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沒錢是萬萬不能的(2 / 2)

像我這樣為愛癡狂

到底你會怎麼想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

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

像我這樣為愛癡狂

到底你會怎麼想”

趙宏和許多隻是喜歡歌曲的人一樣,隻是單純的喜歡其中的一句兩句的歌詞,既沒有崇拜過哪個歌星,也沒有喜歡過哪個演員,隻是偶爾會喜歡誰的歌。

這也是為數不多的一首,尤其是其中的那句“像我那樣的為愛癡狂”。喜歡隻是因為自己的確做不到,也遇不到那種真正的可以癡狂的情感,但是也可以偶爾的羨慕嫉妒一下。人呐,其實都是一樣的,得不到的才會覺得是最好的。

趙宏想著也覺得自己有些可笑的貪心了。一路走一路打著雨傘慢慢的享受時日無多的校園時光。

路過某個女生宿舍的時候,發現前麵聚集了大量的人,似乎有什麼活動,趙宏這個愛湊熱鬨的家夥自然走了過去,去看看有神馬自己沒有發現的新聞,離得近了,趙宏才看清楚是外語學院在搞募捐活動,題目是啥?仔細看看原來是為某個學生的家鄉學校搞募捐了,號召大家獻愛心呢!

大大的黑板報上寫著這個山區學校的情況,“每人每餐0.2元,管飽,每天的飯菜就是白飯加土豆,如果到年底有結餘,就用來買肉給孩子們補補,基本上一年能吃上一次肉。”這就是貧困山區學校孩子們的生活現狀:吃上一餐肉,是一種奢望。

某縣仁義完小,走訪、了解那裡小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

從某市區出發,曆經了約30多公裡的車程、4小時的顛簸,就來到了位於某鎮一偏遠山區的仁義完小。與古色古香、熱鬨繁華的某古城相比,呈現在眼前的,則是破舊、冷清的另一番景象,仿佛相隔了幾個時代。

一幢設施簡陋的2層教學樓;一幢油漆脫落辦公宿舍木樓;一個極其簡易的學生食堂。不到2分鐘的時間,學校的整體麵貌便全覽無遺。同時,學校除了一個三合土鋪的籃球場外,彆無其他體育設施。

在教學樓的牆上,用廢棄包裝紙拚成的“快樂一天”4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這些包裝紙,是曾經來的捐助者留下痕跡,孩子們不忍丟棄,便加以利用,有的還把它製作成了機器人等玩具。”一位姓陳的老師介紹,學校目前有8名教師(其中:2名代課;6名支教,每年1換。),116名學生, 7個班級,涵蓋了學前班到小學六年級。

因海拔較高,交通不便,孩子們上學,都要走上一段時間的山路。“最近大約要走2、30分鐘,最遠的要走5個多小時,不得不在學校吃飯住宿。”

可是,受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利的影響,村民們每日的主食隻有洋芋。平日裡城市孩子碰都不碰的大肥肉,在這裡可是難得的美食。“我們仁義完小的夥食標準是每人每餐0.2元,管飽,每天的飯菜就是白飯加土豆,如果到年底有結餘,就用來買肉給孩子們補補,基本上一年才能吃上一次肉。”陳老師說。

用陳老師的話說,他們基本是天天吃土豆,餐餐吃土豆。對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來說,無疑營養一直跟不上。

隨後的記錄中寫到了學生他們的心願時,孩子們羞澀了。“我的心願是不要再吃洋芋(土豆)了,想吃很香的大肥肉。”今年7歲的某某同學說。”

請求募捐的是購買一些食品去給孩子們增加營養。

趙宏看看以後也覺的孩子們的確需要改善夥食,增加一些營養。但是那裡離繁華的城市隻有30多公裡,四個小時的車程,說明交通異常落後,但是他們就沒有想辦法去修路?也許有人會說修路投入太多了,山裡人無法承擔,那麼扶貧的人為什麼也想不到呢?或者乾脆利落搬家去城市尋找機會呢?

趙宏把這些問題思索了一會兒,但是依舊沒有什麼準確的說法,所以就去問了負責募捐活動的同學。而負責募捐活動的那位當地同學的回答也是令人感到詫異,她說,“那裡的人們祖輩生活在大山裡,除了會種地之外什麼都不會,出了大山幾乎沒有什麼可以謀生的技能。雖然那裡都是破屋,但也是他們的全部財產。”

“那修路呢?也沒有人想嗎?”

趙宏好奇的問。這次沒有了回答。趙宏也沒有再說什麼。隻是隨大流的捐了5元,隨後就離開了。

人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老天也會幫你一把,如果一個人自己都不去想辦法克服自己的困難,老天也幫不上忙。

一個地方貧困不想辦法致富,靠募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人其實也是一樣,如果自己不努力,沒有人會幫助一個沒有希望的懶人。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因為錢至少可以證明了,人還是個勤快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