝店和超市,奶茶店一年也給李友桂帶來了二十多萬的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