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章 年齡不是問題(1 / 2)

() 對於很多準備參加選秀的新人而言,季後賽這兩個多月時間,無疑是一種漫長的煎熬,尤其是對那種選秀前景並不明朗的大學球員,尤為如此。

這有點兒類似於高考前一個月的中國高三學生狗,學霸們糾結的是自己到底上京北還是華清。學渣們憂慮的則是自己到底能不能被錄取,又究竟能被哪所學校錄取……

至於那些無緣季後賽的魚腩球隊,球員們早早開啟了自己的度假之旅,釣魚者有之,陪家人旅行者也有之。對於大多數職業球員而言,雖然nba總冠軍的誘惑的確不小,但更加重要的還是他們的家人,與自己的生活。

球員,其實也隻不過是一種職業而已……

但對於這些球隊的其他工作人員而言,他們休賽期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比如針對球隊無緣季後賽糟糕戰績,管理層之間難免要互相推鍋,總經理質疑主教練的執教水平,教練組指責總經理的引援能力,最終找出一個適合背鍋的人來給球迷以交待。

比如洛杉磯湖人隊就炒掉了自己的主教練德安東尼,克利夫蘭騎士隊也毫不客氣的和拉裡布朗說了再見……

當然,除了推鍋之外,也有其他不一樣的風景線,比如費城76人隊的總經理辛基就朝球隊主教練布雷特布朗抱怨,為什麼球隊沒有輸夠82場,導致自己的擺爛大計毀於一旦!

除卻推鍋之外,這些球隊也紛紛把工作重點投在了兩個月之後的選秀大會上。

雖然還沒有抽簽,連自己的選秀順位都不知道。但不少球隊還是早早開啟了訓練營,邀請一些潛力新秀參加,試圖提前了解一下每一位新秀的詳細情況,比如最基本的體測、技術特點、成長潛力等等……

其實這類提前開啟的訓練營,選擇參加的新秀並不是很多,尤其是具有樂透潛力的新秀,很少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參加訓練營。

一來,他們要保證自己在選秀大會到來之前的健康狀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受傷;二來,沒有拆封的糖果才會給人以無限遐想,把一切在選秀大會正式來臨之前就展示出來的人,最後影響的還是自己的選秀前景。

畢竟,每高一個順位,就意味著高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的薪水啊,對於任何人而言,這都算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了,何況這群剛高中畢業一年的孩子……

當然,也有不少球員非常熱衷於參加此類的訓練營。

對於許多首輪末端,甚至是次輪末端的球員而言,提前參加訓練營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機會。

他們並不奢求進入所謂的“小綠屋”,甚至不奢求在首輪就被選中,他們想要爭取的隻不過是一個能夠在nba的賽場上打球的機會而已。

即使最後在選秀大會上正式落選,他們也可能因為在訓練營上表現良好,會被某些球隊看中,從而得到一份無保障合同……

對於這些球員而言,訓練營的價值就可想而知了。他們會拚儘全力的表現自己,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強,而隻是為了得到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踏入nba走進籃球最高殿堂的無比渺茫的機會!

想象一下,來到訓練營的都是一群這樣的人,那些有著樂透潛力的球員,自然不敢輕易與這些人同場競技。

贏了,一切好說;輸了,難免淪為彆人進階的踏腳石;萬一不小心再傷了,你上哪兒哭去呀!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譚鑫已經幫江平推掉了不下十個訓練營邀請,其中甚至包括費城76人、密爾沃基雄鹿這樣的潛在狀元簽球隊,以及洛杉磯湖人,波士頓凱爾特人這樣的傳統豪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