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生之平凡人的奮鬥最新章節!
計劃書寫的再好也要靠具體實施人的把控,而郭漪不缺的就是這個。風風火火的郭漪已經開始了按照趙宏給出的一些具體實施路線開始行動了,甚至她的嫂子也參與了其中,畢竟她哥哥和嫂子連孩子都有了,那會因為偶爾一次的爭吵真的起了意見。而且她哥哥也是比較理解她嫂子的不易,夫妻之間很快就恢複成原來的樣子。
趙宏除了偶爾去辦一些事情,基本就是帶著一家老小去海市的各個地方風景區去看看了。使勁的增加和孩子相處的機會和時間。
首先去的就是豫園,它位於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sh老城隍廟毗鄰,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和遊覽勝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於嘉靖、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曆史。園主人潘允端,曾任sc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號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禦史和刑部尚書。潘家是當時sh的望門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長達九裡的sh城牆建成,使及東南沿海的倭患逐漸平息,二十餘年來生命財物經常受到威脅的sh人民稍得安定,社會經濟得到恢複並開始繁榮。士大夫們紛紛建造園林,怡情養性,弦歌風月。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麵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
這裡也是郭漪的父母年輕時候就來過多次的地方,郭漪的叔叔離開時候太小也太久了,和傑克一樣好奇的聽著郭漪父母親的介紹,也是非常的感慨萬千。叔叔還好一點,傑克是一路走一路的“how nice!”感歎不停。
隨後就順路走走道教老城隍廟,還有佛教的沉香閣、***教的小桃園清真寺、道教的大境關帝廟和天主教的若瑟堂。
城隍廟原為金山神廟,祀漢博陸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麵積約為2.5萬平方米,海市從宋朝開始有城隍廟,廟址在現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廟,又稱ht縣城隍行殿。當時海市是ht縣下麵的一個鎮,故淡井廟實是ht縣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sh置縣後將金山神廟改建為城隍廟,直至明永安年間(1403--1424年),於是始有海市的城隍廟。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資於廟左側造起東園,廟才成了城中的名勝處所。乾隆中葉,潘氏豫園售歸城隍廟作為西園並重加修葺後,由於商賈輻輳,百業薈萃,城隍廟遂成了著名的小商品、土特產和特色商品市場。
民國13年7月,發生火災,大殿等全殿。同年11月又火燒東樓,殃及殿宇,因損失嚴重,重修經費甚大,遂有黃金榮、杜月笙等發起集資,組成董事會,重建殿宇。重建的城隍廟,大殿、二殿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外觀仍為古廟形式,歇山頂、飛簷高脊、彩棟畫梁,枋上繪三國故事,秦錫田有記雲:“殿高四丈八尺,深六丈三尺三寸,以水泥為材料,不用一磚一木,而彩掾畫棟、翠瓦朱簷,仍沾古神廟之儀製......”
在主軸線上,方浜中路南有照壁、旗杆。廟前有牌坊,係石柱結構,始建於明嘉靖十四年(1543年),額上有永嘉幼童題”海隅保障“四字。入內為戲台。大殿前有庭院,原有碑亭,盤龍石柱,碑為明代天順年間(1457--1464年)知縣李紋所刻。另有銅香爐等。1994年廟宇恢複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