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突發大新聞(1 / 2)

一件突發的新聞,吸引了陪都媒體和市民的高度關注,一時間議論紛紛,成為廣大市民茶餘飯後的討論焦點。重慶的一些主要的報紙在社會新聞版麵進行了大量的報道。

在《新蜀報》的社會新聞版上,標題是這樣寫的《大夏國玉璽重現天日,明玉珍後人待價而沽》。這篇新聞特寫,揭秘了最近兩天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一個驚天大新聞。

原來,在這篇主編親自操刀的特寫中,講了一段曆史,在元朝末年,湖北隨縣人明玉珍,本是農民,都來參與反抗元朝的農民戰爭,明玉珍集鄉兵千餘人屯青山,結柵自固。至正十三年冬,後加入由徐壽輝領導的西係天完紅巾軍,任元帥。至正二十年夏,同僚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不服,自稱隴蜀王。後來又受手下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定都於重慶,1366年,明玉珍病故後,大夏被朱元璋的明軍所滅。

而引起轟動的事,有自稱明玉珍後人,持有大國國玉璽一方,據說是祖傳,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真品,因為戰爭,生計沒有著落,才欲忍痛出售此祖傳器物。

這個消息見報之後,是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有質疑這方玉璽真偽的;有認為這將是解開夏國曆史的鑰匙的;民間更多的人是討論這方預習的價值。有的人說這方玉璽價值連城,有的說可能就是一方贗品一文不值。

陪都大街小巷的茶館裡,各種人事站出來對此事評頭論足,而且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普通人都不會注意到。如果留了心的人,就會發現這兩天在各個茶館裡,總會出現一些陌生的茶客,但是他們仿佛又知道此事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信息,他們的口中,總能不斷的傳出一些令人驚歎的密聞消息出來。形成了一波一波的討論。

特彆是對持有這方傳國玉璽的,自稱明玉珍後人的持寶人,充滿了興趣。人們都在猜測和傳言中,等待著這位皇帝的後裔的出現,大家都想看看,皇帝的後裔長什麼樣子?是怎樣的氣質和架勢?

雖然新聞界推波助瀾,吊足了民間大眾的胃口,但是這個皇帝的後裔還是沒有出現在大眾的麵前。

於是,民眾之中又很快形成了一股質疑的聲音,是有好事者,不惜筆墨,在報紙上發動討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之間,開始還有紳士風度,心平氣和的討論,後來也不知道哪一方先出言不遜,搞得雙方劍拔弩張,口誅筆伐。

這件事情的出現,笑壞了各大報紙的社會新聞版的主編,就沒有遇到這樣讓市民關注和參與的大新聞,所以全都積極參與進去,由於有各家報館的推波助瀾,這件事情從新聞出現的兩天之後,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

林寒和胡成祥,坐在軍情股辦公室裡,桌麵上堆著重慶市各大報館的相關消息,消息全部由陳安妮做成了剪報,分門彆類的放在他們的麵前。

陳安妮心裡並不清楚為什麼林寒和胡成祥會關心這樣的社會新聞,但是他發現林寒,這些新聞不僅是關心,也是特彆的重視。

她還看到胡成祥,不僅把她的簡報精心,甚至還會做一些記錄,而且非常的有條理性。

而每天,胡成祥都會提交一份分析報告給林寒,而且林寒都是非常仔細認真的,並批示。而批示之後,胡成祥都會離開辦公室一段時間。

陳安妮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這件社會上傳的沸沸揚揚的玉璽事件,和他們軍統局有關係,且這個始作俑者可能就是林寒。

陳安妮並不清楚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既然銀行在辦公室裡也沒有明說,她當然也不會問,隻是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其實她也非常清楚,統計調查局不是一個普通的政府機關,所以有時候做出來的事情,不一定是像她這樣的普通女人能夠理解的。

陳安妮心裡想的明白,所以她做起事來,依然是有條不紊,和以前並沒有任何不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