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傑克:
時光飛逝,曾經抱在懷裡的小不點開始長大了,昨日牙牙學語的你已經長大了!曾經對你期待有許多,希望你能擁有一切可以擁有的幸福。但是在你已經即將開始中學生活的時候,作為老爸還是希望和你嘮叨幾句話,請你認真的看過,也許你會認為我們已經有了代溝,不耐煩聽我嘮叨了。但是我依舊還需要告訴你我青春時代的一些體會。
青春幾年的放縱,可能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
現在的孩子津津樂道於幾個文化不高、但事業有成的名人,用於堵住家長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人隻是少數,大多數不愛學習的孩子,長大之後卻發現,自己用幾年瘋狂的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現在有些孩子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他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妝品、想的是購物、看帥哥、追偶像;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兒,以為有了哥們兒就有了天下。他們在一起逃課、抽煙喝酒、打撲克、玩遊戲、看美女甚至......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一天到晚隻知道讀書的好學生。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呆子,罵他們傻,隻知道讀書。殊不知,兩三年後,好學生滿腹經綸,進名校,踏入人生另一個更高的舞台,而他們卻要考慮去去職業學習學一門手藝或者技術,甚至考慮要去哪裡打工謀生。
有一段國內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父親說,一棵小樹長一年的話,隻能用來做籬笆,或者當柴燒。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乾不了彆的。
如果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如果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梁了;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兒子說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兒子說丟人。
爸爸說: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乾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者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談話給兒子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兒子在學習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誘,就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一個人恰同學少年的時候,在最能學習的時候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什麼叫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