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海漂的奮鬥生活(四)(1 / 2)

擁有了海市的房子。在很多人看來,他們由此告彆了“海漂”生活,正式成為“海市人”。

但趙宏有些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儘管許多人居住、工作都在海市,卻仍然隻是奔波於城市裡麵的“鄉下人”。因為他們都依舊沒有海市的戶口,他們的一切印記都說明他們遠遠不是“海市人”,他們的社保,他們的醫保,隨著孩子長大了還有上學的問題,還有各種各樣的區彆多了去了。彆說他們,就是他們一家在海市還是能夠感受到許多的不便之處……

“小區所在的地方以前就是一個名叫‘安亭鎮五村’的村子,現在,這周邊還有村莊和農田。(小區附近)既沒有全天候的公交車,也沒有正規的出租車”

蕭婉婷對趙宏說,“我朋友所在的商品房小區也算是在“環城高速公路”內。前提是如果有環城高速公路的話,那她們也算城裡人了。”

這一現狀,讓她感覺自己朋友像是住進了一座“村中城”。她向房地產行業相關人士了解到,在海市遠郊區都有類似朋友的小區的樓盤。這些樓盤幾乎都距離地鐵有不小的距離,周邊仍是村莊或荒地。但這樣的樓盤也往往房價較低,多為“剛需房”。

趙宏對她解釋了目前這種現象的原因,“自從1996年開始,海市的房價開始加速上升。房價上漲,使得購房者需求被逼著轉移至大城市的郊區。另一方麵,從開發商的角度來看,隨著國家對海市開發浦東的政策落地,海市的地價會越來越高,買不起市區土地的開發商將會把視線投向城市郊區。而且還是原來越來越遠。”

曾經在海市工作生活了四年的郭漪,對這個過程深有體會。

她始終記得1995年和趙宏在一個地鐵站遇到的一個賣房子的廣告。“那天,其實我就是剛剛從公司的慶祝酒宴上出來,我們曾經為了買房子,銷售部有很多人,拿著小廣告看著,‘莘莊的全裝修現房,2000(元)一平’。我當時還跟身邊的同事悄悄說,莘莊在哪兒?聽起來就很遠,誰會在那兒買房子啊!誰能想,一年之後,我們公司還就在那裡買到了彆墅作為辦公場所,公司還集體購買了幾棟樓,一部分是員工自己買的,也有部分是公司買的,作為以後職工的集體宿舍使用。”

1996年,隨著郭漪公司的快速發展,當時還在這個小院子裡辦公已經越來越不適合了,與其去租彆人的房子。又眼看著房價在一天天地上漲,房租也在飛漲……

“我們想,乾脆趁著公司有錢,公司員工也都掙錢了,乾脆就買(房)吧。”郭漪說。

於是,她和公司員工開始了漫漫看房路。此時的蘇穎夫婦手頭隻有五六百萬元的活動資金,並且還要繼續用於公司經營,所能承受的最高首付是100萬元。他們隻能將目標鎖定在了海市的郊區,mh等新區都留下了他們看房的足跡。

在多番比較後,他們還是選擇了在莘莊,因為那裡確實就是交通環境等等各個方麵最好的!趙宏當時也同意了這個方案。幾套彆墅,首付40萬元,還有80萬元貸款。房子在1996年年底交付。1997年3月剛裝修剛完成還沒散味,公司就搬去入住了,因為公司發展太快,人員辦公確實是已經不夠用了。

“當時,許多員工租房的期限已至,房東要漲房租,我們就直接搬進去了。因為害怕體內有殘留的甲醛,房子在大冷天裡麵,一直都開窗通風,那個酸爽啊!”郭漪說。

最大困擾是出行不便。外地員工的宿舍就在附近,上班比較方便,可是本地員工就麻煩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