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好嗎?這部電影會大賣的吧?”宋亞問。
“還行吧,我們儘力做到了該做的,剩下隻能看觀眾買不買賬咯。”葉列莫夫苦笑。
宋亞被他帶到影院的前排座位,與認識的不認識的演職人員和嘉賓招呼一番,剛剛坐下,外麵就傳來了分貝更高的尖叫,還夾雜著男影迷的高聲招呼,‘米拉!米拉……布萊恩!’看來是男女主演到場了。
米拉今天穿了件藍色緞麵晚裝,偏清純保守係,看來哥倫比亞影業更看重向影迷展示她少女偶像的一麵,她和布萊恩克勞斯進來後,導演等演職人員紛紛站到銀幕前,現場主持人做了個小型的訪談,沒什麼料,大多在談他們在現代服務缺失的海島上艱苦外景生活的趣事。
“塔韋烏尼島?切,那裡簡直和天堂一樣,真的生活艱苦嗎?”
宋亞後排有位帶著玳瑁框厚片眼鏡的中年白人不屑地低聲說道,剛才互相介紹時好像是位非常有名的影評人,叫肯弗朗斯,他的話引來旁邊幾位影評人附和的笑聲。
米拉確實很緊張,眼睛都不敢往宋亞這邊看,輪到她發言時嗯啊之類語氣助詞用得很多,倒是沒什麼人嘲笑她,畢竟年齡在那。
訪談結束,米拉等人回到座位,兩人隔得有點遠,她趁影院燈光暗下來之前扭頭衝宋亞打了個招呼。
銀幕亮起,經典的哥倫比亞火炬女神出現在觀眾們的眼前。
宋亞靜靜看完這部一個多小時的電影之後,有點替米拉擔心了。
這部電影和他穿越不久第一次聽到小洛瑞單曲時的感覺特彆像,就是……真的不好看(聽),作為觀眾或者聽眾,這個第一直覺還是非常說明問題的。
首先,完全看不出這部電影是千萬級彆的製作,它甚至比製片成本六百五十萬刀的街區男孩還要粗糙,雖然它的攝製組要遠赴南太平洋拍攝,但街區男孩的演員數量可比它多多了。
導演格拉漢姆的水平也很成問題,每當超過兩人的畫麵,電影的寬銀幕裡就會詭異地浮現出電視劇的質感,聯想到他之前就是電視電影導演,出現這種問題他的責任絕對逃不掉。
男主布萊恩克勞斯的年齡如預測得明顯,和米拉在一起根本像哥哥帶妹妹,完全沒有兩小無猜的感覺。
米拉的表演還是老毛病,麵部表情不生動,而且一皺眉就特彆像男孩子……
編劇也稀爛,宋亞當然事先看過1980年舊版電影青春珊瑚島,這部翻拍片比舊版多了些出場人物和相關劇情,卻把青春片的主題帶偏了,完全是畫蛇添足。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男主主角獨處的部分,但有舊版波姬小絲的珠玉在前,除了畫質和拍攝技術有進步,其他各方麵都不如,米拉確實沒當年的波姬小絲漂亮,更彆提露得還沒對方多……
宋亞站起來跟著大家持續鼓掌,他不知道這些人裡有多少是和自己一樣出於禮貌,但他們應該比自己專業多了,比如身後的肯弗朗斯,“非常精彩的電影。”他笑著對走過來招呼的葉列莫夫說道。
可能就像米拉說的,人們看著鏡中的自己會比現實裡更美,演職人員和哥倫比亞影業的工作人員都非常興奮,帶著發自內心地笑容排隊向嘉賓和影評人們握手感謝。
“等會慶祝派對上見。”
米拉走到宋亞麵前,她臉上的緊張神色不見了,開心地笑著,順便還趁著握手撓了撓他掌心。